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头部组件及其移动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2.手电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照明工具,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光通量比较高的手电筒。一般采用切除部分透镜抛物面,牺牲光通量,在某个位置设置光感来控制,依靠外界反射回腔体内的光来检测,实现光感降档功能。但是现有的移动照明设备均存在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由于透镜是塑料制成,导致透镜表面硬度不够,用户在户外使用手电时,透镜表面容易被磨花。当对应安装光感的正前方透镜表面被磨花时,导致透镜磨花的部位的内表面呈现雾状,光线射到雾状上会产生漫反射。当光源点亮后,即使手电前方没有障碍物,漫反射会使光线回到透镜内部,光线会在磨花的内表面形成内反射,光感接收器会接受到光能,造成移动照明设备降档,使得移动照明设备无法上到高档,从而降低了用户在使用移动照明设备时的使用体验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头部组件及其移动照明设备,能够避免由于出光面上正对传感器的区域被磨花造成光线漫反射,使得光感接收器接收到漫反射的光能而导致移动照明设备发生自动降档的情况。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一容纳空间;第一光学部件,所述第一光学部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第一端用于容纳发光光源的入光孔及设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第二端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设有一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光感接收器,所述光感接收器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从外界反射至主体内部的反射光,所述光感接收器正对所述凹陷区域。
5.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区域靠近所述光感接收器一侧的端面为平面。
6.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区域与所述入光孔错位设置。
7.进一步的,第一光学部件的外侧壁上具有第一反射面,所述头部组件还包括:第二光学部件,所述第二光学部件的罩设在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上,以使所述第二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之间形成环状切割部分,所述第二光学部件的内侧壁上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对。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学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第二端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组件内还设有用于固定发光光源的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光感接收器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之间,所述基板上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正对所述光感接收器。
10.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插孔,所述第二光学部件的第一端还朝着基板的方向延伸有两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插孔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均为tir全反射透镜。
12.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组件还包括:pcb控制板,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光感接收器安装于所述pcb控制板上。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照明设备,包括:壳体,所述移动照明设备还包括:还包括所述的一种头部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主体固定。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出光面上设置凹陷区域,且凹陷区域正对光感接收器,能够避免透镜的出光面上正对光感接收器的区域被磨花,即使透镜的出光面被磨花时,光线依然能够进入凹陷区域或从凹陷区域射出,保证光感传感器时钟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防止光感接收器由于接收出光面上正对传感器的区域进行漫反射的光能而错误识别前方有障碍物,导致移动照明设备在使用时自动降档,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移动照明设备时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附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附图4是本发明中双层全反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发明中光线受到遮挡时从凹陷区域进入的原理图;附图6是本发明中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作用的原理示意图。
16.图中标识:100-主体,110-容纳空间;200-第一光学部件,210-入光孔,220-出光面,221-凹陷区域,230-第一反射面;300-光感接收器;400-第二光学部件,410-第二反射面,420-插接柱;500-基板,510-通孔,520-插孔;600-pcb控制板;700-压圈;800-发光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由于可自动调光的移动照明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实现移动照明设备的自动调光,一般采用切除部分透镜抛物面,牺牲光通量,在某个位置设置光感来控制,依靠外界反射回腔体内的光来检测,实现光感降档功能。但是现有的移动照明设备均存在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由于透镜是塑料制成,导致透镜表面硬度不够,那么用户在户外使用手电时,透镜表面容易被磨花。当对应安装光感的正前方透镜表面被磨花时,导致透镜磨花的部位的内表面呈现雾状,光线射到雾状上会产生漫反射。当光源点亮后,即使手电前方没有障碍物,漫反射会使光线回到透镜内部,光线会在磨花的内表面形成内反射,光感接收器会接受到光能,造成移动照明设备降档。因此本发明通了一种头部组件,参考附图1-附图4,所述头部组件包括:主体100、第一光学部件200及光感接收器300;主体100内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0;第一光学部件200设于容纳空间110内,第一光学部件200包括:设于第一光
