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0952发布日期:2021-12-08 18:5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


背景技术:

2.庭院灯普遍使用于园林景区、文化休闲娱乐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住宅小区、行车道两侧等场所,起到了装饰与照明的双重作用。庭院灯具有多样性、美观性,可照明和美化环境,因此,庭院灯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太阳能庭院灯在白天利用阳光产生电,然后将产生的电储存到蓄电池,在夜间将储存在蓄电池内的电供给到照明装置,并驱动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灯发光,并向下照明,将支柱的周围照亮。
4.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庭院灯中的太阳能板通常是固定角度,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变换,从而使得太阳能板对阳光的采集利用率较低,导致太阳能庭院灯蓄电量较少,导致庭院灯的照射时间短、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5.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能够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庭院灯中的太阳能板通常是固定角度,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变换,从而使得太阳能板对阳光的采集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包括灯柱以及安装在所述灯柱上的灯体,所述灯柱的顶端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
10.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灯柱相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对称设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的侧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侧板上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固定所述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固定所述第二太阳能板。
11.优选的,所述灯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太阳能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电连接到所述灯体内的控制器。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能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的表面均设有吸收太阳能的晶体硅,所述第一太阳能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中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部件调节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角度,则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也随之发生角度变换,该结构能够使得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
能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调节,使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接受最好角度的阳光照射,从而达到阳光利用最大化,提高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
14.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侧板外壁的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均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相连接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相连接;其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转轴与侧板之间实现转动连接,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能够在侧板外壁转动。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主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也跟随转动,当从动齿轮转动到不同角度时,第一调节板跟随从动齿轮转动到不同的角度,进而使得第一太阳能板转动到相应地角度。
16.优选的,所述侧板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齿轮上连接有被动杆,所述主动杆与所述被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其中,连接板通过转轴与滑动块之间实现转动连接,使得连接板能够在滑动块外壁转动。
17.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侧壁设有承接板;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承接板相匹配的推板;其中,电动推杆工作时,通过推板推动承接板来带动滑动块移动,有利于电动推杆对滑动块推动动作更加顺利,避免发生偏移。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动推杆推动承接板,承接板和滑动块一起在通槽内移动,缩短滑动块与主动齿轮之间的距离,使得主动杆与被动杆之间的角度减小,从使得主动齿轮发生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对第一太阳能板进行相应地角度调节,同时,连接板也发生转动,连接板上的第二调节板跟随连接板转动到不同的角度,进而使得第二太阳能板转动到相应地角度。
19.(三)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其中设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中的调节部件中各个零件之间相互配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的角度,充分利用阳光,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使用,提高阳光利用率,节约资源,绿色环保,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2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其中通过调节部件调节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角度,则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也随之发生角度变换,该结构能够使得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调节,使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接受最好角度的阳光照射,从而达到阳光利用最大化,提高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调节角度时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其中:1灯柱、2灯体、3调节组件、30支撑板、4第一太阳能板、5第二太阳能板、6调节部件、60侧板、601固定板、602电动推杆、603推板、61第一调节板、62第二调节板、63从动齿
轮、64主动齿轮、65通槽、66滑动块、660承接板、67连接板、68主动杆、69被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参阅图1

图3,一种智能控制太阳能庭院灯,包括灯柱1以及安装在所述灯柱1上的灯体2,所述灯柱1的顶端安装有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上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
28.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与所述灯柱1相连接的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的两端对称设有调节部件6,所述调节部件6包括与所述支撑板30相连接的侧板60以及安装在所述侧板60上的第一调节板61和第二调节板62,所述第一调节板61上固定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所述第二调节板62上固定所述第二太阳能板5,通过所述调节部件6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板61和所述第二调节板62的角度从而达到调节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的角度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5的角度的目的。
29.所述灯体2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5电连接到所述灯体2内的控制器;其中,灯体2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采集到的阳光转化成电能储存到充电电池电池中共灯体2使用。
30.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5的表面均设有吸收太阳能的晶体硅,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5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中。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部件6调节第一调节板61和第二调节板62的角度,则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也随之发生角度变换,该结构能够使得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调节,使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接受最好角度的阳光照射,从而达到阳光利用最大化,提高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的工作效率。
32.参阅图2

图3,所述调节部件6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侧板60外壁的从动齿轮63和与所述从动齿轮63相啮合的主动齿轮64,所述从动齿轮63与所述主动齿轮64均与所述侧板60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63相连接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调节板61相连接;其中,主动齿轮64和从动齿轮63均通过转轴与侧板60之间实现转动连接,使得主动齿轮64与从动齿轮63均能够在侧板60外壁转动。
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主动齿轮64转动时,从动齿轮63也跟随转动,当从动齿轮63转动到不同角度时,第一调节板61跟随从动齿轮63转动到不同的角度,进而使得第一太阳能板4转动到相应地角度。
34.所述侧板60上设有通槽65,所述通槽6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66,所述滑动块66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7,所述连接板67的一侧连接有主动杆68,所述主动齿轮64上连接有被动杆69,所述主动杆68与所述被动杆69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7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调节板62相连接;其中,连接板67通过转轴与滑动块66之间实现转动连接,使得连接板67能够在滑动块66外壁转动。
35.所述滑动块66的侧壁设有承接板660;所述侧板60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6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601,所述固定板601上设有电动推杆602,所述电动推杆602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承接板660相匹配的推板603;其中,电动推杆602工作时,通过推板603推动承接板660来带动滑动块66移动,有利于电动推杆602对滑动块66推动动作更加顺利,避免发生偏移。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动推杆602推动承接板660,承接板660和滑动块66一起在通槽65内移动,缩短滑动块66与主动齿轮64之间的距离,使得主动杆68与被动杆69之间的角度减小,从使得主动齿轮64发生转动,带动从动齿轮63转动,对第一太阳能板4进行相应地角度调节,同时,连接板67也发生转动,连接板67上的第二调节板62跟随连接板67转动到不同的角度,进而使得第二太阳能板5转动到相应地角度。
37.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调节组件3,通过调节组件3中的调节部件6中各个零件之间相互配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5的角度,充分利用阳光,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使用,提高阳光利用率,节约资源,绿色环保,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3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