一种双凹面异形玻璃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482发布日期:2021-09-15 08:4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凹面异形玻璃灯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凹面异形玻璃灯罩,属于led灯灯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3.玻璃灯罩主要用于节能灯上,其种类按工艺分有:涂粉灯罩、磨砂灯罩、蒸镀灯罩等。按形状可分为柱形、蜡烛型、球型、异形等。
4.中国专利公布号cn202835175u公开了一种水晶玻璃灯罩,包括:罩盘;开设在所述罩盘上的用于容置发光装置的装配槽;以及供所述发光装置走线用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开设在所述装配槽上,其中:所述罩盘是由水晶玻璃材料制成的薄板状的透光结构。此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水晶玻璃灯罩的台灯。
5.中国专利公布号cn208846360u公开了一种防炫目的丝印玻璃灯罩,包括玻璃灯罩本体,玻璃灯罩本体上设置有外层玻璃灯罩、内层玻璃灯罩、灯座和光源安装口,外层玻璃灯罩设置于玻璃灯罩本体的外壁上,内层玻璃灯罩设置于玻璃灯罩本体的内部,灯座位于玻璃灯罩本体的顶部两端,光源安装口位于玻璃灯罩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光源安装口位于灯座中间,灯座的底端下表面分别与外层玻璃灯罩和内层玻璃灯罩固定连接。该玻璃灯罩采用丝网图案油墨层和彩镜膜层来对玻璃进行印刷和彩镜镀膜,使得玻璃灯罩色彩丰富,具有图案,艺术装饰性强,通过磨砂玻璃和布纹玻璃使得玻璃灯罩防眩光性能强,通过散热条扩大了玻璃灯罩的散热性能,实用性强,使用安全方便。
6.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灯罩存在不能实现即可聚光又能实现扩散光的,改变光照强弱,且同时做到防尘、隔热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凹面异形玻璃灯罩。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双凹面异形玻璃灯罩,包括灯座、安装在所述灯座上的外层灯罩、安装在所述灯座上的内层灯罩一、与所述内层灯罩一铰接连接的内层灯罩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通过螺钉一和螺帽一配合锁紧安装在所述内层灯罩一上,另一端通过螺钉二和螺帽二配合锁紧安装在所述内层灯罩二上。
10.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可为包括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通过螺钉一和螺帽一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一上,所述固定座一上固定有笔形气缸,所述笔形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二,所述固定座二通过螺钉二和螺帽二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二上。
11.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又可为包括固定座三,所述固定座三通过螺钉一和螺帽一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一上,所述固定座三上铰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包括杆一、所述杆一上设有凹槽、所述杆一套接于杆二上、所述杆二内设有的弹簧和安装在所述弹簧上的定位珠,所述支撑杆二铰接在所述固定座四上,所述固定座四通过螺钉二和螺帽二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二上。
12.具体地,所述内层灯罩二数量有四个,且所述内层灯罩二表面涂有荧光粉。
13.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数量有四个,与所述内层灯罩二相对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玻璃灯罩可通过操作满足所需的聚光或扩散光、强光或弱光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灯罩不能实现即可聚光又能实现扩散光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玻璃灯罩实现了防尘、隔热易打理的目的,解决了led灯不易清理的问题。
17.本实用新型的凹面异形的设计使得安装玻璃灯罩时更方便,便于人工取拿。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初始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a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初始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另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5中b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6中c

c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2中d

d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8所示,一种双凹面异形玻璃灯罩,包括灯座2、安装在所述灯座2上的外层灯罩1、安装在所述灯座2上的内层灯罩一3、与所述内层灯罩一3铰接连接的内层灯罩二10,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通过螺钉一5和螺帽一6配合锁紧安装在所述内层灯罩一3上,另一端通过螺钉二15和螺帽二12配合锁紧安装在所述内层灯罩二10上。
28.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图3为实施例1中支撑机构的放大图,所述支撑机构为包括固定座一4,所述固定座一4通过螺钉一5和螺帽一6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一3上,所述固定座一4上固定有笔形气缸7,所述笔形气缸7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有支撑杆一8,所述笔形气缸7由开关控制其通断,所述支撑杆一8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二9,所述固定座二9通过螺钉二15和螺帽二12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二10上。其中图1为实施例1初始时的结构状态,图2为实施例1启动所述笔形气缸7后的灯罩所处状态。
29.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图6为实施例2中支撑结构的放大图,所述支撑机构又可为包括固定座三13,所述固定座三13通过螺钉一5和螺帽一6固定在所述内
层灯罩一3上,所述固定座三13上铰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包括杆一14、所述杆一14上设有凹槽11、所述杆一14套接于杆二16上、所述杆二16内设有的弹簧18和安装在所述弹簧18上的定位珠19,所述支撑杆二铰接在所述固定座四17上,图7为所述杆一14、杆二16、弹簧18和定位珠19的位置关系图,所述固定座四17通过螺钉二15和螺帽二12固定在所述内层灯罩二10上。
30.如图8所示为内层灯罩二10聚拢状态时的位置关系图,所述内层灯罩二10数量有四个,且所述内层灯罩二10表面涂有荧光粉。
31.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数量有四个,与所述内层灯罩二10相对应。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
33.图1中所示实施例1中的初始状态为笔形气缸7开启时的状态。
34.关闭笔形气缸7的开关,由于所述笔形气缸7与支撑杆一8铰接且所述支撑杆一8与固定座二9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笔形气缸7与固定座4固定连接,所述笔形气缸7收缩气缸活塞带动所述支撑杆一8向后运动,所述支撑杆一8带动内层灯罩二10聚拢,形成图8所述位置状态。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
36.图4为实施例2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37.通过手动给予内层灯罩二10聚拢的力,由于固定座四17与杆二16铰接且杆一14套接于杆二16外,所述内层灯罩二10带动所述杆二16沿杆一14方向运动,使所述内层灯罩二10形成图8所述位置状态。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