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触摸面板及使用其的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8890发布日期:2022-07-09 01:2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车内触摸面板及使用其的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触摸面板及使用其的照明灯。


背景技术:

2.汽车内使用的照明灯,主要用于驾驶员或者乘客寻找物品时的照明,或者是阅读书本资料时提供照明;一般安装在汽车内部车顶中间或者车顶两侧的位置。公告号为cn207778134u公开了一种汽车内触摸控制的室内灯,该室内灯外灯罩包括透光区和触摸区;通过手部触摸上述触摸区可以实现对于该室内灯的led灯的开关进行控制,相比按键式控制的室内灯来说,这种结构的室内灯整体的美观性更强,操作的舒适感也更强。但是这种结构下的室内灯其照射角度和亮度都是一定的,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室内灯的照射角度和亮度,因此尤其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内触摸面板,以解决使得照明灯呈现多元化的照明效果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灯,以解决使得照明灯呈现多元化的照明效果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触摸面板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车内触摸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成型在面板本体上的左透光区、右透光区和位于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之间的标识区;其中
7.所述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朝向照明灯的发光光源的一侧端面凹设有膜槽;以及
8.在所述左透光区对应的膜槽内设有左触摸膜片,且在所述右透光区对应的膜槽内设有右触摸膜片;
9.所述左触摸膜片和右触摸膜片均为透光触摸膜片;且在所述左触摸膜片和右触摸膜片上分别预制有根据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行程输出匹配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组件。
10.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触摸膜片一体注塑或粘贴固定在左透光区中;以及
11.所述右触摸膜片一体注塑或粘贴固定在右透光区中。
12.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摸组件具有一起始侧和一末尾侧;所述触摸操作为从所述起始侧向所述末尾侧的滑动触摸操作。
13.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摸组件包括一个触摸滑动条;或者
14.所述触摸组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触摸键,第一个所述触摸键是所述起始侧,最后一个所述触摸键为所述末尾侧。
15.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是这样实现的:
16.一种照明灯,包括:依次设置的所述的车内触摸面板、饰圈、内灯罩、设有发光灯珠
的线路板和壳体;其中
17.所述线路板还预制有供电模块和调光控制模块;其中
18.所述调光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和左触摸膜片和右触摸膜片上分别预制的触摸组件连接;
19.所述调光控制模块为供电模块提供调光信号,且根据所述触摸组件输出的触摸信号调节所述调光信号,以调节所述供电模块输出到所述发光灯珠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
20.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线路板上包括对应左透光区的左灯源区和对应右透光区的右灯源区;其中
21.所述左灯源区和右灯源区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光灯珠。
22.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灯源区和右灯源区分别包括多个排列布置的所述发光灯珠。
23.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光控制模块根据与所述触摸行程匹配的触摸信号驱动所述多个发光灯珠点亮相应个数。
24.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灯源区和右灯源区分别包括的多个发光灯珠的排列延伸方向与相应的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上的所述触摸组件的布置延伸方向相同;
25.所述触摸信号为电容信号,所述触摸操作是根据其触摸改变所述电容信号的电容量。
26.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光信号为pwm信号,所述调光控制模块跟所述触摸信号的变化调节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2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触摸面板及使用其的照明灯,通过在面板的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分别设有的触摸组件,相比现有技术中在面板上设置单一的触摸区的情况来说,首先可以实现分区式的对于照明灯的照明控制,使得照明灯的使用更加的灵活便捷,且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互相独立,使得整体的照明灯可以一体结构下实现三种模式的使用情况,具体包括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分别使用以及两个区同时使用这样三种模式,具有多样性,满足多种需求,提高了照明灯使用时的舒适度。
28.此外,在通过调光控制模块为供电模块提供调光信号,且根据所述触摸组件输出的触摸信号调节所述调光信号,以调节所述供电模块输出到所述发光灯珠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在此结构基础上,可以对左透光区和右透光区分别进行其灯光亮度的控制,使得整体的照明灯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使用需求来实现相应的亮度,提高了整体照明灯的人性化设计。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触摸面板的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触摸面板的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触摸面板的触摸组件在一种实施情况下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触摸面板的触摸组件在另一种实施情况下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供电模块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调光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37.图中:面板本体1、左透光区11、右透光区12、标识区13、膜槽15、左触摸膜片21、右触摸膜片22、起始侧31、末尾侧32、触摸滑动条33、触摸键35、饰圈4、内灯罩5、聚光器51、发光灯珠6、线路板7、壳体8、触摸组件9、供电模块71、调光控制模块72。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9.实施例1:
