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8107发布日期:2022-10-19 11:2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2.线性配光的led灯通过远距离投射线性目标,用于多基色合成,从而实现光谱均匀。随着市场的需求,为了让led灯发更亮的光而输入更高的功率,但目前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值有限,过多的电能转化为热能,造成led过热,从而减少其使用寿命。目前最常见的散热技术就是在灯具上添加散热片以及采用铝、铝合金等材料作为壳体材料进行散热,但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采用反射器将投光灯内部分割为出光腔室与驱动腔室,使灯板和驱动器分隔放置,灯板和驱动器分别在出光腔室与驱动腔室内进行独立散热,使散热空间更大,防止热量集中,增加了灯板和驱动器与外壳的接触面积,可以充分的利用外壳材料的导热性进行散热,提高投光灯的散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5.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包括外壳、反光机构、灯板、驱动器和支架,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出光口,所述支架与外壳铰接,所述反光机构包括弧形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倾斜固定在外壳内部,反射器的凹面与外壳的出光口对应,所述反射器将外壳内部分为出光腔室与驱动腔室,所述出光腔室位于反射器凹面一侧,所述驱动腔室位于反射器凸面一侧,所述灯板固定在出光腔室,灯板出光面朝向反射器的凹面一侧,所述驱动器固定在驱动腔室。
6.所述反光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反射器两端的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设有t型折弯结构,所述反射器上设有与t型折弯结构配合的凹槽,所述反光板借助t型折弯结构与反射器形成插接连接。
7.所述外壳为u型,外壳外侧沿外壳长度方向设有散热条,外壳左右两侧还设有开口,所述外壳还包括端盖和遮光板,所述端盖对称设置在外壳两侧开口处,端盖与外壳连接,所述遮光板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向外壳出光口方向延伸,所述遮光板与端盖垂直设置,位于靠近灯板一侧。
8.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一端设有c型槽,过渡支架借助c型槽与固定支架形成铰链,所述过渡支架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借助过渡支架进行竖直方向摆动。
9.所述外壳的出光口处设有出光面板,所述出光面板采用对称设置的锁紧条对出光面板进行固定。
10.所述灯板固定在外壳内壁,所述外壳与灯板之间有散热片。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射器将投光灯内部分割为两个区域,分别为装置腔室和出光腔室,使作为发热源的驱动器和灯板分隔放置在两个腔室内,驱动器和灯板分别在投光灯内部的两个腔室内进行独立散热,使散热空间更大,防止热量集中,增加了驱动器和灯板与外壳的接触面积,可以充分的利用外壳材料的导热性进行散热,另外,驱动器和灯板分隔放置,使得驱动器和灯板可单独拆卸,单一零件需要更换时,无需拆卸另一零件,维护更加方便。外壳采用u型设计,外壳外侧增加了大量的长条状散热条,增加了外壳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投光灯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射器及反光板,让灯板将分散的光束照射到反射器凹面和反光板上进行集中,使光束集中向出光口发出,提高灯板发出光的利用率,反光板上设有t型折弯结构,t型折弯结构与反射器上的凹槽进行插接,进而使反光板与反射器固定连接,无需采用螺丝等其它零件辅助进行连接,安装简便。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灯板、散热板、反射器、反射板等零件进行高精度安装,保证各零件精准固定在预设位置,从而提高多基色合成时的光谱均匀度,使得多基色合成时,仍是均匀的照射面。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的示意图;
17.图3为反光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反光板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过渡支架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锁紧条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支架侧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1、外壳,2、灯板,3、驱动器,4、反射器,5、反光板,6、t型支架,7、凹槽,8、端盖,9、遮光板,10、固定支架,11、过渡支架,12、出光面板,13、锁紧条,14、散热片,1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线性配光的led灯具,包括外壳1、反光机构、灯板2、驱动器3和支架,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出光口,所述支架与外壳1铰接,所述反光机构包括弧形反射器4,所述反射器4倾斜固定在外壳1内部,反射器4的凹面与外壳1的出光口对应,所述反射器4将外壳1内部分为出光腔室与驱动腔室,所述出光腔室位于反射器4凹面一侧,所述驱动腔室位于反射器4凸面一侧,所述灯板2固定在出光腔室,灯板2出光面朝向反射器4的凹面一侧,所述驱动器3固定在驱动腔室。
