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750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放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



背景技术:

国产轧机采用的是松散式的圈式收杆,后续工序中采用架装式放线架放线。现有技术中的铝杆或铝合金杆盘绕成线圈,放线时采用架装式放线方式,放线过程中线圈是固定的,且轴向为竖直方向。放线过程中,通过拉力将铝杆或铝合金杆拉出,而且该种放线方式由外向内,放线过程易出现卡线、塌陷等不稳定的现象,现有的架装式放线架已经不能满足高效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其能够保证线圈的稳定性,且能够防止线圈在放线过程中出现卡线、塌陷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包括:

导向盘,固定设置在放线装置的主轴上;

多个径向移动块,沿所述主轴的周向分布,且各个所述径向移动块与所述导向盘之间设有径向导向槽和与所述径向导向槽相配合地凸起结构;

轴向移动块,被多个所述径向移动块包围在内部,且所述轴向移动块能够沿所述主轴的轴向位移,所述径向移动块和所述轴向移动块的配合面为斜面,所述轴向移动块沿轴向正向位移时,所述轴向移动块驱动所述径向移动 块向外扩张;所述轴向移动块沿轴向反向位移时,所述轴向移动块驱动所述径向移动块向内收缩;

轴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轴向移动块进行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轴向移动块为多个,且与所述径向移动块一一对应,所述轴向移动块都固定设置在同一个中心轴的外周面上,所述中心轴设有第一中心孔,且所述中心轴通过所述第一中心孔套接在所述主轴的外周上,所述轴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中心轴沿所述主轴轴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轴向移动块与所述中心轴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轴向导向槽和与所述轴向导向槽相配合的轴向导向凸起。

优选地,所述主轴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轴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螺母、与所述螺母相配合且伸入于所述第二中心孔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相连接。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轴向移动块之间设有加强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线圈套在设置在主轴上的涨紧机构上之后,使轴向驱动机构驱动涨紧机构的轴向移动块正向移动,由于轴向移动块和径向移动块的配合面为斜面,当轴向移动块正向移动时,轴向移动块逐渐压迫径向移动块向远离主轴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径向移动块与线圈的中心孔抵紧,有效保证了线圈与主轴的配合稳定性。当需要将线圈拆卸下来时,只需使轴向驱动机构驱动涨紧机构的轴向移动块反向移动,当轴向移动块反向移动时,径向移动块逐渐向靠近主轴的方向收缩,进而使径向移动块与线圈的中心孔放松,进而可将线圈从涨紧机构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线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1-图3中:

机架—11、主轴安装组件—12、主轴—13、导向盘—14、径向移动块--15、轴向移动块—16、螺母—17、丝杠—18、活动法兰—19、固定法兰—20、移动小车—21、轨道—22、电机—23、升降丝杠—24、接头—25、腰形孔—26、中心轴—2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其能够保证线圈的稳定性,且能够防止线圈在放线过程中出现卡线、塌陷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导向盘14、多个径向移动块15、轴向移动块16及轴向驱动机构,其中导向盘14,固定设置在放线装置的主轴13上,多个径向移动块15沿主轴13的周向分布,且各个径向移动块15与导向盘14之间设有径向导向槽和与径向导向槽相配合地凸起结 构。轴向移动块16,被多个径向移动块15包围在内部,且轴向移动块16能够沿主轴13的轴向位移,径向移动块15和轴向移动块16的配合面为斜面,轴向移动块16沿轴向正向位移时,轴向移动块16驱动径向移动块15向外扩张;轴向移动块16沿轴向反向位移时,轴向移动块16驱动径向移动块15向内收缩。轴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轴向移动块16进行轴向移动。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线圈套在设置在主轴13上的涨紧机构上之后,使轴向驱动机构驱动涨紧机构的轴向移动块16正向移动,由于轴向移动块16和径向移动块15的配合面为斜面,当轴向移动块16正向移动时,轴向移动块16逐渐压迫径向移动块15向远离主轴13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径向移动块15与线圈的中心孔抵紧,有效保证了线圈与主轴13的配合稳定性。当需要将线圈拆卸下来时,只需使轴向驱动机构驱动涨紧机构的轴向移动块16反向移动,当轴向移动块16反向移动时,径向移动块15逐渐向靠近主轴13的方向收缩,进而使径向移动块15与线圈的中心孔放松,进而可将线圈从涨紧机构上拆卸下来。

本实施例中,轴向移动块16可以为多个,并且与径向移动块15一一对应。当然,轴向移动块16也可为一个整体的圆锥台状结构。多个轴向移动块16可以固定设置在同一个中心轴27的外周面上,具体轴向移动块16可以与中心轴27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二者也可通过螺钉、销钉、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中心轴27可以设有第一中心孔,且中心轴27通过第一中心孔套接在主轴13的外周上,轴向驱动机构驱动中心轴27沿主轴13轴向位移,如此可以同时驱动各个轴向移动块16进行轴向移动。

