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3795发布日期:2022-03-02 03:3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2.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8/128170号(以下,记载为“专利文献1”) 中,公开一种安装在配线槽中的电源箱。专利文献1的电源箱具备使插头旋转的操作杆和杆盖。杆盖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升降。杆盖在锁定位置将操作杆覆盖。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源箱,通过将杆盖配置在锁定位置,能够减少操作杆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然而,专利文献1的电源箱中,为了减少操作杆的误操作,需要额外设置覆盖操作杆的部件。其结果,例如就可能妨碍装置的小型化。
4.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中无需设置覆盖操作杆的部件就能够减少操作杆的误操作。
5.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具备操作杆、插头部和防止旋转部。所述操作杆在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上自由旋转,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是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插头部相对于管状导轨可装拆。通过所述操作杆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使所述插头部的姿势从第一姿势切换到第二姿势,通过所述操作杆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使所述插头部的姿势从所述第二姿势切换到所述第一姿势。所述防止旋转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变换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防止旋转部阻止所述操作杆在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防止旋转部允许所述操作杆在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6.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防止旋转部也可以具有凸起件,所述凸起件阻止所述操作杆在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在所述防止旋转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凸起件位于与所述操作杆的旋转轨迹重叠的位置,在所述防止旋转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凸起件位于与所述操作杆的旋转轨迹不重叠的位置。
7.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凸起件也可以具有倾斜面。所述操作杆在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到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时,所述操作杆可以在所述倾斜面上滑动。
8.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基座部件,所述基座部件用于支承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变换的所述防止旋转部。所述基座部件也可以产生弹力,在所述防止旋转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力使所述防止旋转部从所述第二状态返回所述第一状态。
9.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防止旋转部和所述基座部件可以由单个部件构
成。
10.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可以进一步具备灯具主体、电力生成部和壳体。所述灯具主体具有发出光的光源。所述电力生成部生成供给到所述光源的电力。所述壳体对所述电力生成部进行收纳。所述操作杆也可以具有由操作者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部。所述防止旋转部也可以具有由所述操作者进行操作的第二操作部。所述壳体也可以具有与所述管状导轨的长边方向平行的若干个面。所述第一操作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也可以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若干个面中的一个面上。
11.根据本技术公开的照明器具,无需设置覆盖操作杆的部件就能够减少操作杆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
13.图2是管状导轨的立体图。
14.图3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侧视图。
15.图4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16.图5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局部立体图。
17.图6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18.图7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局部俯视图。
19.图8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另一局部俯视图。
20.图9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局部侧视图。
21.图10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局部侧视图。
22.图11是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23.图12是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局部立体图。
24.图13是连结部材的立体图。
25.图14是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前视图。
26.图15是沿着图14的a-a线的照明器具截面图。
27.图16是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侧视图。
28.图17是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前视图。
29.图18是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仰视图。
30.图19是沿着图18的b-b线的照明器具截面图。
31.图20是配件的立体图。
32.图21是配件的另一立体图。
33.图22是第二配件的立体图。
34.图23是第三配件的立体图。