40.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触摸面板,适用于照明灯,包括:面板本体1和成型在面板本体1上的左透光区11、右透光区12和位于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之间的标识区13。本实施例的面板本体1为双色注塑结构,外层为无色透明材质制成,内层为非透明材质制成;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对于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来说,其内层对应的是镂空结构。
4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朝向照明灯的发光光源的一侧端面凹设有膜槽15;以及在左透光区11对应的膜槽15内设有左触摸膜片21,且在右透光区12对应的膜槽15内设有右触摸膜片22;此处可选的情况是,左触摸膜片21一体注塑或粘贴固定在左透光区11中;以及右触摸膜片22一体注塑或粘贴固定在右透光区12中。本实施例附图仅仅以左触摸膜片21粘贴在左透光区11朝向照明灯的发光光源的一侧端面上,以及右触摸膜片22则是粘贴在右透光区12朝向照明灯的发光光源的一侧端面上。
42.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左触摸膜片21和右触摸膜片22,使得该面板本体1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及抗振动功能,一般是选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或亚克力等材质制成塑料面板。
43.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触摸膜片21和右触摸膜片22均为透光触摸膜片;且在左触摸膜片21和右触摸膜片22上分别预制有根据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行程输出匹配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组件。这种结构下,使得本实施例的车内触摸面板上适于人工操作的左触摸膜片21和右触摸膜片22可以直接设置在透光区。
44.再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采用的触摸组件具有一起始侧31和一末尾侧32;触摸操作为从起始侧31向末尾侧32的滑动触摸操作。触摸行程由起始侧31触摸滑动到末尾侧32,调光时只需要对触摸组件进行触摸操作,从起始侧31开始向末尾侧32进行触摸操作即可实现随意调光,调光幅度是与触摸操作的触摸行程匹配。
45.举例一种可选的情况来说,触摸组件包括一个触摸滑动条33;将触摸组件设计成一触摸滑动条33使得车内触摸面板更简洁、且易于操作,对触摸滑动条33进行触摸操作时的触摸行程从起始侧31到末尾侧32,比如是从左向右滑动;当然也可以是设置成从右向左滑动。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滑动条33的形状除了图示中的呈水平布置的结构,还可以是其它布置方式,例如可以是呈口字型围成一个圈,还可以例如弓字形结构或者是z形结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46.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触摸组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触摸键35,第一个触摸键35是起始侧31,最后一个触摸键35为末尾侧32。将触摸组件设计成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触摸键35使得触摸操作更直观可见,对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触摸键35进行触摸操作时的触摸行程从起始侧31向末尾侧32进行滑动触摸操作,即从第一个触摸键35向最后一个触摸键35进行滑动触摸操作,比如是从左向右滑动;当然也可以是设置成从右向左滑动。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的触摸键35的排列形状除了图示中的呈水平布置的结构,还可以是其它布置方式,例如可以是呈口字型围成一个圈,还可以例如弓字形结构或者是z形结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47.实施例2:
48.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车内触摸面板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包括:依次设置的实施例1的车内触摸面板、饰圈4、内灯罩5、设有发光灯珠的线路板7和壳体8;其中线路板7还预制有供电模块和调光控制模块;其中调光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和左触摸膜片21和右触摸膜片22上分别预制的触摸组件连接;调光控制模块72为供电模块提供调光信号,且根据触摸组件输出的触摸信号调节调光信号,以调节供电模块输出到发光灯珠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
49.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7将发光灯珠和调光控制模块72以及供电模块集成在一块板上,可以有效减少对于照明灯的空间需求。
50.更为详细的,在线路板7上包括对应左透光区11的左灯源区和对应右透光区12的右灯源区;其中本实施例以左灯源区和右灯源区分别包括一个发光灯珠6的情况为例。
51.这种结构下,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互相独立,使得整体的照明灯可以一体结构下实现三种模式的使用情况,具体包括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分别使用以及两个区同时使用这样三种模式,具有多样性,满足多种需求,提高了照明灯使用时的舒适度。
52.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摸信号为电容信号,触摸操作是根据其触摸改变电容信号的电容量。此种情况下,举例一种可选的情况来说,触摸膜片包括基板,以及固化在基板上的金属按键盘,金属按键盘组成触摸电路;其中,金属按键盘是由金属油墨通过固化形成。具体地,金属油墨是指用细小的金属薄片代替传统油墨中的颜料或染料配制而成的,具有独特金属闪亮效果的油墨。常说的金属油墨主要是指银墨和金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被广泛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按键盘是由导电的金属油墨印刷于基板上,经烘烤干燥固化形成的,金属按键盘对地存在电容,当人触摸金属按键盘时,由于人体与金属按键盘存在电势差,二者也会形成电容,这样触摸前后电容量会有变化,通过连接线与触摸膜片相连的调光控制模块72,能够检测到这种变化,通过电容的变化就能判断用户是否有触摸动作。
