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照明灯具用低碳防眩光系统的装置及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40496950发布日期:2024-12-31 13:0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照明灯具用低碳防眩光系统的装置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特别是一种led照明灯具用低碳防眩光系统的装置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led照明设备常常用来为夜间室内空间提供照明,以保证空间内部人员的正常行为活动,而这种大功率的led灯具常常会产生“眩光”现象,影响空间中使用者部分视线出现不适现象。

2、“眩光”是一种不良的照明现象,当光源的亮度极高或是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较大时,就会产生“眩光”,“眩光”现象不仅影响观看,而且对视力健康都有影响。

3、现有的led灯常会产生大量的“眩光”现象,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首先,通常会采用降低灯光的亮度,以控制“眩光”的产生,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也会使视觉中视野环境变暗,降低人眼对空间中环境的识别;其次,为了防止“眩光”现象的产生,常使用防眩光片置于灯具的光源前端处,这种方法很好的降低了led照明灯具“眩光”效应的发生,但是也同时降低了led照明灯具的照度值,使空间中得不到足够的亮度,同时,防眩光装置通常置于灯具的灯罩内部,不好根据用光需求以及个人喜好对防眩光片进行个性化需求的灵活调整。

4、并且,当前现有的led照明灯具结构较为复杂,不论灯具发光面积的大小,防眩光装置的孔隙尺寸均为同样的参数,并且防眩光装置的更换需要对灯具进行拆卸才可以完成,一旦在使用过程中防眩光装置出现损坏,需要整体更换,这不仅浪费资源,还不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5、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提倡低碳、节能的能源使用方式,当前led照明灯具的使用方式,并不能使led照明灯具的防眩光和低碳节能的使用效果同时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led照明灯具用低碳防眩光系统的装置及设计方法,解决了当前led照明灯具由于亮度太亮且没有适当的防眩光措施而导致的空间照明不舒适感的出现,并且根据led照明灯具不同种类空间的安装需求以及使用需求,该装置可在自动调节led灯具亮度的基础上,对蜂窝防眩光装置进行灵活的调解,以满足空间使用者的各种照明需求,最终达到使led照明灯具低碳、防眩光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led照明灯具用低碳防眩光系统的装置,包括用于照明的led照明灯具、用于提升照明环境舒适度、实现低碳照明的蜂窝防眩光装置、用于实现智能的行为感知装置,以及用于灵活照明需求的用户系统自定义设定模块;

3、led照明灯具包括led照明灯具透明灯罩、led照明灯具外壳、led照明灯具发光光源灯组和设置在底部的led照明灯具接电底座;

4、其中,led照明灯具透明灯罩,置于led照明灯具前端处,led照明灯具透明灯罩采用高透光材料。

5、进一步,高透光材料为玻璃或者亚克力或者聚碳酸酯。

6、进一步,led照明灯具透明灯罩,灯罩内侧置有与led照明灯具壁面前段的螺纹相对应的螺纹,led照明灯具透明灯罩采用旋转连接的方式与led照明灯具的壁面相连接,便于led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更换与修理。

7、进一步,led照明灯具外壳,led照明灯具外壳上端外侧面设有旋转螺纹套丝,便于led照明灯具透明灯罩的安装与拆卸;led照明灯具外壳下端内侧面设有旋转螺纹套丝,便于led照明灯具接电底座的安装与拆卸。

8、进一步,led照明灯具发光光源灯组,采用置于led照明灯具外壳内的发光装置。

9、进一步,led照明灯具发光光源灯组,由led发光装置、通电连接线、卡扣组成。

10、进一步,led发光装置,由led照明灯珠所形成的发光面而形成,发光面形状、尺寸与led照明灯珠个数由led照明灯具的大小和形状决定。

11、进一步,通电连接线,为led照明灯具发光面背后所预留的导电连接线的预留孔位,便于led照明灯具的通电、发光;

12、进一步,卡扣为led照明灯具发光光源灯组与led照明灯具外壳之间的连接卡扣,便于led照明灯具的发光光源灯组的安装与拆卸。

13、进一步,蜂窝防眩光装置包括蜂窝防眩光网片、蜂窝防眩光网伸缩铜片、蜂窝防眩光网手动调节拨片和蜂窝防眩光网电动调节拨片。

14、进一步,蜂窝防眩光网片,为由正六边形组合而形成的蜂窝防眩光网片,蜂窝防眩光网片的材料使用耐久性较强、质地较软的金属材料制作。

15、进一步,正六边形组合形成蜂窝防眩光网片,边长尺寸范围为5mm至10mm之间,边长尺寸根据led照明灯具的尺寸确定。

16、进一步,蜂窝防眩光网伸缩铜片,为牵引蜂窝防眩光网片开闭的伸缩铜片,伸缩铜片前端与蜂窝防眩光网片的开启端连接,伸缩铜片后端与蜂窝防眩光网手动调节拨片相结合。

17、进一步,蜂窝防眩光网片开闭,为了灵活选择蜂窝防眩光网片的遮挡面积,将蜂窝防眩光网片平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底部边缘与蜂窝防眩光网片的框架相连接,每个部分顶部一角与伸缩铜片的前端相连接,伸缩铜片移动的同时,可以牵引蜂窝防眩光网片的开闭。

