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2596发布日期:2023-02-03 20: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显示装置的用途不只用于显示画面,更要求提供更多元的视觉体验。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后壳可设置装饰灯以实现额外的造型设计,且装饰灯的颜色可配合游戏信息变化,以提供沉浸式游戏体验。现有的显示装置的装饰灯的出光方式包括指向性出光及扩散性出光,指向性出光的装饰灯的出光光线较集中且亮度较高而不适合用于多人的场合,且指向性出光的装饰灯需依靠背景设备以反射出光光线,装饰灯与背景设备相距太远或太近时,其反射效果不佳。扩散性出光的装饰灯的出光光线较均匀,在亮度适中的情况下,可裸眼观看判别信息或欣赏。
3.现有的显示装置的装饰灯的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扩散性出光)无法更改,换言之,使用者无法根据场域及其需求选择合适的出光方式,且显示装置的设置方式将会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让使用者可根据其需求切换装饰灯的不同的出光方式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用于装饰灯的光源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切换不同的出光方式。
5.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一主体、一光源以及一反射件。光源设置于主体内。反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其中反射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反射面的反射率。反射件适于旋转至一第一状态,以使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将光源的光反射至主体外。反射件适于旋转至一第二状态,以使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将光源的光反射至主体外。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反射面的雾度高于第一反射面的雾度。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反射面具有微结构。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反射面为平面或曲面。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体具有一显示面,显示面朝向显示装置的前方,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适于将光源的光往显示装置的后方反射。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连动件。连动件设置于主体且具有一输入部及一输出部,输出部连接于反射件且与输入部连动,输入部适于受力而旋转以驱使输出部带动反射件旋转至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入部的旋转轴线平行或垂直于输出部的旋转轴线。
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动件为一万向联轴器。
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致动器。致动器设置于主体且
连接于输入部,致动器适于驱动输入部旋转。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旋钮。旋钮设置于主体且连接于输入部,旋钮外露于主体且适于受力而驱动输入部旋转。
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件为弧型或直线型。
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件的材料包括弹性材料。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限位件。限位件配置于主体,反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限位件内。
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件具有一凸弧面,限位件具有一凹弧面,凸弧面与凹弧面彼此相向。凹弧面的曲率中心与凸弧面的曲率中心相同且位于反射件的旋转轴线上。
19.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用于装饰灯的光源可通过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而在不同出光方式之间切换,第一反射面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反射面。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线较为集中,此时装饰灯为指向性出光。在第二状态时,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线较为均匀,此时装饰灯为扩散性出光。由此,显示装置的装饰灯具备两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扩散性出光)。使用者可根据不同场域及其需求切换显示装置的装饰灯的出光方式,以获得较佳的灯光体验。
20.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1.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22.图1b是图1a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23.图2a是图1b的反射件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24.图2b是图1b的反射件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25.图3a是图2a的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的示意图;
26.图3b是图2a的反射件的第二反射面的示意图;
27.图4是图1b的连动件的示意图;
28.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29.图6a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30.图6b是图6a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
31.图6c是图6a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33.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34.符号说明
35.100a、100b、100c、100d、100e:显示装置
36.110、110c、110d、110e:主体
37.112:显示面
38.114a、114c、114d、114e:透光区
39.120、120c:光源
40.130、130a、130c:反射件
41.132、132a:第一反射面
42.134:第二反射面
43.136:凸弧面
44.140:连动件
45.142:输入部
46.144:输出部
47.150:致动器
48.160:旋钮
49.170、170c:限位件
50.176:凹弧面
51.a1、a2:线
52.b1、b2:旋转轴线
53.c1、c2:出光方向
54.e1:上侧
55.e2:侧边
56.m1:第一状态
57.m2:第二状态
58.p1: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59.参照本实施例的附图以更全面地阐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而不应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下段落将不再一一赘述。
60.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b是沿图1a的线a1的局部剖面图。请同时参阅图1a及图1b,显示装置100a包括一主体110、一光源120以及一反射件130。光源120设置于主体110内,光源120的光的一入射方向朝向反射件130。反射件130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110,反射件130适于将光源120的光反射至主体110外。在此,光源120与反射件130相互配合而可作为显示装置100a的装饰灯,以提供额外的灯光体验。