53.接下来要加以说明的是,举例一种情况来说,供电模块为直流升压电路、直流降压电路或直流升降压电路,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储能电感l1、开关管q1、续流二极管d1、滤波电容c1及采样电阻。控制芯片u1可以是恒流驱动芯片,也可以是恒压驱动芯片,控制芯片u1接收调光控制模块72提供的调光信号并输出相应开关控制信号到开关管q1,通过控制开关管q1的通断调节输出到led灯10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储能电感l1用于当开关管q1导通时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存储起来,开关管q1关断时将储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给负载供电;开关管q1用于根据控制芯片u1输出的驱动脉冲信号而导通或关断;续流二极管d1,用于保护电路元件不被储能电感l1产生的突变电压击穿或烧坏;滤波电容c1,
用于降低输出电压的脉动。
54.其中,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调光口dim与调光控制模块72的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与开光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1的高电位端通过电感l1接电,开关管q1的高电位端还与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1的低电位端通过采样电阻接地,采样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用于为控制芯片u1提供输出电压相关的反馈信号,控制芯片u1根据反馈电流调整输出,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滤波电容c1接地。
55.请参阅图8,触摸组件9通过电阻与调光控制模块7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该电阻具有阻抗匹配,或者限流,或者分压功能。
56.调光控制模块72还包括一供电电路73,与调光控制模块7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给调光控制模块72供电,供电电路73是基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配置的,为调光控制模块72提供工作电压。
57.综上,本实施例的调光控制模块72根据触摸组件9传输的触摸信号的变化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后将pwm信号作为调光信号传输给供电模块71,进而调节发光灯珠6的电压或电流大小,达到调节发光灯珠6亮度的效果,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触摸组件9的触摸路径使发光灯珠6的亮度可以随意调节。
58.可选地,调光信号为pwm信号,调光控制模块72跟触摸信号的变化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调光信号为pwm信号,调光控制模块跟触摸信号的变化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
59.实施例3:
60.在实施例2的照明灯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的左灯源区和右灯源区分别包括多个排列布置的发光灯珠6。
6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采用的内灯罩5包含多个聚光器5,每个聚光器5的焦点处对应发光灯珠6,聚光器5截面形状为圆形。通过饰圈4进行分割和遮光,同时可以明确触摸的位置和范围。内灯罩5中的聚光器5数量与发光灯珠6的数量对应,水平和竖向排布。发光灯珠通6过每个聚光器5设计的角度,照射不同的位置。
62.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调光控制模块可以根据与触摸行程匹配的触摸信号驱动多个发光灯珠6点亮相应个数。
63.在一个实施例中,左灯源区和右灯源区分别包括的多个发光灯珠400的排列延伸方向与相应的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上的触摸组件的布置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发光灯珠6的排列延伸方向与触摸组件9的布置延伸方向相同,使得多个发光灯珠6和触摸组件9的整体布局整齐,对触摸组件9进行触摸操作时,多个发光灯珠6的点亮个数响应于触摸行程的长度,多个发光灯珠6依次点亮的方向与触摸操作的方向一致,多个发光灯珠6依次点亮的个数与触摸操作的行程一致。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外界人体从触摸滑动条33的起始侧31开始触摸该触摸滑动条33到与第一个发光灯珠6对应的位置时,触摸处的电容量发生改变,形成触摸信号调光控制模块72的信号输入端传输到调光控制模块72,调光控制模块72根据接收到的触摸信号的变化驱动指示灯点亮由起始侧31开始的第一个发光灯珠6,其它灯不亮。
65.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外界人体从触摸滑动条33的起始侧31开始触摸该触摸滑动条33到与第一个发光灯珠6对应的位置时,触摸处的电容量发生改变,形成触摸信号调光控制
模块72的信号输入端传输到调光控制模块72,调光控制模块72根据接收到的触摸信号的变化驱动指示灯点亮由起始侧31开始的第一个发光灯珠6,其它灯不亮。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外界人体从触摸滑动条33的起始侧31开始触摸该触摸滑动条33到与第二个发光灯珠6对应的位置时,触摸处的电容量发生改变,形成触摸信号调光控制模块72的信号输入端传输到调光控制模块72,调光控制模块72根据接收到的触摸信号的变化驱动指示灯点亮由起始侧31开始的第一个发光灯珠6和第二个发光灯珠6,而其它灯不亮。
67.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触摸信号还可以做出如下设计:
68.即触摸信号还包括触摸时间的长短,例如长按触摸形成的触摸信号,通过长按触摸左透光区11或右透光区12实现单个发光灯珠6的亮度调整。比如,亮度可以从最亮到最暗,再从最暗到最亮,当亮度达到满意的效果时,手指离开左透光区11或右透光区12,即可固定相应的发光灯珠6的亮度。此处具体的通过触摸时间的长短来实现对于发光灯珠6的亮度的调整原理可以采用成熟手段中的触摸灯具中的例如但不限于触摸式台灯中技术手段,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也不做绝对限定。
69.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应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的发光灯珠6为多个,而多个发光灯珠6的点亮个数响应于触摸行程的长度,如此也就是说当需要同时实现某一个透光区内的多个发光灯珠6可以同时亮起时,需要使得该透光区内的触摸行程达到最长。如此情况下,考虑到当需要同时让上述多个发光灯珠6可以同时亮起时快捷实现,本实施例可选在标识区13上设置可以同时控制某一个透光区内的多个发光灯珠6统一亮起和关闭的触摸膜片;也即在标识区13上设置两个触摸膜片,一个触摸膜片对应左透光区11内的多个发光灯珠6;另一个触摸膜片对应右透光区12内的多个发光灯珠6。
70.综上,本实施例的照明灯,通过在左透光区11和右透光区12分别对应设置多个发光灯珠6,对于多个发光灯珠6来说可以通过触摸组件来实现其中部分数量的发光灯珠6的点亮和关闭,由此使得整体的照明灯的灯光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71.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7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
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7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