35.图24是第四配件的立体图。
36.图25是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前视图。
37.图26是格栅部的立体图。
38.图27是沿着图25的c-c线的灯具主体截面图。
39.图28是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照明器具所具备的灯具主体的结构图。
40.图29是比较例一所涉及的灯具主体的结构图。
41.图30是实施方式六所涉及的照明器具所具备的灯具主体的结构图。
42.图31是比较例二所涉及的灯具主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参照附图(图1~图31)对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和配件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另外,存在适当地省略了重复说明之处的情况。还有,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
44.[实施方式一]
[0045]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实施方式一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如图1 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管状导轨100上。
[0046]
管状导轨100例如固定在顶棚c上。本实施方式中,以照明器具200a安装在固定于顶棚c的管状导轨100上的情况为例,对照明器具200a进行说明。另外,管状导轨100也可以嵌入在顶棚c中,也可以通过臂状物或者线材等从顶棚c上吊下来。还有,管状导轨100也可以固定在墙壁或者地板上。因此,照明器具200a也可以配置在墙壁或者地板上。
[0047]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相对于管状导轨100配置照明器具200a的一侧规定为“下侧”,相对于照明器具200a配置管状导轨100的一侧规定为“上侧”,由此规定上下方向。其中,“上”和“下”与照明器具200a安装在固定于顶棚 c的管状导轨100上的状态时的“上”和“下”相对应。
[0048]
如图1所示,照明器具200a具备灯具主体2、壳体3和连结臂部4。
[0049]
灯具主体2具有光出射面2a。灯具主体2将光从光出射面2a射出到灯具主体2的外部。
[0050]
壳体3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管状导轨100上。管状导轨100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一方向d1是平行于顶棚c的方向。壳体3沿着管状导轨100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以其与管状导轨100之间没有间隙或基本没有间隙的状态安装在管状导轨100上。
[0051]
连结臂部4对灯具主体2和壳体3进行连结。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 是射灯,灯具主体2利用连结臂部4被壳体3支承为自由倾斜。因此,能够改变灯具主体2与壳体3之间的角度。例如,能够使灯具主体2与壳体3之间的角度在0
°
以上92
°
以下的范围变化。还有,灯具主体2以连结臂部4为旋转轴进行自由旋转。
[0052]
接下来,参照图2对管状导轨100进行说明。图2是管状导轨1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管状导轨100具有导轨基座101。导轨基座101是直线状延伸。
[0053]
导轨基座101具有下壁101a。下壁101a构成管状导轨100的底面。在导轨基座101的下壁101a中,形成插入槽101b。插入槽101b沿着导轨基座101所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d1)进行延伸。插入槽101b是连通到导轨基座101内部的狭缝。
[0054]
导轨基座101在内部具有2个导体部102和2个插头支承部103。2个导体部102和2个插头支承部103沿着导轨基座101所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d1) 进行延伸。
[0055]
2个导体部102夹着插入槽101b面对面。外部电源电压施加到各导体部102 上。2个
插头支承部103设置在2个导体部102的下方。2个插头支承部103夹着插入槽101b面对面。
[0056]
接下来,参照图3~图10,进一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3和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进行说明。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立体图。
[0057]
如图3所示,灯具主体2具有光源21。光源21发出光。光源21配置在灯具主体2的内部。光源21发出的光从光出射面2a射出到灯具主体2的外部。光源21例如具有作为发光元件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光源21 例如是smd(surface mount device)或者cob(chip on board)。本实施方式中,光源21是面状光源。
[0058]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3具有对置面3a。对置面3a是指:在照明器具200a 安装到参照图1和图2说明了的管状导轨100中的状态下,与管状导轨100对置的面。其中,对置面3a是壳体3的顶面。
[0059]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的宽w2(图4)与管状导轨100的宽w1(图 2)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其结果,在照明器具200a安装到管状导轨100中之后,壳体3与管状导轨100具有统一的设计感。还有,由于壳体3的对置面3a的整个面或者几乎整个面由管状导轨100覆盖,灰尘等就不容易附着到壳体3的对置面3a上。
[0060]
如图3所示,照明器具200a还具备电源装置5。还有,如图3和图4所示,照明器具200a还具备插头部6、操作杆7和防止旋转部8。
[0061]
插头部6从对置面3a向上方突出。插头部6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参照图 1和图2说明了的管状导轨100上。外部电源电压从参照图2说明了的2个导体部102施加到插头部6。外部电源电压通过插头部6对电源装置5进行供电。
[0062]
电源装置5收纳在壳体3的内部。电源装置5基于外部电源电压,生成供给到光源21的电力。在光源21具有作为发光元件的led元件的情况下,电源装置5生成驱动led元件的直流电压。电源装置5是电力生成部的一个例子。
[0063]
操作杆7由操作者进行操作。操作者能够对操作杆7进行操作来使插头部6 旋转。防止旋转部8用于阻止操作杆7的旋转。具体来说,防止旋转部8在阻止操作杆7进行旋转的第一状态与允许操作杆7进行旋转的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变换状态。操作者能够对防止旋转部8进行操作来使防止旋转部8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变换到第二状态。
[0064]
