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救生照明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6080发布日期:2023-03-24 19:2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救生照明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照明线。


背景技术:

2.在消防救援、抢险救灾、工业场所等高危作业中,尤其是针对地铁、隧道、人防工程、高层建筑、地下核电站、仓库、山洞等复杂环境的抢险救援、物资转移、人员疏散等工作,需要保障现场的无线信号覆盖及提供带有方向性的照明指示,防止参加救援的人员和灭火进攻人员在黑暗的场景中迷失方向。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救生照明线一般都采用el冷光源发光线,但是其照明效果不太理想,并且el冷光源发光线需采用高压交流电来驱动发光,因此在一些火场等危险环境并不符合防爆标准。采用led灯带等照明方式的,又因存在抗拉性能差等缺陷,并不适用于上述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照明线,能够提高救生照明线亮度的同时保证抗拉性能,还能实现多种功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所述多功能救生照明线的线体部分采用多芯连接线(2),并沿着多芯连接线(2)按照指定间隔距离布置发光装置(5);每一个发光装置(5)的组成部分包括外壳体(1)、连接板(3)和稳固件(4)。外壳体(1)的组成部分包括外壳体上盖(1-1)和外壳体下盖(1-2),外壳体上盖(1-1)和外壳体下盖(1-2)两侧中部开置凹槽(1-4),外壳体上盖(1-1)开置灌胶排气孔(1-3)。
7.连接板(3)中部开置开孔(3-1),在开孔(3-1)四周侧壁上设有焊盘,在开孔(3-1)的上下两侧对称布置焊盘a(3-4)和焊盘b(3-5),对称布置led发光灯组a(3-2)和led发光灯组b(3-3)。
8.多芯连接线(2)的各单芯连接线分别与主控制装置的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连接,单芯连接线a(2-1)和单芯连接线b(2-2)分别焊接于焊盘a(3-4)和焊盘b(3-5)。稳固件(4)为空心圆柱,空心圆柱由两个独立的上空心半圆柱(4-1)和下空心半圆柱(4-2)组成,空心圆柱的高度d略小于开孔(3-1)的长度,空心圆柱的外径d略小于开孔(3-1)的宽度,稳固件(4)卡于开孔(3-1)。
9.加强件(2-3)置于稳固件(4)中,将稳固件(4)卡于凹槽(1-4)内,再焊接于凹槽(1-4)四周侧壁上。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通过上述多芯连接线按照指定间隔距离布置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相互并联,线路中任意一个发光装置损坏也不影响其他发光装置中的led灯,照明线的输电部分是通过多芯连接线实现的,使用过程中拉伸折弯都不易损坏,因此该能够提高救生照明线亮度的同时保证抗拉性能,另外发光装置中还集成了功能模块,保证基础的
照明功能外,还能实现通信、流水亮灯等功能。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外壳体后的俯视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外壳体后的底视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体上连接多个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固件的主视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稳固件的左视图;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救生照明线体完整接线示意图。
21.附图中的各个标号分别表示:1.外壳体、1-1.外壳体上盖、1-2.外壳体下盖、1-3.灌胶排气孔、1-4.凹槽、1-5.凸起、2.含绝缘层的多芯连接线、2-1.单芯连接线a、2-2.单芯连接线b、2-3.加强件、3.连接板、3-1.开孔、3-2.led发光灯a、3-3.led发光灯b、3-4.焊盘a、3-5.焊盘b、3-6.子电源模块、3-7.子主控模块、3-8.子通信模块、4.稳固件、4-1.上空心半圆柱、4-2.下空心半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加强件(2-3)为钢丝,加强件(2-3)的一端与主控制装置上的通信接口连接,另一端置于稳固件(4)中再将稳固件(4)夹紧后与稳固件稳固件(4)电性连接,稳固件(4)焊接于凹槽(1-4)四周侧壁后,进而使得加强件(2-3)与连接板(3)电性连接,即将主控制装置上的通信数据通过加强件(2-3)传输到连接板(3)上,因此加强件(2-3)为钢丝既能保证多芯连接线(2)的强度又能起数据传输作用。
32.具体的,多芯连接线(2)保证了电能的传输和通信数据的传输。连接板(3)上还包括子电源模块(3-6)、子主控模块(3-7)模块(3-7)和子通信模块(3-8),通过程序的控制,可实现连接板(3)上led发光灯组常量、闪烁、流水亮灯等功能。
33.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在多芯连接线(2)指定间隔距离处,布置多个发光装置(5),即将多芯连接线(2)最外层的绝缘层剥掉,然后分别将单芯连接线和加强件(2-3)焊接到连接板(3)上,再将外壳(1)的外壳体上盖(1-1)和外壳体下盖(1-2)合起盖住连接板(3),每个外壳(1)两侧的凹槽(1-4)卡住多芯连接线(2),在凹槽(1-4)上均匀布置凸起(1-5),凸起(1-5)的存在可以为多芯连接线(2)提供向内的挤压力从而加强卡住多芯连接线(2),保证多芯连接线(2)的稳定。外壳体上盖(1-1)的灌胶排气孔(1-3)其中的一个孔用于灌胶,另一个用于排气,直到胶从用于排气的这个灌胶排气孔(1-3)出来后,意味着外壳(1)内已灌满胶,实现防水效果。
34.进一步的,壳体(1)为透明材质,能够保证led发光灯组的光能透射出来。
35.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发光装置(5)出现故障,只用更换发光装置(5)或者发光装置(5)内部的器件,并不影响其他发光装置(5)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救生照明线的使用可靠性。
3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