18、进一步,蜂窝防眩光网手动调节拨片,为连接伸缩铜片的调节装置,蜂窝防眩光手动调节拨片置于led照明灯具外壳中部,便于从led照明灯具外部对蜂窝防眩光装置的遮挡面积进行调整。

19、进一步,蜂窝防眩光网电动调节拨片,为连接蜂窝防眩光网手动调节拨片与蜂窝防眩光网伸缩铜片的电动装置,蜂窝防眩光网电动调节拨片一端与蜂窝防眩光网伸缩铜片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用于实现智能低碳照明的行为感知装置。

20、进一步,行为感知装置,为放置于led照明灯具外壳上的感应设备,感应设备主要获取空间相关数据信息,包括:空间亮度、空间中人数等信息。

21、进一步,行为感知装置,将感应设备收集到的空间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led照明设备的照度、亮度以及蜂窝防眩光网的开闭形式进行灵活调整,确保led照明灯具在满足空间照明需求的同时,灵活调整实现低碳照明。

22、进一步,用户系统自定义设定模块,为安装在led照明灯具内部,与行为感知装置相连接的自定义设定模块。

23、进一步,用户系统自定义设定模块,为用户设定层面,空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led照明灯具的亮度、照度以及蜂窝防眩光网片的开闭模式进行用户自定义设定,以便于led照明灯具的灵活性使用的需求。

2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ed照明灯具用低碳防眩光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步骤一,建立led照明灯具水平工作面照度的照度标准库:

26、步骤二,建立蜂窝防眩光装置与led照明灯具光源发光面相对位置关系库:

27、步骤三,建立蜂窝防眩光装置照度衰减关系库:

28、步骤四,建立led照明灯具安装蜂窝防眩光装置低碳能效数据库。

29、进一步,步骤一中,led照明灯具水平工作面照度的照度标准库,依托《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对建筑内部不同空间的照度标准要求而进行汇总、建立的。

30、进一步,步骤二中,相对位置关系库,为蜂窝防眩光装置安装位置与led照明灯具的距离变化集合库;蜂窝防眩光装置安装位置,为安装在led照明灯具光源发光面与灯具玻璃罩之间空隙的位置。

31、进一步,步骤三中,蜂窝防眩光装置照度衰减关系库,包含led照明灯具安装蜂窝防眩光装置前水平工作面照度数据、蜂窝防眩光装置尺寸的相关数据、以及led照明灯具安装蜂窝防眩光装置后水平工作面照度数据;

32、led照明灯具安装防眩光装置前水平工作面照度数据,为对标led照明灯具安装防眩光装置前水平工作面照度数据数据值;

33、led照明灯具安装蜂窝防眩光装置后水平工作面照度数据,为经过蜂窝防眩光装置照度衰减过后,并满足建筑空间中所需求的照度标准的led照明灯具安装防眩光装置后的水平工作面照度数据值。

34、进一步,步骤四中,led照明灯具的低碳装置,为安装在led照明灯具中的空间行为感知装置以及用户系统自定义设定模块;

35、led照明灯具的低碳装置,为可以根据内置的感知装置以及系统自定义设定模块,对蜂窝防眩光装置在led灯具中的相对位置数据,以及蜂窝防眩光装置的遮蔽形式进行自动或自定义调节,以灵活满足空间使用和用户的防眩光使用需求;

36、空间行为感知装置,为led照明灯具的内置感应模块,对空间中使用者行为和使用者数量的感知,在满足空间照度标准的前提下,对led照明灯具照度值的自动调整,降低led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照明;

37、用户系统自定义设定模块,为led照明灯具的内置设定模块,使用者可以对空间led照明灯具的亮度进行自定义设定,降低led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照明。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39、1,本发明提供的led照明灯具带有蜂窝防眩光网片,所述蜂窝防眩光网片可以根据led照明灯具发光面积的尺寸进行调节,其中组成蜂窝防眩光网片的正六边形单元边长和厚度尺寸可以根据led照明灯具发光面积的尺寸进行调节,而蜂窝防眩光网片的正六边形单元的边长和厚度为降低led照明灯具眩光现象产生的主要措施。

40、2,本发明的led照明灯具所带有的蜂窝防眩光网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空间光环境需求,进行开闭形式的调节,整体的蜂窝防眩光网片分为四个可调节的部分,其中每部分网片一端均与伸缩铜片相连,由其带动进行蜂窝防眩光网的开闭,以灵活适配用户需求以及空间照明需求。

41、3,本发明的led照明灯具所带有的行为感知装置和用户自定义设定模块,可以自动识别空间光环境的照度、亮度等信息,并基于此对led照明灯具进行调整,在满足空间光环境使用标准的前提下,使空间光环境达到舒适,以实现led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的低碳节能的目标。

42、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