上述轴向驱动机构可具体如下述设置,主轴13内可以设有第二中心孔,轴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主轴13上的螺母17、与螺母17相配合且伸入于第二中心孔内的丝杠18,丝杠18与中心轴27通过轴承相连接。如此,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18转动,完成丝杠18的前后位移,丝杠18通过轴承与中心轴 27连接,相当于丝杠18空套在中心轴27内,进而丝杠18只带动中心轴27沿轴向直线位移。当然,上述轴向驱动机构,也可为液压缸等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中心轴27套在主轴13上发生周向的转动,而导致径向移动块15和轴向移动块16的配合面相脱离,在中心轴27与主轴13之间可以设有轴向导向槽和与轴向导向槽相配合的轴向导向凸起。

如此设置,在轴向导向槽和轴向导向凸起的配合作用下,能够防止中心轴27与主轴13发生周向的相对运动。

另外,为了提高轴向移动块16的强度,在相邻的两个轴向移动块16之间可以设有加强肋,以提高轴向移动块16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的机架11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滑轨上设有能够沿滑轨滑动的主轴安装组件12,主轴13可转动地设置于主轴安装组件12上,比如,在主轴安装组件12的两端可分别设有轴承,主轴13可以穿过两个轴承。

机架11上还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轴13上下位移,该升降驱动机构可具体包括电机23、减速器及升降丝杠24,通过电机23和减速器带动升降丝杠24上下移动,升降丝杠24与主轴安装组件12相连接,进而带动主轴13上下移动。当然,该升降驱动机构也可为其它类型的驱动机构,比如,液压缸等。

主轴13一部分安装在主轴安装组件12内,另一部分伸出于主轴安装组件12,并且伸出部分安装有上述涨紧机构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在安装放线架时,可首先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主轴13下降至预设位置,而后采用外部的小车将线圈推到放线装置的机架11前,并使线圈的中心孔与放线装置的主轴13对正,而后小车继续往前推,使线圈的中心孔套在主轴13上的涨紧机构上,而后使轴向驱动 机构驱动涨紧机构的轴向移动块16正向移动,由于轴向移动块16和径向移动块15的配合面为斜面,当轴向移动块16正向移动时,轴向移动块16逐渐压迫径向移动块15向远离主轴13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径向移动块15与线圈的中心孔抵紧,有效保证了线圈与主轴13的配合稳定性。而后控制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主轴安装组件12上移,进而使主轴13和线圈一起上移,由于主轴13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安装组件12上,主轴13可随线圈一起转动进行放线。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放线装置,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线圈的安装,且能够保证放线过程中线圈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卡线、塌陷的问题。

为了防止线圈脱落,在主轴13上可以设有固定法兰20和可拆卸地安装于主轴13上的活动法兰19,固定法兰20和活动法兰19分别位于涨紧机构的两侧。当需要拆装线圈时,首先将活动法兰19从主轴13上拆卸下来,而后将线圈安装到主轴13上之后,再将活动法兰19安装至主轴13上,以将线圈挡在活动法兰19和固定法兰20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放线装置,还可以配备有移动小车21和与小车相配合的轨道22,移动小车21在轨道22上运行,且机架11位于轨道22的一端。小车用于承载线圈,线圈可以首先放置在小车上,小车沿轨道22移动到主轴13位置,与主轴13对正后继续移动小车21,可将线圈放置在主轴13的涨紧机构上。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主轴安装组件12上设有用于与升降丝杠24相连接的接头25,接头25设有长轴方向为竖直方向的腰形孔26,升降丝杠24的下端通过插装于腰形孔26的销轴与接头25连接,销轴能够在腰形孔26内沿长轴方向相对运动。

如此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销轴正常情况下会与腰形孔26的上圆面接触,在将线圈装在主轴13上时,线圈的重量直接作用在主轴13上,而后使涨紧机构涨紧,此时如果主轴13的中心低于线圈的中心时,随着径向移动块15的膨 胀,向下的方向产生分力时,会推动主轴13上移,在腰形孔26设计的范围内可以自动移动,进而使得主轴13与线圈的中心实现自动调整对正。

在另一优选方案中,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放线装置还可以包括能够控制升降丝杠24升降行程的升降控制装置。具体地,该升降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滑轨上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升降丝杠24上升至第一预设位置时触发第一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控制电机23停止动作;升降丝杠24下降至第二预设位置时触发第二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控制电机23停止动作。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能够自动控制电机23的启停,进而控制升降丝杠24的升降距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