接下来,参照图5~图8,进一步对插头部6进行说明。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另一局部立体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局部俯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另一局部俯视图。另外,图5~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连结臂部4和灯具主体2。
[0065]
如图5和图6所示,插头部6以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进行自由旋转。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心x1沿着上下方向。如图7和图8所示,插头部6通过旋转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切换。另外,图5、图6和图7表示第一姿势的插头部6。图8表示第二姿势的插头部6。
[0066]
如图5和图6所示,插头部6具有支柱部61、插头端子62和导轨卡合部 63。
[0067]
支柱部61沿着上下方向。具体来说,支柱部61沿着第一轴心x1延伸。支柱部61作为插头部6的旋转轴发挥作用。第一轴心x1是支柱部61的中心轴,支柱部61以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进行自由旋转。
[0068]
插头端子62从支柱部61的圆周面上突出来。插头端子62随着支柱部61 的旋转,以
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进行旋转。导轨卡合部63设置在支柱部61的圆周面上。导轨卡合部63配置得比插头端子62更靠下方。导轨卡合部63随着支柱部61的旋转,以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进行旋转。
[0069]
第一姿势(图7)是指:管状导轨100的导体部102(图2)与插头部6的插头端子62进行连接,而且管状导轨100的插头支承部103(图2)与插头部6 的导轨卡合部63进行卡合的姿势。第二姿势(图8)是指:管状导轨100的插入槽101b(图2)与插头部6的插头端子62和导轨卡合部63处于平行的姿势。换言之,第二姿势是指:管状导轨100的导体部102与插头部6的插头端子62 未连接,而且管状导轨100的插头支承部103与插头部6的导轨卡合部63未卡合的姿势。通过使插头部6的姿势变为第二姿势,就能够将插头端子62和导轨卡合部63插入管状导轨100的插入槽101b中或从管状导轨100的插入槽101b 中拔出来。
[0070]
插头端子62连接到管状导轨100的导体部102后,外部电源电压从导体部102施加到插头端子62。外部电源电压通过未图示的线缆从插头端子62传输到电源装置5。
[0071]
导轨卡合部63卡合到管状导轨100的插头支承部103上之后,照明器具 200a被固定(安装)到管状导轨100上。具体来说,导轨卡合部63由插头支承部103和导轨基座101的下壁101a进行夹持。
[0072]
接下来,参照图5~图8进一步对操作杆7进行说明。如图5和图6所示,操作杆7在第一旋转方向rd1和第二旋转方向rd2上自由旋转。第二旋转方向 rd2是第一旋转方向rd1的相反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方向rd1和第二旋转方向rd2是以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的旋转方向。更具体地来说,操作杆7在图7的第一旋转位置p1与图8的第二旋转位置p2之间自由旋转。
[0073]
操作者能够使操作杆7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d1从第一旋转位置p1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p2。还有,操作者能够使操作杆7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d2从第二旋转位置p2旋转到第一旋转位置p1。通过操作杆7从第一旋转位置p1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p2,使插头部6的姿势从第一姿势切换到第二姿势。还有,通过操作杆7从第二旋转位置p2旋转到第一旋转位置p1,使插头部6的姿势从第二姿势切换到第一姿势。
[0074]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对操作杆7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和图6所示,操作杆7具有操作部71和连结部72。以下,操作部71有时记载为“第一操作部71”。
[0075]
第一操作部71是操作者进行操作的部位。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71 使插头部6发生旋转。也就是说,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71,使插头部6 的姿势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切换。
[0076]
第一操作部71具有操作把手71a。以下,操作把手71a有时记载为“第一操作把手71a”。第一操作把手71a是突起状。通过使第一操作部71具有第一操作把手71a,从而操作者对第一操作部71的操作变得容易。
[0077]
连结部72将第一操作部71与插头部6进行连结。更具体地来说,连结部72连接到支柱部61,从支柱部61的圆周面突出来。因此,连结部72以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进行旋转。也就是说,操作杆7以第一轴心x1为中心轴进行旋转。另外,连结部72优选为不从壳体3的对置面3a上突出来。不过,连结部 72也可以从壳体3的对置面3a上突出来。这种情况下,连结部72优选为从壳体3的对置面3a上略微突出来。
[0078]
接下来,参照图5~图9,进一步对防止旋转部8进行说明。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
器具200a的局部侧视图。另外,图9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连结臂部4和灯具主体2。
[0079]
如上所述,防止旋转部8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变换状态。更具体来说,第一状态是阻止操作杆7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d1从第一旋转位置p1 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p2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状态是指插头部6在第一姿势时阻止操作杆7在第一旋转方向rd1上进行旋转的状态。第二状态是允许操作杆7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d1从第一旋转位置p1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p2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状态是指插头部6在第一姿势时允许操作杆7在第一旋转方向 rd1上进行旋转的状态。
[0080]
因此,防止旋转部8在第一状态时,阻止插头部6从第一姿势切换到第二姿势。还有,防止旋转部8在第二状态时,允许插头部6从第一姿势切换到第二姿势以及插头部6从第二姿势切换到第一姿势。
[0081]
如图5~图9所示,防止旋转部8具有对置部81、防旋转凸起82和操作部 83。以下,操作部83有时记载为“第二操作部83”。
[0082]