学部件200第一端用于容纳发光光源800的入光孔210及设于第一光学部件200第二端的出光面220,出光面220上设有一凹陷区域221,第一光学部件20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光感接收器300安装于容纳空间110内且位于第一光学部件20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从外界反射至主体100内部的反射光,光感接收器300正对凹陷区域221。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部件200为tir全反射透镜。
19.由于透镜在使用时造成磨花时,凹陷区域221所在的平面低于出光面220所在的平面,凹陷区域并不会被磨到。参考附图5,因此通过在出光面220上设置凹陷区域221,且凹陷区域221正对光感接收器300,能够避免透镜的出光面220上正对光感接收器300的区域被磨花,即使透镜的出光面220被磨花时,光线依然能够进入凹陷区域221或从凹陷区域221射出,保证光感传感器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防止光感接收器300由于接收出光面220上正对传感器的区域进行漫反射的光能而错误识别前方有障碍物,导致移动照明设备在使用时自动降档,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移动照明设备时的使用体验。
20.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光感接收器300正对凹陷区域221,而光线照射的路径又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将凹陷区域221靠近光感接收器300一侧的端面为平面;只有当凹陷区域221靠近光感接收器300一侧的端面为平面时,进入至透镜内部的光线才能够作用至传感接收器上,以保证移动照明设备能够根据光感接收器300接收到的光线准确调光。本实施例中,此处的凹陷区域221靠近光感接收器300一侧的端面为平面仅能够设置为平面,若设置为弧面,就会导致光线发生偏转,难以保证光线作用至光感接收器300上。
21.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凹陷区域221与入光孔210错位设置;通过将凹陷区域221与入光孔210错位设置,能够避免反射光进入到入光孔210内,而对从凹陷区域221进入到第一光学部件200内的光线造成干涉,保证光感接收器300能够准确接收到从凹陷区域221射入到第一光学部件200内的光线,提升移动照明设备自动调档时的精准性。
2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6,第一光学部件200的外侧壁上具有第一反射面230,头部组件还包括:第二光学部件400,第二光学部件400的罩设在第一光学部件200上,以使第二光学部件400与第一光学部件200之间形成环状切割部分,第二光学部件400的内侧壁上具有第二反射面410,第一反射面230与第二反射面410相对。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部件400为透镜。由于第一光学部件200采用的tir全反射透镜的抛物面的模具镶件在机械加工后并不是镜面,发射面具有刀纹,即有粗糙度,需要经过后加工抛光工艺才能达到接近镜面的效果而起到全反射作用,因此在实际中后加工抛光,为了保持抛物面的原有曲线精度,并不能把刀纹全部打磨成镜面,会有一些微小的糙面,导致光线会从这些面漏出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光学部件400,第二光学部件400的罩设在第一光学部件200上,以使第二光学部件400与第一光学部件200之间形成环状切割部分,第二光学部件400的内侧壁上具有第二反射面410,第一反射面230与第二反射面410相对,使得第一光学部件200与第二光学部件400能够构成一个双层全反射透镜;当移动照明设备在工作时,发光光源80产生的部分光线会作用至第一反射面230上,当少量的光线从第一反射面230上漏出去后,漏出去的光线会被第二反射面410再次进行全反射,射回第一光学部件200内部,并从出光面220投射到前方,这样原本漏出去的光线就能够被重新利用了,从而提高了移动照明设备在使用时的光通量,减少了光能的浪费。
23.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学部件400的第二端与第一光学部件200的第二端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部件200与第二光学部件400一体成型。
24.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部组件内还设有用于固定发光光源800的基板500,具体的,容纳空间110内还设有安装槽,基板500固定于安装槽内,安装槽的形状、大小与基板500的形状、大小相适应;通过设置安装槽的形状、大小与基板500的形状、大小相适应,能够防止第一光学部件200内的光线及第二光学部件400内的光线从基板500与主体100的连接位置作用至光学传感器上,而对光学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造型影响。基板500位于光感接收器300与第一光学部件200之间,基板500上还设有通孔510,通孔510正对光感接收器300。由于基板500位于光感接收器300与第一光学部件200之间,那么基板500就会对作用至光感接收器300的光线造成干涉,因此为了保证从凹陷区域221射入第一光学部件200内的光线能够正常作用至光感接收器300上,需要设置通孔510,以保证光线能够穿过通孔510照射至光感接收器300上。
25.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基本上还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插孔520,第二光学部件400的第一端还朝着基板500的方向延伸有两个插接柱420,插接柱420插入插孔520内。通过设置插孔520与插接柱420相配合,保证第一光学部件200及第二光线部件能够方便的安装定位置基板500上,增加了灯头部件在组装时的便捷性。
26.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部组件还包括:pcb控制板600,pcb板固定于容纳空间110内,光感接收器300安装于pcb控制板600上。pcb控制板600的设置,使得光感接收器300接收到的信号能够传递到pcb控制板600上,pcb控制板600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就控制移动照明设备进行工作。
27.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部组件白包括:压圈700,压圈700用于第一光学部件200固定于容纳空间110内。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照明设备,包括:壳体,移动照明设备还包括:还包括一种头部组件,壳体与主体100固定。
2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