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2.cob(chip on board,cob)光源是将led芯片直接贴在高反光率的镜面金属基板上的高光效集成面光源技术,剔除了支架概念,无电镀、无回流焊、无贴片工序,因此工序减少近三分之一,成本也节约了三分之一。但同时由于led芯片集中封装在一起,容易造成热量堆积,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3.现有的常规手段是在cob光源上涂抹导热硅脂后贴在散热器表面,通过散热器将热量导出后辐射到空气中;在此过程中,受限于cob光源的尺寸,cob光源发热面与散热器接触面积小,导致热量无法快速的导出到散热器后进而辐射到空气中,造成cob光源热量堆积,特别是光源的中心位置,发热量尤为集中,影响了光源的使用寿命。有少部分的厂商为了增加接触面积,在cob光源与散热器接触面之间增加了高导热系数的金属
‑‑
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热量传递,但铜的比重大,成本高,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造成整体的成本上升。
4.因此,如何在保证可控成本的条件下将cob光源工作时堆积的热量迅速导出,降低led芯片工作时的结温,从而提高cob光源的使用寿命,这是cob光源在实际使用中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散热面积易于快速降温、且成本低廉的光源装置。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包括盖体,盖体内形成收容腔体,盖体设有竖向设置的透空槽,透空槽呈中心对称分布于盖体且与盖体一体成型;光源装置还包括均设置在收容腔体内的光源组件、导热模组和散热器;散热器内设有与导热模组可卡合的卡孔,光源组件包括贴合安装在导热模组端面上的发光体,导热模组贴附于卡孔的内侧壁与散热器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发光体设置为cob光源。
9.进一步地,任一卡孔的外侧壁均有若干条竖向设置的散热筋条,任意两条散热筋条之间均设有气流通道。
10.进一步地,若干条散热筋条均匀布满任一卡孔的外侧壁,且其中部分散热筋条沿盖体的弧面设有切边结构的避让槽。
11.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电源体,电源体包括固定设置在底部的转接板,散热器设有固定连接于散热器并朝向电源体延伸的导热棒,转接板设有与导热棒相配合的限位孔,导热棒穿过限位孔与转接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电源体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转接板上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衔接固定的隔离部以及开设在隔离部外周的第一固定槽;通过螺丝将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固定槽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电源体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转接板上的第二安装部和开设在隔离部外周的第二固定槽;转接板设有与第二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穿孔,且转接板与隔离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抵接,并通过螺丝将第一穿孔与第二固定槽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光源组件还包括透镜模组,透镜模组盖设于散热器背离电源体一侧并与散热器固定。
15.进一步地,透镜模组包括嵌设在发光体上的密封圈、贴合于密封圈的透镜以及扣合于透镜并用于将透镜与密封圈固定的透镜压环。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光体贴合安装在导热模组,使发光体与导热模组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热体,在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发光体的散热面积由单一的平面扩展到立体的环状,并通过导热模组贴附于卡孔内侧壁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增加了发光体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从而缩短了热量传递途径;并且通过盖体竖向设置的透空槽使得气流从透空槽流向散热器,提升了散热速率,降低了发光体工作时的结温,提升了光源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散热器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22.图6为图5中电源体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
24.盖体1、收容腔体10、光源组件101、导热模组102、散热器103、卡孔131、发光体121、透空槽11、散热筋条132、避让槽133、电源体2、转接板20、导热棒134、限位孔301、散热鳍片201、第一安装部202、隔离部203、第一固定槽211、第二安装部204、第二固定槽221、第一穿孔302、透镜模组111、密封圈122、透镜123、透镜压环124。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参照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光源装置,包括盖体1,盖体1内部形成收容腔体10,盖体1设有竖向设置的透空槽11,透空槽11呈中心对称分布于盖体1且与盖体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气流穿过透空槽11后相对于散热器103产生风洞效应。优选的,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均设置在收容腔体10内的光源组件101、导热模组102和散热器103;散
