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风散热灯具腔体及舞台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1816发布日期:2023-01-14 06:3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风散热灯具腔体及舞台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风散热灯具腔体及舞台灯具。


背景技术:

2.现随着灯具光源功率越来越大,灯具体积空间要求越来越小,其光源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转移,会导致灯具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而温度过高会影响灯具各功能件的使用效果及寿命。
3.现在舞台灯具腔体内部排风散热方式通常是在排气口处安装排风扇,排气口一般开在壳体上,既要满足排气散热要求,又不能漏光,这是比较矛盾的。因为要能实现及时排气散热,通常选用较大型号的风扇;而较大型号的风扇则需要将排气口加大,排气口加大必然更容易导致漏光。当排气口加大后,为了防止漏光以及灰尘进入腔体,在风扇与外壳之间会安装较密的黑色防尘棉,但这样会导致排风扇的效率降低,而且会加大噪音。
4.若排气风扇安装在灯体内,由于风扇尺寸较大,当灯体体积小时,可以安装排气风扇的位置比较少,很难将排气风扇安装在散热效果好的位置。若要安装在散热效果好的位置,则要加大灯体体积。加大灯体体积,不仅影响灯具的外观和内部的布局,而且会加大外箱包装,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风散热灯具腔体,能够用分段配合起来的风道将风扇口和灯体排气口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将排气风扇排布在理想的、不同的排气散热位置,多个位置组合排气可以及时地转移灯具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余热量,是一种合理、高效散热方式。
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排风散热灯具腔体的舞台灯具。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包括:
8.灯体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出风口;
9.第一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灯体支架;
10.至少两个风扇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组件的不同预设位置;
11.第二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灯体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板组件相邻设置;
12.导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组件,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导流部件,导流部件包括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风道,所述导流部件包括进风口和排风口,各所述风扇组件分别对接所述进风口,各所述出风口对接分别所述排风口。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部件构成导流装置,从而能够用分段配合起来的风道将风扇组件和出风口连接起来,从而不仅可以将风扇组件排布在理想的、不同的排气散热位置,及时地转
移灯具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余热量,还可以选用较小尺寸的风扇组件和出风口,实现减小体积、防止漏光的效果,同时降低了对防尘棉的硬性需求,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降低。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所述第一支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板组件沿光路的射出方向相邻设置,各所述导流部件沿光路射出方向的周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所述导流部件包括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所述上导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组件的表面,所述下导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组件的底面,所述上导流组件的一端限定为进风口,所述下导流组件的一端限定为排风口,所述上导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导流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所述风道。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所述风道的内壁采用柔软材料制成。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紧密贴合设置,所述风扇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进风口紧密贴合设置。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所述风扇组件设置至少三个,所述风扇组件分成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组件上的相对两侧,部分的所述导流部件设有分支结构而形成至少两个进风口,以能够用于对接多个所述风扇组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舞台灯具,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舞台灯具,所述舞台灯具还包括调焦组件,所述第一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调焦组件上,各所述风扇组件沿所述调焦组件的周向间隔布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舞台灯具,所述舞台灯具还包括切割组件,所述第二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切割组件上,各所述导流部件沿所述切割组件的周向间隔布置。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舞台灯具,所述灯体支架上还设有插槽,所述切割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插槽。
23.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舞台灯具,具有如前所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的技术效果,因而不再赘述。
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体导向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灯体支架100、出风口110、第一支板组件200、风扇组件300、第二支板组件400、导
流装置500、导流部件510、进风口511、排风口512、上导流组件513、下导流组件514。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4.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后,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涉及舞台灯具腔体内的排风散热结构改进,排风散热灯具腔体包括灯体支架100、第一支板组件200、至少两个风扇组件300、第二支板组件400和导流装置500。
