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8762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从节能或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使用以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为 光源的照明装置(例如,LED灯)来代替白炽灯。但是,以往的以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仅 向前方射出光,不能像白炽灯那样向广泛的方向射出光。因此,以往的照明装置不能像白炽 灯那样利用来自天花板或墙面的反射光对室内宽范围地进行照射。
[0003] 为了使以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接近白炽灯的配光特性,提出了利用 覆盖LED的盖的形状,将来自LED的出射光向LED后方配光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及2)。
[0004]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照明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灯 101具有LED模块102、设置有LED模块102的基体部103、以及安装在基体部103的球形灯 罩104。球形灯罩104的剖面形状是圆顶形形状,并且其针对基体部103的安装部的外径 D1比最大的部分的外径D2小。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例子:通过以安装部的外 径D1比最大外径D2小的方式形成球形灯罩104,来增加向后方的配光。
[0005]图2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照明装 置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光源105、安装光源105的光源基板106、以及覆盖光源105的出光 部的周围的、且具有透光性及光漫射性的盖部件107。在盖部件107的与中心轴A正交的方 向上的最大外径W的部分位于比中心轴A方向上的盖部件107的中央C靠近光源105侧的 位置。这样,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例子:以盖部件107的最大外径W的部分位于比中 心轴A方向上的盖部件107的尺寸的中央C靠近光源105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盖部件107, 从而增加向后方的配光。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4568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74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利用盖(球形灯罩)将来自具有朗伯配光特 性的LED光源的出射光进行扩展,从而生成朝向后方的出射光。但是,来自LED光源的出射 光中包括的朝向侧方及后方的出射成分极其少。因此,仅利用盖的漫射性能来实现充分的 全方位配光是困难的。
[0012] 作为增加LED照明装置的侧方及后方的光量的方案,可以考虑利用光束控制部件 对来自LED光源的出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但是,若利用光束控制部件增加侧方及后方的 光的光量,则全方位的配光特性中有时会产生明显的偏差。从而,在使用这样的光束控制部 件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的方案,以用于使来自光束控制部件的出射光的配光特性在全方 位为均匀度较高的配光。
[001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均衡地向 前方、侧方及后方的全部进行配光。
[0014]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有:
[0016] 发光元件,配置在基板上,具有沿着基板的法线的光轴,且为一个以上;
[0017] 光束控制部件,配置在所述基板上,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 以及
[0018] 盖,其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光束控制部件,使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射出 的光漫射并透射,
[0019]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而配置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以及与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相对而配置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
[0020]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入射; 全反射面,使入射至所述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向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反射;以及射出面, 使入射至所述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及由所述全反射面反射的光向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 射出,
[0021]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如下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射出面相 对的、将从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出并到达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光的一部分反射而 使剩余部分透射,
[0022] 所述反射面是以所述光轴为旋转轴的旋转对称面,所述旋转对称面的母线相对于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形成为凹的曲线,
[0023] 与所述反射面的中心部相比,所述反射面的外周部形成在在所述光轴的方向X上 的距所述发光元件的距离远的位置,
[0024] 当在所述方向X上,将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上的距所述基板最远的点到所述盖的 内表面上的距所述基板最远的点之间的、在所述方向X上的距离设为0,并且,
[0025] 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剖面中,将从通过所述全反射面的最外缘部并与所述光轴正交 的直线与所述盖的内表面之间的交点,到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距所述光轴最远的点之间 的、在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方向Y上的距离设为R时,
[0026]R对0的比R/0为大于0?33且小于1. 2。
[0027] 发明效果
[0028]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够均衡良好地对全方位进行配光。从而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 够如白炽灯那样利用来自天花板或墙面的反射光对室内宽范围地进行照射。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0] 图2是表示专利文献2记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位剖面图。
[0032]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剖面图。
[0033] 图5中,图5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俯视图,图5B 是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侧视图,图5C是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仰视 图,图是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沿图5A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
[0034] 图6中,图6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图6B是该第二 光束控制部件的侧视图,图6C是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仰视图,图6D是该第二光束控制部 件的、沿图6A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
[0035] 图7中,图7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俯视图,图 7B是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侧视图,图7C是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仰 视图,图7D是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及保持架的、沿图7A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
[0036] 图8是表示用于测定光束控制部件的配光特性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7] 图9是图8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38]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9]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40]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的饥饿哦股的示意图。
[0041]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42] 图14是表示实施例3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43]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44] 图16是表示实施例4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45]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46] 图18是表示实施例5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47] 图19是表示实施例5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48] 图20是表示实施例6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49] 图21是表示实施例6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50] 图22是表示实施例7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1] 图23是表示实施例7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52] 图24是表示实施例8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3] 图25是表示实施例8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54] 图26是表示实施例9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5] 图27是表示实施例9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56] 图28是表示实施例10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7] 图29是表示实施例10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58] 图30是表示实施例1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9] 图31是表示实施例11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60] 图32是表示实施例12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61] 图33是表示实施例12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62] 图34是表示实施例13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63] 图35是表示实施例13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64] 图36是表示实施例14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65] 图37是表示实施例14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66] 图38是表示实施例15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67] 图39是表示实施例15的照明装置的全方位的相对照度的曲线图。
[0068] 图40是表示比较例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