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照灯用光学微结构非球面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3444发布日期:2022-05-16 19:3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前照灯用光学微结构非球面透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前照灯用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照灯用光学微结构非球面透镜。


背景技术:

2.前照灯是汽车在夜间行驶时照明前方道路的灯具,它的配光设计是影响照明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现有的远近光一体的前照灯在遮光板上增加了电磁阀结构,用于实现远近光的切换,由于使用遮光板作为遮挡作用,在使用近光灯时,水平截至线及15度截至线上方的光线全部被遮住,其光能几乎为零,因此不能满足ece或gb标准对远近光光形的规定。同时,目前的前照灯为了保证照明效果,前照灯的亮度都较大,且照射范围较广,这会导致光束较为刺眼,很容易造成对向车道驾驶员产生眩目感,影响驾驶的安全性能。而若是降低前照灯的照明亮度,则会影响照明质量,不利于夜间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前照灯不能满足照度要求且容易造成对向车道驾驶员产生眩目感的弊端,提供一种前照灯用光学微结构非球面透镜,该非球面透镜既能保证照明质量,还能使对向车道驾驶员不易产生眩目感。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前照灯用光学微结构非球面透镜,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安装部和透光部,安装部四周边沿相对于透光部四周边沿凸出;所述透光部的表面包括主透镜区,主透镜区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侧透镜区,两个侧透镜区对称分布,所述主透镜区包括上透镜区和下透镜区,下透镜区位于上透镜区下方且上透镜区相对于下透镜区凸出,下透镜区相对于侧透镜区凸出,上透镜区的面积大于下透镜的面积;所述侧透镜区表面均匀分布有微结构透镜。上述方案中,主透镜区和侧透镜区的区分,能够使穿过主透镜区光线较为集中,保证了自身车辆对所在车道的照明质量,而穿过侧透镜区的光线在微结构透镜的作用下会产生折叠和反射,使穿过侧透镜区的光照更为均匀,照射在其他车道或者对向车道上的光线就会更为均匀,使对向车道驾驶员不易产生眩目感。上透镜区和下透镜区结合,能够在实现远近光切换的同时,满足ece或gb标准对远近光光形的规定以及各配光测试点照度的要求。
5.作为优选,所述主透镜区的宽度大于透光部总宽度的二分之一。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光线集中的区域宽度较大,使自身车辆所在车道的照明质量较好,若是主透镜区的宽度占透光部总宽度的比例较小,会导致光线集中的区域的宽度较小,使自身车辆所在车道的照明质量较差。
6.作为优选,所述上透镜区的纵向长度为下透镜区纵向长度的两倍。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该条件下,前照灯切换远近光时,其照明效果均十分优异。
7.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上还固定设有前凸部,前凸部和透光部分别位于安装部两侧且安装部四周边沿相对于前凸部四周边沿凸出。前凸部的设置,能够使光线更为集中在
主透镜区,提升主透镜区的照明亮度。
8.作为优选,所述前凸部背对安装部的侧面为非球面。
9.作为优选,所述上透镜区和下透镜区的表面设有点状花纹。点状花纹能使远光照度值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0.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的设置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时进行定位,便于安装。
11.作为优选,所述微结构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微结构透镜的直径范围为0.03-0.6mm。在该范围值内,光线穿过微结构透镜进行折叠和反射后,其光照更为柔和且均匀,使对向车道驾驶员不易产生眩目感,具有优异的防眩目功能。
12.作为优选,所述下透镜区相对于侧透镜区凸出的厚度范围为0.5-0.8mm,上透镜区相对于下透镜区凸出的厚度范围为0.3-0.5mm。在该范围值内,前照灯在切换远近光时,具有优异的照明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将透光部进行厚度不等的分区设置,能够提升自身车辆对所在车道的照明质量,且降低对对向车道的影响,使对向车道驾驶员不易产生眩目感,能够在实现远近光切换的同时满足ece或gb标准对远近光光形的规定以及各配光测试点照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8.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19.图中标记:1、安装部,2、透光部,3、主透镜区,4、侧透镜区,5、微结构透镜,6、上透镜区,7、下透镜区,8、点状花纹,9、前凸部,10、定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实施例1
22.如图1所示,一种前照灯用光学微结构非球面透镜,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安装部1和透光部2,安装部1四周边沿相对于透光部2四周边沿凸出;所述透光部2的表面包括主透镜区3,主透镜区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侧透镜区4,两个侧透镜区4对称分布,所述主透镜区3的宽度大于透光部2总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侧透镜区4表面均匀分布有微结构透镜5,所述微结构透镜5为球面透镜,所述微结构透镜5的直径范围为0.03-0.6mm。
23.所述主透镜区3包括上透镜区6和下透镜区7,下透镜区7位于上透镜区6下方且上透镜区6相对于下透镜区7凸出且凸出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3-0.5mm。下透镜区7相对于侧透镜区4凸出且凸出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5-0.8mm,上透镜区6的面积大于下透镜的面积,所述上透镜区6的纵向长度为下透镜区7纵向长度的两倍。所述上透镜区6和下透镜区7的表面设有点状花纹8。
24.所述安装部1上还固定设有前凸部9,前凸部9背对安装部1的侧面为非球面,前凸部9和透光部2分别位于安装部1两侧且安装部1四周边沿相对于前凸部9四周边沿凸出。所述安装部1边沿设有贯穿安装部1前后两端的定位口10。
25.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辆的前照灯上的光源前端使用,通过设置的定位口10进行定位安装,照明时,光源发出的光线先穿过前凸部9,前凸部9对光线进行折射,能够使光线进行集中,从而使从主透镜区3照出的灯光更亮,能够提升聚光效果,提升对自身车辆所在车道的照明效果。而穿过侧透镜区4的光线在微结构透镜5的作用下会产生折叠和反射,光线达到符合ele标准的配光效果,显著提高了透光率和亮度输出的均匀性,照射在其他车道或者对向车道上的光线就会更为均匀,使对向车道驾驶员不易产生眩目感,从而能提升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主透镜区3分为不同厚度的上透镜区6和下透镜区7,上透镜区6和下透镜区7结合,在前照灯进行远近光切换时满足ece或gb标准对远近光光形的规定以及各配光测试点照度的要求。
26.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
……”
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

27.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