36.其中灯体支架100包括至少两个出风口110,第一支板组件200设置在灯体支架100;各风扇组件300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板组件200的不同预设位置,第二支板组件400设置在灯体支架100,且第一支板组件200和第二支板组件400相邻设置,导流装置500设置在第二支板组件400,导流装置500包括至少两个导流部件510,导流部件510包括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风道,导流部件510包括进风口511和排风口512,各风扇组件300分别对接进风口511,各出风口110对接分别排风口512。
37.一些实施例中,灯体支架100为了能够配合灯体、灯体侧盖和灯体面盖等其他具体结构的装配,优选设置为u形支架结构,并将出风口110相对设置在u形支架结构的两臂,以更好地实现分段配合散热的效果。第一支板组件200和第二支板组件400为了能够配合灯体的射出光路优选设置为环状或中部镂空的板状构件,以使光路能够通过中部镂空的位置射出而正常使用,因此风扇组件300和导流部件510均以光路为基准轴,在周向上间隔设置。一些实施例中,各导流部件510对称设置,而风扇组件300针对性地布置在热量高的位置,效果更佳。
38.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部件510构成导流装置500,从而能够用分段配合起来的风道将风扇组件300和出风口110连接起来,从而不仅可以将风扇组件300排布在理想的、不同的排气散热位置,及时地转移灯具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余热量,还可以选用较小尺寸的风扇组件300和出风口110,实现减小体积、防止漏光的效果,同时降低了对防尘棉的硬性需求,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降低。
39.更为具体的,选用多个尺寸较小的排气风扇,排布在理想的、不同的排气散热位
置,然后用分段配合起来的风道,将风扇口和灯体排气口连接起来,多个位置组合排气可以及时地转移灯具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余热量,是一种合理、高效散热方式。同时,较小尺寸的排气风扇占用的较小的内部安装空间,可以更有效合理利用灯体内部结构,避免了灯具体积变大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分段的风道可以安装在相同或不同的总成上,可以将相同或不同总成上的细小空间加以组合利用,风道与灯体支架100的出风口110连接,避免了排气风扇与排风口512安装配合出现漏光的问题,同时风道与外壳排风口512之间不用安装黑色防尘棉,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降低。减小尺寸后的出风口110可以设置在壳体不显眼、不影响灯具外观的合理位置,让灯体外观结构设计更美观合理。
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板组件200和第二支板组件400沿光路的射出方向相邻设置,各导流部件510沿光路射出方向的周向间隔设置。一些实施例中,当导流部件510设置多个,各导流部件510优选均匀地圆周阵列设置。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导流部件510设置两个,则优选左右对称设置。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件510设置多个,各导流部件510根据风扇组件300的具体位置进行针对性对应布置,以根据舞台灯具的具体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件510包括上导流组件513和下导流组件514,上导流组件513设置在第二支板组件400的表面,下导流组件514设置在第二支板组件400的底面,上导流组件513的一端限定为进风口511,下导流组件514的一端限定为排风口512,上导流组件513的另一端与下导流组件514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风道。其中,切割组件上的左侧设置有上导流组件513和下导流组件514组成左侧引流系统,主要引导调焦支板左侧风扇排出的热量。上导流组件513安装在第二支板组件400的左上侧,下导流组件514安装在第二支板组件400的左下侧,在第二支板组件400左侧形成了左侧引流系统的出气口。进一步的,在切割组件上的右侧,同样设置有上导流组件513和下导流组件514,从而组成右侧引流系统,主要引导调焦支板右侧风扇排出的热量。上导流组件513安装在第二支板组件400的右上侧,下导流组件514安装在第二支板组件400的右下侧,在第二支板组件400右侧形成了侧引流系统的出气口。
42.优选的,风扇组件300设置至少三个,风扇组件300分成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板组件200上的相对两侧,部分的导流部件510设有分支结构而形成至少两个进风口511,以能够用于对接多个风扇组件30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板组件400的左右侧的各导流部件510的排风口512分别与灯体支架100的左支板出风口110、灯体支架100的右支板出风口110对齐配合,把灯体腔体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遮挡住了灯体内的灯光。同时把热量流体通过灯体支架100的左支板出风口110、灯体支架100的右支板出风口110排出来。如图3所示,在灯体的右侧部分,经过换热的气体由右侧的两个风扇组件300吸入,后经导流部件510排出到灯体外部,在灯体的左侧部分,经过换热的气体由左侧风扇组件300吸入,后经导流部件510排出到灯体外部,至此,已经完全形成了整个分段配合式排风散热系统和结构。
43.优选的,风道的内壁采用柔软材料制成,更为具体的,导流装置500采用柔软材料制成,从而使得内壁平滑,可使流体经过时减少摩擦和震动,从而保证风扇组件300排出的流体能够高效低噪地通过导流装置500。出风口110和排风口512紧密贴合设置,风扇组件300的输出端与进风口511紧密贴合设置,通过对齐配合的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分段配合式的排风散热系统。
44.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舞台灯具,舞台灯具可以是切割灯等具体设备,舞台灯具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还包括灯体侧盖、灯体面盖和灯体等结构。由于具有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风散热灯具腔体,因而能够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部件510构成导流装置500,从而能够用分段配合起来的风道将风扇组件300和出风口110连接起来,从而不仅可以将风扇组件300排布在理想的、不同的排气散热位置,及时地转移灯具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余热量,还可以选用较小尺寸的风扇组件300和出风口110,实现减小体积、防止漏光的效果,同时降低了对防尘棉的硬性需求,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降低。
45.因此,具有此排风散热灯具腔体的舞台灯具,更能合理、高效、快速地排出灯体内部的热量,提高灯体内部功能元件使用寿命,且能充分利用灯体内部空间,缩小产品整体尺寸,节省生产和运输成本。通过选用较小型号风扇,从而降低灯具使用时的噪音,并相应使用较小尺寸出风口110提高灯具的密封性,避免了灯体漏光的现象,其中较小尺寸灯体出风口110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设计灯体外观,使外观结构更美观合理。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舞台灯具还包括调焦组件,第一支板组件200设置在调焦组件上,各风扇组件300沿调焦组件的周向间隔布置。舞台灯具还包括切割组件,第二支板组件400设置在切割组件上,各导流部件510沿切割组件的周向间隔布置。根据灯体内部热量的分布位置,在调焦支板上先安装上三个风扇安装支板,在切割组件上安装第二支板组件400和导流装置500,然后才将三个风扇分别安装在风扇安装支板上,从而在调焦组件上不同位置合理分布三个风扇。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灯体支架100上还设有插槽,切割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插槽。由于导流装置500是柔软材料制成,从而为切割组件的插拔式装配提供了可能性,当切割组件插入插槽时,出风口110和排风口512依然能对齐配合,风扇组件300的输出端与进风口511依然能对齐配合。
4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