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5337发布日期:2022-05-11 12:0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汽车内饰的时尚装饰品多种多样,汽车设计的元素也越来越偏向时尚化,一些品牌汽车从出产内饰就配备有氛围灯,汽车内饰氛围灯是一种起到装饰作用的照明灯,主要为了使车厢在夜晚时更加绚丽,烘托气氛,营造室内情调,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及需要来设定不同的颜色及亮度效果,从而起到车内装饰及气氛烘托的作用。而但是有些品牌汽车在出产设计上并没有配备相应的氛围灯,原产的氛围灯可变换的元素太少,例如灯光亮度和灯光模式,对车内照明或气氛烘托都提不起一个很好的效果,而且灯发光不均匀,易产生点状光源或光斑,导致显色不均。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包括点烟器、控制盒和cob-单色灯条,所述点烟器上开设有电源输出端口,所述控制盒由面盖和底盖拼接组成,所述的面盖和底盖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由上至下分别安装有按键安装架和电路板,所述按键安装架上固定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开关按键、亮度选择按键和模式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亮度选择按键和模式按键安装在电路板表面,所述电路板前后端分别连接有电源连接端口和电源输送端口,所述电源连接端口通过第一电源连接线与点烟器上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电源输送端口通过第二电源连接线与cob-单色灯条相连,所述cob-单色灯条具有两组,两组cob-单色灯条均为矩形长条状,cob-单色灯条外部套有套管,套管前后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套管底部设有与cob-单色灯条形状一致的3m胶纸。
7.进一步的,所述点烟器包括由上盖、下盖和压盖拼接组成的外壳。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远离压盖一端设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上安装有开关帽。
9.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组件与压盖之间分别设有负极弹片、正极弹片、保险管和正极弹簧,压盖上套接有铜帽。
10.进一步的,所述cob-单色灯条的宽度为8mm,且通过裁剪或拼接成不同长度的cob-单色灯条来满足不同cob氛围灯的需求,最长的可拼接到1米长的cob-单色灯条。
11.进一步的,所述cob-单色灯条的线路板上每隔1.5mm距离焊接有一个 led发光芯
片,且所述 led发光芯片外部覆盖有封装胶,所述led发光芯片的发光角度为180度,且led发光芯片的灯光颜色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五种颜色的其中一种。
12.进一步的,所述cob-单色灯条表面滴胶,cob-单色灯条采用滴胶方式既可把灯条上的电子元件覆盖保护起到防水效果,也可把灯光均匀分布,形成一条均匀发光束。
13.进一步的,所述cob氛围灯的工作电压在dc12v至dc14v之内,且总电流不超过3a。
14.进一步的,所述面盖上开设有与按键对应的通孔。
15.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按键具有可循环选择的开和关状态,且带有记忆功能,用于控制点烟器内的电流通过控制盒送至灯条,所述亮度选择按键通过第二电源连接线与cob-单色灯条连接,用于调节led发光芯片的灯光亮度,其中可调节的灯光亮度包括30%、50% 、70%、100%亮度,所述模式按键通过第二电源连接线与cob-单色灯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cob-单色灯条的发光模式,发光模式包括直亮、闪烁、频闪和渐时渐暗。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点烟器接通车内电源,将底部设有3m胶纸的灯条贴在车内室的相应位置,通过开关按键向灯条通电,后续通过亮度选择按键调节led发光芯片的灯光亮度,由于可调节的灯光亮度包括30%、50%、70%、100%亮度,因此可以调节各种亮度的灯光,并且通过模式按键切换cob-单色灯条的发光模式,由于发光模式包括直亮、闪烁、频闪和渐时渐暗,从而通过三个按键的功能来实现单色多变的灯光模式,有效提高室内情调,更好的烘托汽车室内气氛。