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篷中车顶篷弯梁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铁路货车篷中车顶篷弯梁(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弯梁的常用加工方法是采用压U形状和压R2076弧度同时进行,但是该方法生产出来的工件的凸缘边宽度误差在2mm左右,即工件的中间部分边缘宽、两端边缘窄;其主要原因是工件在压弯时,工件两端流动过快导致。如果采用阻力沟槽,工件易拉裂;如果将坯料人为的将两端加宽,则需增加一道落料工序,而且材料利用率降低,又增加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篷中车顶篷弯梁的加工模具。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铁路货车篷中车顶篷弯梁的加工模具,其包括上模座、上模板、压边圈垫板、压边圈、凸模、凹模、下模板、下模座、吊杆螺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压紧螺钉,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压边圈垫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压边圈与压边圈垫板固定连接,凸模的上端依次穿过压边圈和压边圈垫板,并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凸模的下端伸于压边圈外,所述凹模与下模板固定连接,下模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吊杆螺栓穿过压边圈垫板并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吊杆螺栓上,且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于上模座上和压边圈垫板上,所述压边圈上设有螺纹连接孔和压边孔,所述压紧螺钉设于压边孔内,且压紧螺钉的上端螺纹连接于压边圈垫板上,第二弹簧套设于压紧螺钉上,且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于压边圈上和压紧螺钉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模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加强筋。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双压边措施,也就是在原压边圈上两端再增加一道压边力,该单位面积压边力比原压边力单位面积压力大。本发明模具生产出来的工件边缘宽度误差小,也就是工件两端压边力增大,降低了板材坯料流入模腔的速度,使得凸缘边宽度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弯梁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弯梁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铁路货车篷中车顶篷弯梁的加工模具的结构图。其中:1-上模座;2-上模板;3-压边圈垫板;4-压边圈;5-凸模;6-凹模;7-下模板;8-下模座;9-吊杆螺栓;10-第一弹簧;11-加强筋;12-压紧螺钉;13-第二弹簧;14-弯梁;41-螺纹连接孔;42-压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铁路货车篷中车顶篷弯梁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模板2、压边圈垫板3、压边圈4、凸模5、凹模6、下模板7、下模座8、吊杆螺栓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3和压紧螺钉12,上模板2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压边圈垫板3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压边圈4与压边圈垫板3固定连接,凸模5的上端依次穿过压边圈4和压边圈垫板3,凸模5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上模板2上,凸模5的下端伸于压边圈4外。凹模6与下模板7固定连接,下模板7与下模座8固定连接。吊杆螺栓9穿过压边圈垫板3并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套设于吊杆螺栓9上,且第一弹簧10的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于上模座1上和压边圈垫板3上。在压边圈4上设有螺纹连接孔41和压边孔42,通过在压边圈垫板3上和压边圈4上的螺纹连接孔41内拧入螺钉,将压边圈4与压边圈垫板3固定连接。压紧螺钉12设于压边孔42内,且压紧螺钉12的上端螺纹连接于压边圈垫板3上,压紧螺钉12的下端面与压边圈4的下端面相齐平。第二弹簧13套设于压紧螺钉12上,且第二弹簧13的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于压边圈4上和压紧螺钉12上。为增加凹模6的稳定性,在凹模6与下模座8之间设有加强筋1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