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造高精度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板材切割常用方式有手工切割、半自动切割机切割及数控切割机切割。手工切割灵活方便,但手工切割质量差、尺寸误差大、材料浪费大、后续加工工作量大,同时劳动条件恶劣,生产效率低。半自动切割机中仿形切割机,切割工件的质量较好,由于其使用切割模具,不适合于单件、小批量和大工件切割。其它类型半自动切割机虽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但其功能简单,只适合一些较规则形状的零件切割。数控切割相对手动和半自动切割方式来说,可有效地提高板材切割地效率、切割质量,减轻操作者地劳动强度。在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手工切割和半自动切割方式还较为普遍。目前切割设备没有物料定位设置,只是简单的将物料放置在传送带上,切割精度很低,质量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及一种汽车制造高精度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物料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及一种汽车制造高精度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外面套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二限位板内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板内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外面套有第二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第二辊轴位置相对,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有横板,所述第一支撑柱上部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部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上套有第一圆柱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柱上套有第二圆柱弹簧,所述第一圆柱弹簧、第二圆柱弹簧位于横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顶端套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顶端套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位于横板的上方,所述横板上还设有第一油缸、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下面连接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铰接有第一切割盘,所述第二油缸的下面连接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铰接有第二切割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内设置丝杠,并将限位板设置在丝杠上,可以实现限位板的左右精确移动,从而控制物料的位置,提高物料的切割精度,通过限位柱上的圆柱弹簧可以对横板的两端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保证横板没有水平误差,紧固螺栓的作用为对调整后的圆柱弹簧进行固定,辊轴主要是对物料进行支撑,设置两个辊轴,中间存在间隙,可以避免切割盘对辊轴的损坏,设置两个切割盘,可以同时对物料进行切割,切割效率高,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底座,2-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4-第一限位槽,5-第二限位槽,6-第一传动杆,7-第一辊轴,8-第二辊轴,9-第二传动杆,10-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一限位柱,13-第一圆柱弹簧,14-第一限位孔,15-第一紧固螺栓,16-第二限位柱,17-第二圆柱弹簧,18-第二限位孔,19-第二紧固螺栓,20-第一油缸,21-第一移动杆,22-第一切割盘,23-第二油缸,24-第二移动杆,25-第二切割盘,26-横板,27-空腔,28-丝杠。
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空腔27,空腔27内设有丝杠28,丝杠28上设有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3,第一限位板2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4,第一限位槽4内设有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6外面套有第一辊轴7,第二限位板3内设有第二限位槽5,第二限位板3内设有第二传动杆9,第二传动杆9外面套有第二辊轴8,第一辊轴7、第二辊轴8位置相对,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位于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3的两侧,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连接有横板26,第一支撑柱10上部设有第一限位柱12,第二支撑柱11上部设有第二限位柱16,横板26上设有第一限位孔14、第二限位孔18,第一限位柱12穿过第一限位孔14,第二限位柱16穿过第二限位孔19,第一限位柱12上套有第一圆柱弹簧13,第二限位柱16上套有第二圆柱弹簧17,第一圆柱弹簧13、第二圆柱弹簧17位于横板26的下方,第一限位柱12的顶端套有第一紧固螺栓15,第二限位柱16的顶端套有第二紧固螺栓19,第一紧固螺栓15、第二紧固螺栓19位于横板26的上方,横板26上还设有第一油缸20、第二油缸23,第一油缸20的下面连接有第一移动杆21,第一移动杆21铰接有第一切割盘22,第二油缸20的下面连接有第二移动杆24,第二移动杆24铰接有第二切割盘25。
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3对称设置。
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对称设置。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