61.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反射件130的结构以及反射件130的作用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62.图2a是图1b的反射件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b是图1b的反射件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在图2a及图2b中省略部分元件以说明反射件130与光源120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以箭头示意性的绘示光的入射方向以及一出光方向。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反射件130具有一第一反射面132及一第二反射面134。第一反射面132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反射面134的反射率,因此光源120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面132反射的效果相异于光通过第二反射面134反射的效果,而可提供不同的灯光体验。具体来说,如图2a所示,反射件130适于旋转至一第一状态
m1,此时反射件130的第一反射面132朝向光源120以将光源120的光反射至主体110外。第一反射面132与光的入射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而使光沿相异于入射方向的一出光方向(反射方向)射出。第一反射面132可有效地反射光,而使通过第一反射面132反射出的光线较为集中,此时装饰灯的出光方式为指向性出光。
63.如图2b所示,反射件130还适于旋转至一第二状态m2,此时反射件130的第二反射面134朝向光源120以将光源120的光反射至主体110外。第二反射面134具有一微结构p1(绘示于图3b)以改变反射件130的反射特性,而使通过第二反射面134反射出的光线较为发散,此时装饰灯的出光方式为扩散性出光。通过第二反射面134反射(即,第二状态m2)的出光光线的均匀度优于通过第一反射面132反射(即,第一状态m1)的出光光线的均匀度。
64.由此,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可通过一个反射件130达到两种出光效果(指向性出光及扩散性出光),使用者可根据其使用情境及外部环境自由地选择所需的出光效果,以获得更佳的灯光体验。
65.图3a是图2a的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的示意图。图3b是图2a的反射件的第二反射面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第一反射面132例如为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第二反射面134例如具有微结构p1。微结构p1可由多个圆形结构组成,这些圆形结构经特殊处理而具有较高的雾度。第二反射面134通过这些圆形结构以改变第二反射面134的反射率,而使通过第二反射面134反射出的光线均匀扩散。第二反射面134的整体的雾度高于第一反射面132的整体的雾度。
66.当然,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的设置方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例如,在未绘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面132为曲面,第二反射面134的微结构p1可由矩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或其组合组成。此外,第二反射面134整个表面还可通过特殊表面处理以提升第二反射面134的雾度(意即,将第二反射面134的整个表面视为一个微结构p1)。使用者可根据其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67.此外,反射件130还可包括第三反射面(未示出),第三反射面的反射率可大于第二反射面134的反射率且小于第一反射面132的反射率,以增加显示装置100a的出光模式,提供更多元的灯光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件130还可包括更多数量的不同反射/扩散性质的反射面,本发明不对反射面的数量加以限制。
68.图4是图1b的连动件的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还包括一连动件140。连动件140设置于主体110(绘示于图1b)且具有一输入部142及一输出部144。输出部144连接于反射件130(绘示于图3a)且与输入部142连动,输入部142适于受力而旋转以驱使输出部144带动反射件130旋转至第一状态m1(绘示于图2a)或第二状态m2(绘示于图2b)。反射件130与输出部144同轴转动(即,同绕输出部144的旋转轴线b2旋转)。具体而言,当输入部142受力而绕输入部142的旋转轴线b1旋转时,输出部144被输入部142带动而同步地绕输出部144的旋转轴线b2旋转。在此,输入部142的旋转轴线b1垂直于输出部144的旋转轴线b2,但不限于此。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连动件140例如为一万向联轴器而可达成输入部142与输出部144之同步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连动件可为其他形式的连动结构,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69.请回到图1a及图1b,在此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显示装置100a的主体110、光源120及反射件130的设置方式。显示装置100a的主体110具有一显示面112,显示面112朝向显示装
置100a的前方,反射件130及光源120位于主体110的后方。反射件130位于显示面112及光源120之间。反射件130的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适于将光源120的光往显示装置100a的后方反射。换言之,装饰灯的出光方向背向显示装置100a(显示面112)的显示方向。
70.主体110具有一透光区114a,透光区114a的位置及形状对应于光源120及反射件130的设置位置及形状。通过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反射的出光光线可穿过透光区114a而射出主体110外。在此,反射件130及光源120的形状为直线型且设置位置邻近主体110的一上侧e1,透光区114a相应地为矩形且靠近于主体110的上侧e1。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件130、光源120及透光区114a可为其他的设置方式及数量,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71.如图1b所示,显示装置100a还包括一限位件170。限位件170配置于主体110,反射件130可旋转地设置于限位件170内。限位件170适于将反射件130限制于其内,以维持反射件130的形状及位置。具体来说,反射件130具有一凸弧面136,凸弧面136连接于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之间。限位件170具有一凹弧面176,凸弧面136与凹弧面176彼此相向。凹弧面176的曲率中心与凸弧面136的曲率中心相同且位于反射件130的旋转轴线上。当反射件130在第一状态m1(绘示于图2a)及第二状态m2(绘示于图2b)之间切换时,反射件130的凸弧面136可相对于限位件170的凹弧面176滑动,而使反射件130可顺利地转动。
72.在此,显示装置100a还包括一旋钮160。旋钮160设置于主体110且连接于输入部142,旋钮160适于受力而驱动输入部142旋转。换言之,使用者可手动调整而使反射件130处于第一状态m1或第二状态m2,以变换显示装置100a的装饰灯的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扩散性出光)。由于连动件140的输入部142的旋转轴线b1垂直于输出部144的旋转轴线b2(绘示于图4),旋钮160连接于输入部142而从主体110的上侧e1外露于主体110,但不限于此。例如,在未绘示的一实施例中,连动件140的输入部142的旋转轴线b1平行于输出部144的旋转轴线b2,旋钮160可设置于主体110a的侧边e2。