对置部81面向操作杆7的连结部72通过的区域。以下,操作杆7的连结部72通过的区域有时记载为“操作杆通过区域”。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部81 配置在操作杆通过区域的下方。
[0083]
防旋转凸起82从对置部81向操作杆通过区域突出来。本实施方式中,防旋转凸起82从对置部81向上方突出来。更具体来说,防旋转凸起82配置在防止旋转部8为第一状态时与操作杆7的连结部72的旋转轨迹重叠的位置。其结果,利用防旋转凸起82,阻止操作杆7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d1从第一旋转位置 p1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p2。防旋转凸起82是凸起件的一个例子。
[0084]
第二操作部83是操作者进行操作的部位。第二操作部83连接到对置部81。操作者通过操作第二操作部83,能够使防止旋转部8从第一状态变换到第二状态。
[0085]
具体来说,第二操作部83能够从第一状态开始沿着第二方向d2移动。第二方向d2是指离开操作杆通过区域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d2是向下方向。操作者使第二操作部83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由此对置部81离开操作杆通过区域。其结果,如图9所示,防旋转凸起82离开操作杆通过区域,移动到与操作杆7的连结部72的旋转轨迹不重叠的位置。通过使防旋转凸起82 移动到与操作杆7的连结部72的旋转轨迹不重叠的位置,来允许操作杆7的旋转。
[0086]
第二操作部83具有操作把手83a。以下,操作把手83a有时记载为“第二操作把手83a”。第二操作把手83a是突起状。通过使第二操作部83具有第二操作把手83a,从而操作者对第二操作部83的操作变得容易。
[0087]
接下来,参照图8进一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进行说明。如图8 所示,照明器具200a还具有基座部件9。
[0088]
基座部件9用于支承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变换的防止旋转部8。更具体地来说,基座部件9连接到防止旋转部8的对置部81。本实施方式中,防止旋转部8和基座部件9由单个部件构成。换言之,防止旋转部8是基座部件9的一部分。
[0089]
基座部件9产生弹力,在防止旋转部8处于第二状态时,该弹力使防止旋转部8从第二状态返回第一状态。基座部件9和防止旋转部8例如是树脂制造的。
[0090]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防止旋转部8变为第二状态之后,操作者使手指离开防止旋
转部8的操作部83,能够使防止旋转部8的状态从第二状态变换到第一状态。由此,无需使防止旋转部8的状态从第二状态变换到第一状态的操作。也就是说,不需要用于对操作杆7的旋转进行锁定的操作。
[0091]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防止旋转部8和基座部件9由单个部件构成。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更少的部件数量来对操作杆7的旋转进行锁定。由此,能够削减照明器具200a的组装工时和材料成本。
[0092]
接下来,参照图7、图8和图10,进一步对防止旋转部8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的局部侧视图。另外,图10表示位于第一旋转位置p1的操作杆7。如图10所示,防旋转凸起82具有倾斜面82a。倾斜面82a以越靠近位于第一旋转位置p1的操作杆7就越远离对置部81的方式倾斜。
[0093]
操作杆7在第二旋转方向rd2上从第二旋转位置p2向第一旋转位置p1旋转时,在倾斜面82a上滑动。其结果,在将插头部6的姿势从第二姿势切换到第一姿势时,操作杆7的旋转不被锁定。因此,操作者在将插头部6的姿势从第二姿势切换到第一姿势时,无需进行解除锁定的操作。具体来说,操作者无需对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进行操作就能够使操作杆7旋转。另外,操作杆 7在倾斜面82a上滑动时,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也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换言之,也可以通过操作杆7在倾斜面82a上滑动来使防止旋转部8被往下压。
[0094]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进一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a进行说明。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3具有侧面3b。侧面3b是平行于第一方向d1(管状导轨100的长边方向)的面。操作杆7的操作部71和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 配置在壳体3的侧面3b上。
[0095]
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杆7的操作部71和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不配置在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面上。因此,在将若干个照明器具200a安装到管状导轨100时,能够以若干个照明器具200a的壳体3之间没有间隙或基本没有间隙的状态来配置若干个照明器具200a。
[0096]
另外,操作杆7位于第一旋转位置p1时,操作杆7的操作部71配置在壳体3的侧面3b上设置的凹部或者切口中。操作杆7的操作部71配置在壳体3 的侧面3b上设置的凹部或者切口中时,操作杆7的操作部71与壳体3的侧面 3b在一个平面上。或者,操作杆7的操作部71从壳体3的侧面3b略微突出来。
[0097]
还有,操作杆7位于第一旋转位置p1时,操作杆7的连结部72配置在壳体3的侧面3b上设置的凹部或者切口中。操作杆7的连结部72配置在壳体3 的侧面3b上设置的凹部或者切口中时,操作杆7的连结部72与壳体3的侧面 3b在一个平面上。或者,操作杆7的连结部72从壳体3的侧面3b略微突出来。
[0098]
同样地,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配置在壳体3的侧面3b上设置的凹部或者切口中。更具体地来说,以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与壳体3的侧面3b 在一个平面上的方式,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配置在壳体3的侧面3b上设置的凹部或者切口中。或者,防止旋转部8的操作部83从壳体3的侧面3b略微突出来。
[0099]
如上所述,参照图1~图10说明了实施方式一。根据实施方式一,无需设置覆盖操作杆7的部件就能够减少操作杆7的误操作。还有,插头部6为第一姿势时,利用防止旋转部8,能够阻止操作杆7在第一旋转方向rd1上从第一旋转位置p1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p2,因此能够防止插头部6从管状导轨100 上意外脱落。
[0100]
[实施方式二]
[0101]
接着,参照图11~图13对实施方式二进行说明。不过,仅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事项,而省略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事项的说明。实施方式二中,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在于照明器具200b还具备安装件11。