25.实施例1
26.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1采用铝合金,弧形反射器4采用倾斜固定在外壳1内部,将外壳1内部分隔成出光腔室与驱动腔室,灯板2和驱动器3分别借助螺丝固定在出光腔室与驱动腔室的外壳1内壁上,使灯板2和驱动器3拥有单独的散热空间,防止散发的热量集中,使散热空间更大,增加灯板2和驱动器3与外壳1的接触面积,可以充分的
利用铝合金外壳1的导热性进行散热,灯板2和驱动器3分隔设置,还使得灯板2和驱动器3可单独拆卸,单一零件需要更换时,无需拆卸另一零件,维护更加方便;通过控制反射器深度与出光口长度的比值为1:1.8,使led灯具有高线性比。
27.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所述反光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反射器4两端的反光板5,所述反光板5上设有t型折弯结构6,所述反射器4上设有与t型折弯结构6配合的凹槽7,所述反光板5借助t型折弯结构6与反射器4形成插接连接,采用高光效的光学设计,将灯板2发光面的主光轴垂直于出光口,通过设置反射器4及反光板5,让灯板2将分散的光束照射到反射器4凹面和反光板5上进行反射,使光束集中向出光口发出,提高灯板2发出光的利用率,相比于光源朝向出光口的设计,该设计显著提高了led灯的光效,反光板5上设有t型折弯结构6,t型折弯结构6与反射器4上的凹槽7进行插接,进而使反光板5与反射器4固定连接,无需采用螺丝等其它零件辅助进行连接,安装简便。
28.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外壳1为u型,外壳1外侧沿外壳1长度方向设有散热条,外壳1左右两侧还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还包括端盖8和遮光板9,所述端盖8对称设置在外壳1两侧开口处,端盖8与外壳1连接,所述遮光板9一端与外壳1连接,另一端向外壳1出光口方向延伸,所述遮光板9与端盖8垂直设置,位于靠近灯板2一侧,外壳1外侧表面设有大量的铝合金散热条,增加了外壳1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投光灯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外壳1左右两侧设有开口,端盖8可拆卸,使安装或更换零件时,可以通过左右两侧开口进行作业,作业更加方便,通过在外壳1出光口处添加遮光板9,改变出光口发出的光束光路,减小光束扩散范围,有效的遮住刺入眼睛的光束,从而达到防眩光效果。
29.如图1及图5所示,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支架10和过渡支架11,所述过渡支架11一端设有c型槽,过渡支架11借助c型槽与固定支架10形成铰链,所述过渡支架11另一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借助过渡支架11进行竖直方向摆动,通过调节固定支架10与过渡支架11之间的松紧,可以转动或固定过渡支架11,从而使外壳1以固定支架10顶点为中心发生竖直方向上的摆动,进而使投光灯具有出光角度可调能力。
30.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外壳1的出光口处设有出光面板12,所述出光面板12采用对称设置的锁紧条13对出光面板12进行固定,所述锁紧条13基座采用圆柱条与外壳1插接固定,锁紧条13呈截面为c型的条状结构,借助锁紧扣13对出光面板12进行固定。
31.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灯板2固定在外壳1内壁,所述外壳1与灯板2之间有散热片14,采用铝合金板作为散热片14,散热片14一面与灯板2背面紧贴,散热片14另一面与外壳1紧贴,借助铝合金板的导热性增加灯板2的散热效果,外壳1外部螺孔处设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的长条状滑槽,呈长条状的挡片插入在滑槽内并与外壳1连接,对安有螺丝的螺孔进行封闭,达到防水效果。
32.如图1所示,卡槽15处用于固定安装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插入卡槽15中,控制板借助卡槽15与外壳1形成插接,无需其他零件辅助连接,安装简便。
33.实施例2
3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投光灯安装位置不同,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支架10和过渡支架11还可以安装在壳体侧面,使投光灯可以安装在墙体侧面,投光灯适用范围更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