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led模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 led模组。
背景技术:2.日常生活中,led以其低功耗、寿命长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灯饰照明、led大屏幕显示、交通灯、家电等各种显示领域,对于led而言,由于发热消耗了其70%的总能量,所以散热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led模组结构比较集中,如果散热效果慢,可能会导致内部热量不断积攒,从而内部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到led模组的运行,以及损害使用寿命,从而大大降低了led用具的实用性,鉴于此,发明人提出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传统的led模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基础方案:
5.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包括led模组本体、设在led模组本体一侧的金属板和可拆卸连接在金属板上的散热组件;
6.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与金属板可拆卸连接的壳体、设在壳体内部的固定板、冷凝板、开在壳体顶部的若干连接孔、金属棒和用于卡接金属棒的卡块,所述金属棒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和冷凝板与金属板紧靠,金属棒的另一端穿出连接孔与卡块卡接;
7.所述金属板内部设有散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顶部固接有用于水流动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两端均穿出壳体设有与散热管连通的水管。
8.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本装置不仅具备冷凝管散热,同时也具备水冷散热,从两个方式实现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解决了传统的led模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1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在结构上,考虑led模组本体发光产生热量,设置了金属板,聚集热量,使得热量均聚集在金属板上,同时,设置了金属棒,采用了热传递原理,利用了冷凝管,将金属棒的温度降低,使得金属板的上热量快速传递到金属棒上,进而实现了led模组的降温,并且这种设计对于现有的led模组改进并不困难,只需要将金属板安装在发热源头处即可,对于现有的技术和现有的加工而言,并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适用性加强。
1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不仅利用金属的热传递原理,同样利用水能够带走热量的原理,既水冷,将散热管安装金属板内部,金属板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散热管上,利用水箱和水管实现水流的循环流动,通过水的不间断的流动,进而快速带走金属板上的热量,进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解决了传统的led模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1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中冷凝管的散热效果人为可调,通过减少金属棒与金
属板的接触数量,进而改变散热效果,整个过程人为可调,操作简单。
13.进一步,所述金属板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滑槽,所述壳体的端部与滑槽可拆卸连接。通过滑槽实现壳体的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安装简单,拆卸容易。
14.进一步,所述卡块包括第一磁铁和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可与壳体顶部相吸。通过卡块实现实现金属棒的固定,实现金属棒与金属板的接触,进而实现热传递。
15.进一步,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均为半圆弧形。利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实现对金属棒的固定和位置调整。
16.进一步,所述金属板靠近壳体的四周均固接有散热垫。通过散热垫加快对金属板的散热。
17.进一步,所述led模组本体的一侧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插口上涂有防水涂料。设置了电源插口实现了led模组本体的工作。
18.进一步,所述壳体与水管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胶。确保水管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的斜视图;
22.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的正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led模组本体1、电源插口2、壳体3、散热垫4、金属板5、水管6、连接孔7、卡块8、金属棒9、水箱10、散热管11、固定板12、冷凝板13。
25.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26.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led模组本体1、设在led模组本体1上侧的金属板5和可拆卸连接在金属板5上的散热组件。
27.散热组件包括与金属板5可拆卸连接的壳体3、设在壳体3内部的固定板12、冷凝板13、开在壳体3顶部的若干连接孔7、金属棒9和用于卡接金属棒9的卡块8,金属棒9的下端穿过固定板12和冷凝板13与金属板5紧靠,金属棒9的上端穿出连接孔7与卡块8卡接,具体的:金属板 5与壳体3的连接处设有滑槽,壳体3的端部与滑槽可拆卸连接。通过滑槽实现壳体3的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安装简单,拆卸容易。
28.卡块8包括第一磁铁和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可与壳体3顶部相吸,通过卡块8实现实现金属棒9的固定,实现金属棒9与金属板5的接触,进而
实现热传递,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均为半圆弧形,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实现对金属棒9的固定和位置调整。
29.金属板5靠近壳体3的四周均固接有散热垫4,通过散热垫4加快对金属板5的散热,led模组本体1的右侧设有电源插口2,电源插口2上涂有防水涂料,设置了电源插口2实现了led模组本体1的工作。
30.金属板5内部设有散热管11,壳体3的内顶部固接有用于水流动的水箱10,水箱10的两端均穿出壳体3设有与散热管11连通的水管6,壳体 3与水管6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胶,确保水管6的连接稳定性。
31.具体实现过程:第一步,安装散热组件,如图3所示,从上往下依次安装冷凝板13和固定板12,取出金属棒9从连接孔7插入,金属棒9的下端与金属板5紧靠,接着,使用卡块8对金属棒9的上端进行固定。
32.第二步,当led模组本体1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板5展示,启动冷凝板13,冷凝板13使得金属棒9的温度低于金属板5,此时根据金属的热传递原理,使得热量经过金属棒9传递出去,进而实现led模组本体 1的散热。
33.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金属棒9与金属板5 的接触数量,进而减少热传递的效果,实现散热效果可控。
34.第四步,启动水箱10,水箱10内部自带水泵,水泵的作用为实现水管6和散热管11中的水循坏,在不间断的水循环的过程中,金属板5将热量传递给了散热管11,散热管11由于水的流动特性,可以将热水循坏走,进而实现金属板5的散热,最终解决了传统的led模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了水循坏的效果,水箱10内部可以加装制冷装置,确保水的制冷效果不会变差。
35.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led模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