[0102]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b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照明器具200b 具有与实施方式一说明了的照明器具200a大致相同的结构。与照明器具200a 不同的是,照明器具200b还具备安装件11。
[0103]
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件11固定在壳体3的对置面3a上。更具体地来说,安装件11配置在远离插头部6的位置。例如,插头部6配置在壳体3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安装件11配置在壳体3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线状部件1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件11上。因此,线状部件1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3上。线状部件12例如是金属线。
[0104]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b的局部立体图。具体来说,图12表示安装在管状导轨100上的照明器具200b。如图12所示,连结部材13固定在线状部件12的另一端。连结部材13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管状导轨100上。
[0105]
图13是连结部材13的立体图。连结部材13具有支柱部131和导轨卡合部 132。导轨卡合部132设置在支柱部131的圆周面上。导轨卡合部132与管状导轨100的插头支承部103(图2)进行卡合。
[0106]
如上所述,参照图11~图13说明了实施方式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b,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昭63-8517号公报(以下,记载为“专利文献 2”)中公开了一种结构,用于将线缆的一端固定到射灯(灯具主体)的吊臂上。然而,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使射灯(灯具主体)旋转或者倾斜时,射灯(灯具主体)与线缆就可能发生干扰。射灯(灯具主体)与线缆发生干扰后,就可能无法使射灯(灯具主体)顺畅地旋转和倾斜。还有,线缆也可能造成射灯(灯具主体)产生划痕。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线状部件12的一端被固定在壳体3上,因此在使灯具主体2旋转或者倾斜时,灯具主体2与线状部件 12不容易发生干扰。由此,能够使灯具主体2顺畅地旋转和倾斜。还有,也不容易由线状部件12造成灯具主体2的损伤。
[0107]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线状部件1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3的对置面3a上。由此,能够将线状部件12的一端固定在照明器具200b中离管状导轨100比较近的部位。其结果,能够使用比较短的线状部件12。因此,万一插头部6从管状导轨100脱落导致照明器具200b掉落时,也能够减小对线状部件12的冲击负荷。
[0108]
另外,照明器具200b也可以进一步具备线状部件12和连结部材13。
[0109]
[实施方式三]
[0110]
接着,参照图14和图15对实施方式三进行说明。不过,仅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二不同的事项,而省略与实施方式一、二相同事项的说明。实施方式三中,与实施方式一、二的不同在于插头部6与连结臂部4的位置关系。
[0111]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c的前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的a-a 线的照明器具200c的截面图。如图14和图15所示,照明器具200c具有与实施方式一说明了的照明器具200a大致相同的结构。
[0112]
如图15所示,插头部6和连结臂部4配置在壳体3的长边方向一侧。还有,插头部6配置在电源装置5与连结臂部4之间。因此,从管状导轨100(图2) 一侧观察照明器具200c时,插头部6与连结臂部4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
[0113]
另外,灯具主体2以第二轴心x2为中心轴自由旋转。第二轴心x2是连结臂部4的中心轴。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轴心x2沿着上下方向。从管状导轨100 (图2)一侧观察照明器具200c时,第二轴心x2位于不同于第一轴心x1的位置。
[0114]
如上所述,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了实施方式三。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c,日本特开2008-4455号公报(以下,记载为“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射灯,手臂和插头部配置在基台的长边方向一侧,从上方观察时,手臂与插头部重叠。然而,专利文献3的射灯中,以插头部为中心的射灯的重量均衡性差。其结果,基台的长边方向另一侧可能从管状导轨上垂下来。其中,基台的长边方向另一侧是配置手臂和插头部一侧的相反侧。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从管状导轨100一侧观察时插头部6与连结臂部4重叠的结构相比,以插头部6为中心的照明器具200c的重量均衡性较好,因此能够降低壳体 3的长边方向另一侧从管状导轨100上垂下来的可能性。其中,壳体3的长边方向另一侧是配置连结臂部4和插头部6一侧的相反侧。
[0115]
还有,从管状导轨100一侧观察时插头部6与连结臂部4重叠的情况下,需要在插头部6的正下方配置连结臂部4,难以抑制壳体3的高度尺寸h(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从管状导轨100一侧观察时插头部6与连结臂部4不重叠,因此容易抑制壳体3的高度尺寸h(上下方向的宽度)。
[0116]
[实施方式四]
[0117]
接着,参照图16~图24对实施方式四进行说明。不过,仅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三不同的事项,而省略与实施方式一~三相同事项的说明。实施方式四中,与实施方式一~三的不同在于照明器具300a具备配件160(参照图19)。
[0118]
首先,参照图16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进行说明。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的侧视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 是筒灯,安装在顶棚c上。更具体地来说,照明器具300a嵌入在顶棚c中。
[0119]
如图16所示,照明器具300a具备光源单元310、固定框架320和安装弹簧330。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相对于光源单元310配置固定框架320的一侧规定为“下侧”,相对于固定框架320配置光源单元310的一侧规定为“上侧”,由此规定上下方向。其中,“上”和“下”与照明器具300a安装在顶棚c上的状态时的“上”和“下”相对应。
