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2942发布日期:2022-06-21 20:0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形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


背景技术:

2.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时常需要使用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灯具,减少由于环境亮度与工作区亮度反差过大,目前大多数灯具要不为直接照明方式、要不为间接照明方式,又或者两种类型的灯具配套使用的结合方式,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安装不便,占用空间,灯具数量的增加也导致空间美感失衡,生活成本增大。因此需要一种集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于一体的线性灯具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包括灯壳、上光源组件、下光源组件,灯壳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灯壳设置有下灯槽和上灯槽,所述下灯槽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下槽口,所述上灯槽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上槽口,所述下灯槽呈前后延伸设置于所述灯壳的底部,所述上灯槽呈前后延伸设置于所述灯壳的顶部;上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上灯槽;下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灯槽。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下光源组件的光线从下槽口射出,限定了照射角度,进行直接照明,上光源组件的上灯槽的光线向四周照射,可照亮下部区域。同时使用上光源组件和下光源组件,即同时进行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减少环境亮度与工作区亮度反差,减少眼部损伤,也可单独使用上光源组件和下光源组件,满足不同的光照需求。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的前后两端呈敞开设置,所述上光源组件沿前后方向插装于所述上灯槽,所述下光源组件沿前后方向插装于所述下灯槽,所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可拆卸地封堵于所述灯壳的端部。
9.上光源组件和下光源组件插接设置在所述灯壳内,安装拆卸、维修比较方便。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下灯槽,所述散热板将所述下灯槽分为散热腔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散热腔的下方,所述下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
11.散热板均能提高散热性能。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灯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卡槽,所述散热板沿前后方向插装于所述散热卡槽。
13.散热板插接于下灯槽内,安装拆卸、维修比较方便。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光源组件包括下灯板、下灯罩、反光罩,
所述散热板的下部设置有下灯卡槽,所述下灯板卡接在所述下灯卡槽内,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下灯罩卡接在所述下灯槽的槽口。
15.下灯板、下灯罩、反光罩均卡接设置,安装更加方便。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卡子,所述卡子将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所述下灯槽内,对散热板进一步固定。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灯槽内设置有卡接部,所述散热板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子的卡接在所述卡接部和卡接槽内,卡接固定更加方便。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将所述卡子固定在所述散热板上,对散热板进一步固定。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设置有可匹配拼接的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分别设置于灯壳的前后两端;
20.所述拼接组件包括呈前后延伸设置于所述灯壳的拼接槽、可拆卸地插接于拼接槽其中一端部的拼接条,所述拼接条的一端与拼接槽插接,所述拼接条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拼接部,所述第二拼接部为拼接槽的另一端。
21.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拼接成需要的长度。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灯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上灯槽呈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灯壳顶部,对应地所述上光源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组上光源组件使得上光源组件的亮度更亮,且可通过调节上光源组件的亮的组数调节亮度,提高了亮度调节范围。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六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和下向;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六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和下向;
26.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
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作出如下实施例:
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包括:灯壳100、上光源组件、下光源组件,灯壳100呈前后延伸设置,灯壳100设置有下灯槽110和上灯槽120,下灯槽110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下槽口,上灯槽120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上槽口,下灯槽110呈前后延伸设置于灯壳100的底部,上灯槽120呈前后延伸设置于灯壳100的顶部;上光源组件设置在上灯槽120;下光源组件设置在下灯槽110。
33.下光源组件的光线从下槽口射出,限定了照射角度,进行直接照明,上光源组件的上灯槽120的光线向四周照射,可照亮下部区域。同时使用上光源组件和下光源组件,即同时进行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减少环境亮度与工作区亮度反差,减少对眼部造成损伤,也可单独使用上光源组件和下光源组件,满足不同的光照需求。
34.具体地,灯壳100的前后两端呈敞开设置,上光源组件沿前后方向插装于上灯槽120,下光源组件沿前后方向插装于下灯槽110,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端板200,端板200可拆卸地封堵于灯壳100的端部。上光源组件和下光源组件插接设置在灯壳100内,安装拆卸、维修比较方便。并且在光源损坏或者电源驱动损坏需要更换时,不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使用工具进行更换,用户可自行更换。
35.其中,上光源组件包括上灯板510和上灯罩520,上灯槽120的两侧壁设置有左右相对设置的灯罩卡槽,上灯槽120的两侧壁的底部设置有上灯卡槽,上灯罩520的左右两侧卡接在灯罩卡槽中,上灯板510卡接在上灯卡槽中。
36.其中,下光源组件包括下灯板410、下灯罩420、反光罩430。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包括散热板300,散热板300设置于下灯槽110,为了方便拆装,下灯槽1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卡槽113,散热板300沿前后方向插装于散热卡槽113,散热板300插接于下灯槽110内,安装拆卸、维修比较方便。散热板300将下灯槽110分为散热腔111和安装腔112,安装腔112设置于散热腔111的下方,下光源组件设置于安装腔112。散热板300和散热腔111均能提高散热性能。散热板300的下部设置有下灯卡槽,下灯板410卡接在下灯卡槽内,反光罩430设置在安装腔112内,下灯罩420卡接在下灯槽110的槽口。下灯板410、下灯罩420、反光罩430均卡接设置,安装更加方便。反光罩430具体可为反光纸或者涂油反光层的反光板,反光板可采用铝板。
37.此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根据需要,只安装下光源组件或者上光源组件,得到单发光的灯具。
38.进一步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卡子500,卡子500将散热板300固定在下灯槽110内,对散热板300进一步固定。下灯槽110内设置有卡接部,散热板300设置有卡接槽,卡子500的卡接在卡接部和卡接槽内,卡接固定更加方便。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将卡子500固定在散热板300上,对散热板300进一步固定。安装时,将散热板300插装在下灯槽110内,然后再将卡子500插装,然后用固定螺钉拧紧,将卡子500进
一步固定在散热板300上,起到进一步固定作用。
39.进一步地,分体式上下发光线形灯还包括拼接组件,拼接组件设置有可匹配拼接的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分别设置于灯壳100的前后两端;拼接组件包括呈前后延伸设置于灯壳100的拼接槽610、可拆卸地插接于拼接槽610其中一端部的拼接条600,拼接条600的一端与拼接槽610插接,拼接条600的另一端为第一拼接部,第二拼接部为拼接槽610的另一端。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拼接成需要的长度。拼接条600可通过螺钉进一步加固,且为了拼接效果更好,拼接条600和拼接槽610均设置有多个。
40.进一步地,上灯槽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灯槽120呈左右间隔设置在灯壳100顶部,对应地上光源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组上光源组件使得上光源组件的亮度更亮,且可通过调节上光源组件的亮的组数调节亮度,提高了亮度调节范围。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