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裁剪或拼接成不同长度的cob-单色灯条来满足不同cob氛围灯的需求,最长的可拼接到1米长的cob-单色灯,且cob-单色灯条采用滴胶方式既可把灯条上的电子元件覆盖保护起到防水效果,也可把灯光均匀分布,形成一条均匀发光束,又由于灯条上的led发光芯片发光角度为180度,从而在离开1米以外距离可看到灯条整体导光均匀无明显的发光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识为:点烟器1、上盖101、下盖102、压盖103、开关组件104、开关帽105、负极弹片106、正极弹片107、保险管108、正极弹簧109、铜帽110、控制盒2、面盖201、通孔2011、底盖202、电路板203、电源连接端口204、电源输送端口205、按键安装架206、开关按键207、亮度选择按键208、模式按键209、cob-单色灯条3、第一电源连接线4、第二电源连接线5、套管6、前端盖7、后端盖8、3m胶纸9。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单色多变发光模式的汽车内饰用cob氛围灯,包括点烟器1、控制盒2和cob-单色灯条3,所述点烟器1上开设有电源输出端口,所述控制盒2由面盖201和底盖202拼接组成,所述的面盖201和底盖20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由上至下分别安
装有按键安装架206和电路板203,所述按键安装架206上固定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开关按键207、亮度选择按键208和模式按键209,所述开关按键207、亮度选择按键208和模式按键209均安装在电路板203表面,所述电路板203前后端分别连接有电源连接端口204和电源输送端口205,所述电源连接端口204通过第一电源连接线4与点烟器上1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电源输送端口205通过第二电源连接线5与cob-单色灯条3相连,所述cob-单色灯条3具有两组,两组cob-单色灯条3均为矩形长条状,cob-单色灯条3外部套有套管6,套管6前后分别设置有前端盖7和后端盖8,套管6底部设有与cob-单色灯条3形状一致的3m胶纸9。
25.所述点烟器1包括由上盖101、下盖102和压盖103拼接组成的外壳。
26.所述外壳上远离压盖103一端设有开关组件104,所述开关组件104上安装有开关帽105。
27.所述开关组件104与压盖103之间分别设有负极弹片106、正极弹片107、保险管108和正极弹簧109,压盖103上套接有铜帽110。
28.所述cob-单色灯条3的宽度为8mm,且通过裁剪或拼接成不同长度的cob-单色灯条3来满足不同cob氛围灯的需求,最长的可拼接到1米长的cob-单色灯条3。
29.所述cob-单色灯条3的线路板上每隔1.5mm距离焊接有一个 led发光芯片,且所述 led发光芯片外部覆盖有封装胶,所述led发光芯片的发光角度为180度,且led发光芯片的灯光颜色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五种颜色的其中一种。
30.所述cob-单色灯条3表面滴胶,cob-单色灯条3采用滴胶方式既可把灯条上的电子元件覆盖保护起到防水效果,也可把灯光均匀分布,形成一条均匀发光束。
31.所述cob氛围灯的工作电压在dc12v至dc14v之内,且总电流不超过3a。
32.所述面盖201上开设有与按键对应的通孔2011。
33.所述开关按键207具有可循环选择的开和关状态,且带有记忆功能,用于控制点烟器1内的电流通过控制盒2送至灯条,所述亮度选择按键208通过第二电源连接线5与cob-单色灯条3连接,用于调节led发光芯片的灯光亮度,其中可调节的灯光亮度包括30%、50% 、70%、100%亮度,所述模式按键209通过第二电源连接线5与cob-单色灯条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cob-单色灯条3的发光模式,发光模式包括直亮、闪烁、频闪和渐时渐暗。
34.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点烟器1接通车内电源,将底部设有3m胶纸9的cob-单色灯条3贴在车内室的相应位置,然后初次启动氛围灯时,将开关按键207设为打开状态,向cob-单色灯条3通电,然后通过亮度选择按键调节led发光芯片的灯光亮度,由于可调节的灯光亮度包括30%、50%、70%、100%亮度,因此可以调节各种亮度的灯光,同时通过模式按键209切换cob-单色灯条3的发光模式,其中发光模式包括直亮、闪烁、频闪和渐时渐暗,从而通过三个按键的功能来实现单色多变的灯光模式,从中选择出适合当前室内环境的灯光模式来烘托汽车室内气氛;另外,由于开关按键207具有记忆功能,可以将cob-单色灯条3固定在一种灯光模式后,直接将开关按键207设为关闭状态,等到下次使用时,将开关按键207设为打开状态,该cob-单色灯条3灯光模式依然是上次使用的灯光模式;如果需要将led发光芯片关闭时,可分别对亮度选择按键208和模式按键209长按三秒即可。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