[0120]
光源单元310发出光。光源单元310中发出的光从固定框架320的底面射出来。光源单元310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框架320上。光源单元310 以第三轴心x3为中心轴进行自由旋转。更具体地来说,光源单元310具有灯具主体311和防漏光部312,防漏光部312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框架320 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轴心x3沿着上下方向。
[0121]
安装弹簧330固定在固定框架320上。安装弹簧330将固定框架320安装到安装位置上。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位置是顶棚c。
[0122]
接下来,参照图17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进行说明。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的前视图。如图17所示,灯具主体311相对于防漏光部312以第四轴心x4为中心轴进行自由倾斜。更具体地来说,灯具主体311相对于防漏光部312向后侧自由倾斜。
[0123]
防漏光部312用于限制灯具主体311相对于防漏光部312向后侧倾斜时光线从灯具主体311与固定框架320之间泄漏出去。具体来说,防漏光部312使灯具主体311相对于防漏光部312向后侧倾斜时灯具主体311与固定框架320 之间不产生间隙。或者,防漏光部312使
灯具主体311相对于防漏光部312向后侧倾斜时灯具主体311与固定框架320之间产生的间隙变得极小。
[0124]
接下来,参照图18和图19进一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进行说明。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的仰视图。图19是沿着图18的b-b线的照明器具300a的截面图。
[0125]
如图18所示,固定框架320在底面具有开口320a。以下,固定框架320的开口320a有时记载为“底面开口320a”。照明器具300a中产生的光从固定框架320的底面开口320a射出到照明器具300a的外部。
[0126]
如图19所示,灯具主体311具有灯具壳体311a、光源151和反射部件152。光源151和反射部件152配置在灯具壳体311a的内部。
[0127]
光源151发出光。光源151发出的光从灯具壳体311a射向固定框架320之后,通过固定框架320再从固定框架320的底面开口320a射出到照明器具300a 的外部。光源151例如具有作为发光元件的led元件。光源151例如是smd 或者cob。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51是面状光源。
[0128]
反射部件152配置在光源151的下方。反射部件152是上端和下端具有开口的筒形。具体来说,反射部件152的直径随着远离光源151而逐渐变大。例如,反射部件152是近似圆台的形状。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反射部件152的上端开口与光源151重叠。
[0129]
光源151发出的光从反射部件152的上端开口射到反射部件152的内侧。射到反射部件152的内侧的光的一部分在反射部件152的内表面发生反射。
[0130]
如图19所示,照明器具300a还具备配件160。配件160用于控制从照明器具300a射出的光的特性。配件160配置在反射部件152的内侧。配件160是照明器具300a的可选配件,相对于灯具主体311可装拆。本实施方式中,配件160是第一配件160a。第一配件160a具有光斑削减格栅164a(参照图20)。
[0131]
接下来,参照图20和图21进一步对配件160(第一配件160a)进行说明。图20是配件160的立体图。具体来说,图20表示从斜上方观察到的配件160。图21是配件160的另一立体图。具体来说,图21表示从斜下方观察到的配件 160。
[0132]
如图20所示,配件160具备框架161和功能部164。框架161对功能部164 进行支承。功能部164用于控制从照明器具300a射出的光的特性。第一配件 160a中,功能部164是光斑削减格栅164a。
[0133]
如图20所示,配件160还具备磁石163。本实施方式中,配件160具备4 个磁石163。磁石163设置在框架161中。本实施方式中,磁石163配置在框架 161的顶面。磁石163是使配件160保持在灯具壳体311a上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中,配件160通过磁石163的磁力被保持在灯具壳体311a上。
[0134]
框架161是环状,具有光通过区域162,参照图19说明了的光源151发出的光l通过光通过区域162。光通过区域162是框架161的内侧空间。磁石163 配置在与光通过区域162不重叠的位置。
[0135]
如图21所示,框架161具有主体部170和第一突出部171。主体部170是环状。第一突出部171连接到主体部170。具体来说,第一突出部171相对于框架161设置在光源151(图19)所配置一侧的相反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171设置在主体部170的下侧。
[0136]
第一突出部171从主体部170突出来。具体来说,第一突出部171从光l 通过光通过
区域162的方向突出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171是环状,第一突出部171的外周面的直径小于主体部170的外周面的直径。
[0137]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框架161具有第一突出部171,从而操作者卸下配件160的操作变得容易。具体来说,操作者在将参照图19说明了的灯具壳体311a 上安装的配件160卸下时,能够用手指抓住第一突出部171。因此,配件160的卸下操作变得容易。
[0138]
如图21所示,框架161还具有第二突出部172。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61 具有4个第二突出部172。第二突出部172在与光l通过光通过区域162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突出来。第二突出部172设置在主体部170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二突出部172相对于框架161设置在光源151(图19)所配置一侧的相反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突出部172从第一突出部171突出来。
[0139]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框架161具有第二突出部172,从而操作者对配件 160的旋转位置的调整操作变得容易。具体来说,操作者在对参照图19说明了的灯具壳体311a上安装的配件160的旋转位置进行调整时,能够将手指放在
[0140]
第二突出部172上来旋转配件160。因此,配件160的旋转位置的调整操作变得容易。另外,在照明器具300a射出的光的光分布特性根据配件160的旋转位置而变化的情况下,调整配件160的旋转位置。例如,在功能部164是发散透镜 164b(图22)的情况下,调整配件160的旋转位置。