73.值得一提的是,当显示装置100a的装饰灯为指向性出光(即,反射件130在第一状态m1)时,装饰灯的出光光线可投射至背景设备(例如,墙面)且被反射而呈现在使用者眼前。在出光角度固定时,背景设备与主体110相距过近或过远都会导致反射效果不佳。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射件130除了可在第一状态m1及第二状态m2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m1时,反射件130还适于通过连动件140变换其反射角度,以将装饰灯的出光角度调整至最适合背景设备反射的角度。
74.具体来说,图1b绘示在第一状态m1中的具有不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130a。在此,以实线绘示具有第一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反射件130的第一反射面132与光源120的光之间具有第一反射角度,通过第一反射面132反射的光沿出光方向c1离开主体110。以虚线绘示具有第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a,反射件130a的第一反射面132a与光源120的光之间具有第二反射角度,通过第一反射面132a反射的光沿出光方向c2离开主体110。出光方向c1异于出光方向c2。使用者可通过旋钮160及连动件140使具有第一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旋转为具有第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a,或使具有第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a旋转为具有第一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由此,在第一状态m1时,使用者可根据主体110与背景设备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反射面132、132a与光源120的光之间的角度,以将出光角度调整至最适合背景设备反射的角度,而使显示装置100a的设置位置不受环境限制,以提升显示装置100a的应用场域。
75.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5所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b与图1b所示实施例者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5所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b包括一致动器150。致动器150设置于主体110且连接于输入部142,致动器150适于驱动输入部142旋转。在此,致动器150例如是驱动马达,但不限于此。使用者可通过致动器150以电动方式调整反射件130,而使反射件130处于第一状态m1(绘示于图2a)或第二状态m2(绘示于图2b)。相似地,致动器150连接于输入部142而邻近主体110的上侧e1,但不限于此。使用者可根据其需求选择合适的设置方式。
76.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图6c是图6a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在此绘示反射件130c及连动件140。图6b是沿图6a的线a2的剖面图,图6b仅为示意性的结构且省略部分元件(例如,连动件140)以说明反射件130c与主体110c之间的关系。图6a所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c与图1a所示实施例者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6a所示实施例的反射件130c为弧型。反射件130c的材料包括弹性材料(如硅胶、橡胶或其他类似的材料)。具体来说,如图6b及图6c所示,反射件130c为环形结构,反射件130c的一端固设于连动件140的输出部144。当输出部144被输入部142驱动而转动时,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反射件130c可被扭转,而使反射件130c在第一状态m1(绘示于图2a)及第二状态m2(绘示于图2b)之间切换。在此,光源120c、限位件170c及主体110c的透光区114c的形状对应于反射件130c的设置方式而为环形。其中,因本实施例的反射件130c的材料为软质的弹性材料,故限位件170c设置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维持反射件130c的形状及位置。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c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似的功效,在此不再赘述。
77.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所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d与图1a所示实施例者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7所示实施例的透光区114d相对于主体110d的上侧e1为倾斜设置。透光区114d的一端邻近上侧e1,另一端远离上侧e1。由于透光区114d的设置对应于光源及反射件,由此可知,显示装置100d的光源及反射件同样相对于主体110d的上侧e1为倾斜设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d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功效,在此不再赘述。
78.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8所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e与图6a所示实施例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8所示实施例的主体110e具有两半环形的透光区114e。换言之,显示装置100e包括对应于两半环形的透光区114e的两光源120及两反射件130c。两半环形的透光区114e彼此相对设置而近似环形。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e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功效,在此不再赘述。
79.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者可根据其需求设计透光区114a、114c、114d、114e具有其他形状及设置位置,且对应地设置光源120、120c及反射件130、130c,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8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装饰灯适于通过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而在不同出光方式之间切换。第一反射面为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或曲面,第二反射面具有改变反射率的微结构,而使第二反射面的雾度大于第一反射面的雾度。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线较为集中,此时装饰灯为指向性出光。在第二状态时,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面反
射的出光光线较为均匀,此时装饰灯为扩散性出光。由此,显示装置的装饰灯具备两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扩散性出光),以满足使用者对不同灯光模式的需求。此外,在第一状态时,装饰灯的出光光线可投射至背景设备(例如,墙面)且被反射而呈现在使用者眼前。在出光角度固定时,背景设备与主体相距过近或过远都会导致反射效果不佳。因此,在第一状态时,反射件还适于通过连动件变换其反射角度,进而改变出光角度。由此,装饰灯的出光角度可调整至最适合背景设备反射的角度,而使显示装置的设置位置不受环境限制,以提升显示装置的应用场域。
81.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