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

文档序号:29999740发布日期:2022-05-11 14:3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灯导光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车灯造型的发展,多个照明和/或信号两个或以上功能的光线共用同一出光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现有技术已知各种车灯,其具有光导组件和光源,它们能够共同作用地实现预定的光分布,从而实现预定的照明/信号指示功能。且由至少两个共用出光面的导光元件组成,分离的至少两个导光元件占用较大的空间,导光元件之间功能上的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至少两个导光元件需要较高相对位置精度,需要特别设置安装结构,成本也较高,共用同一光耦入面的发光器件的光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该车灯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光学结构集成度高、尺寸紧凑、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具有光学结构集成度高、光学利用率高、尺寸紧凑、成本低,相对位置精度高等优点。
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
5.包括车灯导光元件(1),在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包括共用出光面(101)、若干个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及若干个第一功能聚光碗(107);
6.所述共用出光面(101)为光线最终出光面,安设在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 的前端,
7.若干个所述的第一功能聚光碗(107)均布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端、与所述共用出光面(101)相对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功能聚光碗(107)的焦点处均安设有led光源一(2);
8.若干个所述的第二功能聚光碗(103)均布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上端,在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的焦点处均安设有led光源二(3);
9.所述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为led光源一(2)的光线通道,其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端、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与第一功能聚光碗(107) 之间;
10.所述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为led光源二(3)的光线通道,其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上端、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的下端。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及所述第二共用光通道(102),
12.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为led光源一(2)及led光源二(3)两个led 光源射出的光线第一个共用光线通道;所述第二共用光通道(102)为led光源一(2)及led光源二(3)两个led光源射出的光线第二个共用光线通道。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和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交界产生第一分界面(108);
14.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和第二共用光通道(102)的交界产生第二分界面(109)。
15.进一步的,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由透明材质的pc、pmma、玻璃、树脂或硅胶材料制成。
16.进一步的,所述共用出光面(101)采用皮纹、微透镜或双向微柱面微结构构成。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聚光碗(107)与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的个数均为4个、且均为透明聚光碗。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与第一功能聚光碗(107)构成第一材料a;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及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共同构成第二材料b;
19.所述第一材料a第二材料b均采用不同折射率材料,且第一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材料的折射率,从而满足全反射的条件。
2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具有光学结构集成度高、光学利用率高、尺寸紧凑、成本低、相对位置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5.图5是图4中c-c的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28.图8是图7中d-d的剖视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立体结构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线走向示意图;其中a实线示意第一功能区光路,b 虚线示意第二功能区光路;
31.图中1是车灯导光元件,01是第一光轴,02是第二光轴,2是led光源一, 3是led光源二,101是共用出光面,102是第二共用光通道,103是第二功能聚光碗,104是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5是第一共用光通道,106是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7是第一功能聚光碗,108是第一分界面,109是第二分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33.如图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
34.包括车灯导光元件1,在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包括共用出光面101、若干个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及若干个第一功能聚光碗107;
35.所述共用出光面101为光线最终出光面,安设在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的前端,
36.若干个所述的第一功能聚光碗107均布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端、与所述共用出光面101相对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功能聚光碗107的焦点处均安设有led 光源一2;
37.若干个所述的第二功能聚光碗103均布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上端,在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的焦点处均安设有led光源二3;
38.所述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为led光源一2的光线通道,其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端、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与第一功能聚光碗107之间;
39.所述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为led光源二3的光线通道,其安设在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上端、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的下端。
40.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及所述第二共用光通道102,
41.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为led光源一2及led光源二3两个led光源射出的光线第一个共用光线通道;所述第二共用光通道102为led光源一2及led光源二3两个led光源射出的光线第二个共用光线通道。
4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和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交界产生第一分界面108;
43.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和第二共用光通道102的交界产生第二分界面109。
44.进一步的,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由透明材质的pc、pmma、玻璃、树脂或硅胶材料制成。
45.进一步的,所述共用出光面101采用皮纹、微透镜或双向微柱面微结构构成。
4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聚光碗107与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的个数均为4 个、且均为透明聚光碗。
4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与第一功能聚光碗107构成第一材料a;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及第一共用光通道105 共同构成第二材料b;
48.所述第一材料a第二材料b均采用不同折射率材料,且第一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材料的折射率,从而满足全反射的条件。
49.具体的,
50.一种车灯导光元件装置,包括车灯导光元件1;
51.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由透明材质的pc、pmma、玻璃、树脂或硅胶等材料制成;
52.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具体包括共用出光面101、第二共用光通道102、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第一共用光通道105、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第一功能聚光碗107、第一分界面108、第二分界面109;
53.更进一步的所述车灯导光元件1包含第一材料a(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第一功能聚光碗107及第一分界面108共同构成)和第二材料b(第一分界面 108、第二分界面109、第二功能聚光碗103、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及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共同构成),第一材料a和第二材料b为不同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必特),且第一材料a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材料b的折射率,这样才能使得第一功能的光线折射通过第一分界面108,而第二功能的光线能够满足全反射条件,在第一分界面108处被全反射;
54.所述共用出光面101为光线最终出光面,处于车灯导光元件1的最前端,优选设置皮纹、微透镜、微柱面等微结构,用于均匀化光线,如图示1设置为双向微柱面结构;
55.所述第一功能聚光碗107为透明聚光碗,为车灯导光元件1的最后端,led 光源一2设置在所述聚光碗107的焦点处,对射入的光线起到集束、准直作用,聚光方向整体为前后方向。
56.所述第二功能聚光碗103为透明聚光碗,为车灯导光元件1的后上端,led 光源二3设置在所述聚光碗103的焦点处,对射入的光线起到集束、准直作用,聚光方向整体为上下方向。
57.第一,第二功能聚光碗均优选图示的聚光杯形状,也可以是外凸曲面、平面或其他形式的入光部。
58.所述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为led光源一2的光线通道,处于车灯导光元件的后端,用于光线的传导。
59.所述第二功能独用光通道104为led光源二3的光线通道,处于车灯导光元件的后上端,用于光线的传导。
60.所述第一共用光通道105为两个led光源射出的光线第一个共用光线通道。
61.所述第二共用光通道102为两个led光源射出的光线第二个共用光线通道。
62.所述第一分界面108是第一功能独用光通道106和第一共用光通道105的交界出的平面;
63.所述第二分界面109是第一共用光通道105和第二共用光通道102的交界出的平面;
64.另外,图6中,第一光轴o1为任一第一功能led或聚光碗的光轴;(第一光轴o1和第一分界面108之间的锐角夹角α如图示,且角度大于等于30度、小于等于75;第一光轴o1和第二分界面109之间的锐角夹角β如图示方向设置,且角度大于等于60度,优选大于等于70
°
);
65.所述第二光轴o2为任一第一功能led或聚光碗的光轴,且第二光轴朝向后方倾斜;
66.第一光轴o1和第二光轴o2的交线或交点o和第一分界面的距离小于等于 2mm,优选重合。
6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光线a是由led光源一2射出光线,经第一功能聚光碗107聚光后向前照射,经第二材料b后发生折射,再经第一材料a折射后由出光面射出形成光线a;光线b由led光源二3射出经第二功能聚光碗103 聚光后向下照射后经第一分界面108处全反射后向前照射,经由第二材料b向第一材料a时折射后向前照射至出光面射出。
6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