[0141]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4,进一步对配件16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61与功能部164是各自独立的部件,能够将功能部164从框架161上卸下来。因此,能够在各种配件160之间共用框架161。其结果,能够实现各种配件160的成本降低。
[0142]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4,对第二配件160b~第四配件160d进行说明。图22是第二配件160b的立体图。图23是第三配件160c的立体图。图24是第四配件160d的立体图。如图22所示,第二配件160b具备作为功能部164的发散透镜164b。如图23所示,第三配件160c具备作为功能部164的蜂窝格栅164c。如图24所示,第四配件160d具备作为功能部164的扩散透镜164d。
[0143]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配件160a~第四配件160d中,能够共用框架161。因此,能够实现第一配件160a~第四配件160d的成本降低。
[0144]
如上所述,参照图16~图24说明了实施方式四。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300a和配件160,日本特开2015-228383号公报(以下,记载了“专利文献 4”)中公开了一种灯具配件,该灯具配件通过磁石使透镜保持在配件上。然而,专利文献4的灯具配件中,磁石配置在配件和透镜的中央。其结果,可能产生由磁石遮挡光线导致的发光不均。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磁石163配置在与光通过区域162不重叠的位置。因此,磁石163不遮挡光l,因此能够抑制发光不均的产生。
[0145]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照明器具300a是筒灯,但照明器具300a不限于筒灯。照明器具300a例如也可以是射灯。
[0146]
[实施方式五]
[0147]
接着,参照图25~图29对实施方式五进行说明。不过,仅说明与实施方式一~四不同的事项,而省略与实施方式一~四相同事项的说明。实施方式五中,与实施方式一~四的不同在于照明器具200d具备格栅部24。
[0148]
图25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d的前视图。图26是格栅部24的立体图。如图2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d是射灯。照明器具200d具有与实施方式一说明了的照明器具200a大致相同的结构。与照明器具200a不同的是,照明器具200d还具备格栅部24。格栅部24是光斑削减格栅。
[0149]
具体来说,如图25所示,灯具主体2具有反射部件22和灯具壳体23。光源21和反射部件22配置在灯具壳体23的内部。格栅部24配置在反射部件22 的内侧。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相对于光源21配置格栅部24的一侧规定为“前侧”,相对于格栅部24配置光源21的一侧规定为“后侧”,由此规定前后方向。
[0150]
如图25和图26所示,格栅部24具有内格栅241和外格栅242。内格栅241 是圆筒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外格栅242配置在内格栅241的外侧。外格栅 242是圆筒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0151]
图27是沿着图25的c-c线的灯具主体2的截面图。如图27所示,反射部件22配置在光源21的前侧。反射部件22是前端和后端都具有开口的筒形。具体来说,反射部件22的直径随着远离光源21而逐渐变大。例如,反射部件22 是近似圆台的形状。从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反射部件22的后端开口与光源21 重叠。
[0152]
光源21发出的光从反射部件22的后端开口射到反射部件22的内侧。射到反射部件22的内侧的光的一部分在反射部件22的内表面向前侧反射。还有,射到反射部件22的内侧的光的另一部分通过内格栅241或者外格栅242。另外,格栅部24是低反射部件。因此,照射到格栅部24的光的大部分不发生反射,而是被格栅部24吸收。例如,格栅部24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低反射层。具体来说,格栅部24的表面可以进行黑色涂漆。不过,格栅部24只要是使入射到格栅部24的光衰减后射出的结构即可,不限于在格栅部24的表面上设置低反射层的结构。
[0153]
通过使低反射部件作为格栅部24,能够减少导致照射面产生光斑(环状的明暗)的无用光成分。由此,能够降低照射面上的光斑。还有,通过使低反射部件作为格栅部24,能够减少从格栅部24向斜前方射出的光。其结果,进入到位于灯具主体2斜前方的使用者的视野的光变少,由此能够减少眩光。
[0154]
接下来,参照图28和图29,进一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d进行说明。图28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d具备的灯具主体2的结构图。图29是比较例一所涉及的灯具主体2的结构图。
[0155]
如图28所示,光源21是面状光源,具有产生光的发光面21a。还有,端部 21b是相对于从发光面21a的中心向前侧延伸的光轴lx位于一侧的发光面21a 的端部21b,端部22a是相对于光轴lx位于另一侧的反射部件22的前侧的端部22a,将端部21b与端部22a进行连接的虚拟线作为基准线hl时,外格栅242 的后侧的端部242a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
[015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外格栅242的后侧的端部242a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其结果,从光源21射出的光不容易照射到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因此,即使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是弯曲状,在光的照射面也不容易产生环状的发光不均。另外,在将铝等金属材料进行金属旋压加工来制造反射部件22的情况下,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容易成为弯曲状。
[0157]
具体来说,如图29所示,在外格栅242的后侧端部242a位于基准线hl的内侧的情况
下,光容易照射到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是弯曲状的情况下,照射到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的光与照射到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的后侧的光相比,扩散到更外侧。其结果,在光的照射面容易产生环状的发光不均。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照向反射部件 22的前侧端部22a的光被外格栅242遮蔽,因此在光的照射面不容易产生环状的发光不均。
[0158]