热器103内设有与导热模组102可卡合的卡孔131,光源组件101包括贴合安装在导热模组102端面上的发光体121,导热模组102贴附于卡孔131的内侧壁与散热器103固定连接。
27.如图3所示,可选的,导热模组102设置为环状结构。
28.如图3所示,优选的,发光体121设置为cob光源,所述cob光源与导热模组102采用螺丝固定。
29.可以理解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体121背面涂抹导热硅脂后,将发光体121贴合安装在具有快速导热能力的导热模组102端面上,使光源与导热模组102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热体,在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发光体121的散热面积由单一的平面扩展到立体的环状,使得发光体12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快速的导出到导热模组102;并且导热模组102通过散热器103所开设的卡孔131嵌入到散热器103中,实现了将发光体121与散热器103的直接连通,缩短了热量传递途径,并且通过盖体1竖向设置的透空槽11使得气流从透空槽11流向散热器103,提升了散热速率。
30.请参照图1和3所示,可选的,所述散热器103背离盖体1的一面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均匀设置在卡孔131开口处的外周边,且任意两卡孔131开口处的内周边夹设有进风口,进一步加快热量散发。
31.可选的,所述导热模组102和散热器103均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压铸铝材质,注入耐高温工质后再抽真空进行焊接,成品的重量不到原铝型材的三分之一,具有质量轻且导热效果好的优点。
32.请参照图1-4所示,进一步的,任一卡孔131背离散热器103下端面的外侧壁均有若干条竖向设置的散热筋条132,任意两条散热筋条132之间均设有气流通道。可选的,散热筋条132设置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其在实现快速从卡孔131向外导热的同时,还可通过两侧平面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通过两侧的气流通道使热量能及时随着气流散发,达到对发光体121快速降温的目的。
33.参照图3-4所示,优选的,若干条散热筋条132均匀布满任一卡孔131的外侧壁,其中,沿所述散热器103四周设置的卡孔131上的部分散热筋条132设有与盖体1的弧面相配合的避让槽133,所述避让槽133呈切边结构;可以理解的,当盖体1扣合于所述散热器103时,避让槽133与盖体1所设有的透空槽11相互对应,从而使得气流更容易从透空槽11通过避让槽133流向气流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气流通道的进风效率,也加快了散热筋条的散热速率,进一步加速了热量向外发散。
34.参照图5-6所示,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盖体1上部的电源体2,电源体2包括固定设置于底部的转接板20,散热器103朝向盖体1一面设有固定连接于散热器103并朝向电源体2延伸的导热棒134,转接板20设有与导热棒134相配合的限位孔301,导热棒134穿过限位孔301与转接板20固定连接;可选的,电源体2还设有相似于所述散热筋条132的散热鳍片201,通过导热棒134与转接板20固定连接,可将部分热量传输到电源体2上,进一步通过散热鳍片201向外发散。
35.如图6所示,优选的,电源体2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转接板20上的第一安装部202、与第一安装部202衔接固定的隔离部203以及开设在隔离部203外周的第一固定槽211;通过螺丝将第一安装部202与第一固定槽211固定连接,以使电源体2固定连接于隔离部203;并通过隔离部203将电源体2与转接板20进行隔离,以使导热棒134将所传递的热量通过转接板
20传导到隔离部203,进一步通过隔离部203直接向电源体2所在的散热鳍片201发散,避免电源体2内部组件受热损坏。
36.如图6所示,优选的,电源体2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转接板20上的第二安装部204和开设在隔离部203外周的第二固定槽221;转接板20设有与第二固定槽221相配合的第一穿孔302,且转接板20与隔离部203远离安装部的一端抵接,并通过螺丝将第一穿孔302与第二固定槽221固定连接。
37.请参照图2和5所示,优选的,光源组件101还包括透镜模组111,透镜模组111盖设于散热器103背离电源体2一侧并与发光体121固定嵌套组合,以使透镜模组111可对多个发光体121的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发散。
38.如图5所示,优选的,透镜模组111包括嵌设在发光体121上的密封圈122、贴合于密封圈122的透镜123以及扣合于透镜123并用于将透镜123与密封圈122固定的透镜压环124;可选的,所述密封圈采用玻璃纤维为材质加工生产而成,具有防水、耐高温、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可有效保护透镜,防止被热量损坏。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光体贴合安装在导热模组,使发光体与导热模组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热体,在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发光体的散热面积由单一的平面扩展到立体的环状,并通过导热模组贴附于卡孔内侧壁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增加了发光体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从而缩短了热量传递途径,提升了散热速率,降低了发光体工作时的结温,提高光源的实用寿命。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