参照图28,进一步对格栅部24进行说明。图2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内格栅241的后侧端部241a位于基准线hl的内侧。因此,能够抑制从照明器具 200d射出的光的光量减少。不过,内格栅241的后侧端部241a也可以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通过使内格栅241的后侧端部241a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光更不容易照射到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
[0159]
如上所述,参照图25~图29说明了实施方式五。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d,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6/031957号中公开了一种锐化部件,该锐化部件中,外侧格栅的后侧端部与内侧格栅的后侧端部位于基准线hl的内侧。然而,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外侧格栅的后侧端部与内侧格栅的后侧端部位于基准线hl的内侧的情况下,可能在光的照射面产生发光不均。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光的照射面不容易产生环状的发光不均。
[0160]
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反射部件22的前侧端部22a是弯曲状,在光的照射面也不容易产生环状的发光不均。因此,无需高精度地加工反射部件22,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反射部件22的加工成型。
[0161]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外格栅242的后侧端部242a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不过在内格栅241的后侧端部241a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的情况下,外格栅242 的后侧端部242a也可以位于基准线hl的内侧。也就是说,外格栅242的后侧端部242a和内格栅241的后侧端部241a中至少其中之一位于基准线hl的外侧即可。
[0162]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照明器具200d是射灯,但照明器具200d不限于射灯。照明器具200d例如也可以是筒灯。
[0163]
[实施方式六]
[0164]
接着,参照图30和图31对实施方式六进行说明。不过,仅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五不同的事项,而省略与实施方式一~五相同事项的说明。实施方式六中,与实施方式一~五的不同在于格栅部24的结构。图30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e所具备的灯具主体2的结构图。图31是比较例二所涉及的灯具主体2的结构图。
[0165]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0所示,在将外格栅242的前侧端部242b所在的虚拟面作为基准面hs时,内格栅241的前侧端部241b位于基准面hs的前侧。换言之,内格栅241的前侧端部241b配置在比外格栅242的前侧端部242b更远离光源21的一侧。
[016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内格栅241的前侧端部241b位于基准面hs的前侧。其结果,能够增加照射到内格栅241的内表面的光l的反射次数,因此能够增加通过内格栅241的光的衰减量。因此,在光l的照射面上不容易产生光斑。
[0167]
具体来说,如图31所示,在内格栅241的前侧端部241b位于基准面hs的后侧的情况下,照射到内格栅241的内表面的光l的反射次数变少。例如,照射到内格栅241的内表面的光l可能以反射次数1次就通过内格栅241。因此,光l的衰减量不充分,在光l的照射面上可能产生光斑。
[0168]
另外,内格栅241也可以是低反射部件。通过使低反射部件作为内格栅241,能够进一步增加通过内格栅241的光的衰减量。因此,在光l的照射面上更不容易产生光斑。例如,在内格栅241的内表面上也可以设置低反射层。具体来说,内格栅241的内表面也可以进行黑色涂漆。不过,内格栅241只要是使入射到内格栅241的光衰减后射出的结构即可,不限于在内格栅241的内表面上设置低反射层的结构。
[0169]
如上所述,参照图30和图31说明了实施方式六。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200e,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6/163521号中公开了一种锐化部件,该锐化部件中,内侧格栅部的前侧端部位于基准面hs的后侧。然而,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内侧格栅部的前侧端部位于基准面hs的后侧的情况下,在光的照射面上就可能产生光斑。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光l的照射面上不容易产生光斑。
[017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内格栅241的前侧端部241b位于基准面hs的前侧,不过内格栅241的前侧端部241b也可以位于基准面hs上。
[0171]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照明器具200e是射灯,但照明器具200e不限于射灯。照明器具200e例如也可以是筒灯。
[0172]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图1~图31)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还有,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若干个结构要素可以适当改变。例如,可以将某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全结构要素中的某些结构要素追加到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或者也可以删除某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全结构要素中的若干结构要素。
[0173]
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结构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174]
〔产业可利用性〕
[0175]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照明器具的技术领域。
[0176]
〔附图标记说明〕
[0177]
2:灯具主体
[0178]
3:壳体
[0179]
3b:侧面(若干个面中的一个面)
[0180]
5:电源装置(电力生成部)
[0181]
6:插头部
[0182]
7:操作杆
[0183]
8:防止旋转部
[0184]
9:基座部件
[0185]
21:光源
[0186]
71:操作部(第一操作部)
[0187]
82:防旋转凸起(凸起件)
[0188]
82a:倾斜面
[0189]
83:操作部(第二操作部)
[0190]
100:管状导轨
[0191]
200a:照明器具
[0192]
p1:第一旋转位置
[0193]
p2:第二旋转位置
[0194]
rd1:第一旋转方向
[0195]
rd2:第二旋转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