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冷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合真空钎焊及搅拌摩擦焊技术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板状的金属块板,在其内部布置流体通道,使得流体与换热器之间产生对流换热,从而散去换热器表面连接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热功耗。换热器的应用优势在于,单位面积内相对于其他散热结构能够散去更多的热量。现有的换热器一般包括基板和面板,面板与需要冷却的电子元器件相接触,现在常用的换热器的基板上的腔体一般为一个矩形状的腔体,散热翅片置于矩形腔体内,散热翅片的形状与矩形状的腔体相吻合,散热翅片为整体均匀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实现对于面板表面各个部分的充分利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另外现有的换热器的面板与基板的连接处只采用真空钎焊,导致合格率只有75%,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合真空钎焊及搅拌摩擦焊技术的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设计合理,且水冷板的工作面能获得充分利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结合真空钎焊及搅拌摩擦焊技术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工作板,所述下工作板上开设容纳腔,容纳腔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中分别设置一组散热翅片,容纳腔的开口密封连接上工作板,第三腔体与上工作板上开设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一腔体与上工作板上开设的出水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工作板通过真空钎焊及摩擦焊接固定于下工作板的腔体开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翅片的横截面呈串联的“几”字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针对现有技术中水冷板存在的不足进行结构改进,使得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工作面能够获得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同时上工作板与下工作板之间采用真空钎焊及搅拌摩擦焊,使得下工作板与上工作板之间连接可靠性几乎达到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工作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工作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5中,包括第一螺套孔1、上工作板2、隔板3、下工作板4、第二螺套孔5、散热翅片6、焊片7、容纳腔8、第一腔体8-1、第二腔体8-2、第三腔体8-3、进水口9、出水口10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合真空钎焊及搅拌摩擦焊技术的换热器,包括下工作板4,所述下工作板4上开设容纳腔8,容纳腔8包括第一腔体8-1、第二腔体8-2、第三腔体8-3,所述第一腔体8-1、第二腔体8-2、第三腔体8-3中分别设置一组散热翅片6,容纳腔的开口密封连接上工作板2,第三腔体8-3与上工作板2上开设的进水口9相连通,第一腔体8-1与上工作板2上开设的出水口相连通。
上工作板2通过真空钎焊及摩擦焊接固定于下工作板4的腔体开口端。比起只采用真空钎焊的连接方式,导致水冷板的合格率只有75%,本实用新型产品采用真空钎焊配合搅拌摩擦焊,产品合格率几乎可达100%。
容纳腔包括第一腔体8-1、第二腔体8-2、第三腔体8-3,所述第一腔体8-1与第二腔体8-2相连通,第二腔体8-2与第三腔体8-3相连通。
散热翅片6的横截面呈串联的“几”字形状。
在实际应用当中,根据密封需要,通常还会在下工作板2的内壁设置隔板3,隔板3对散热翅片6起到进一步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散热翅片6与上工作板2之间通过焊片7固定连接,上工作板4与下工作板2之间通过第二螺套孔5相连接,下工作板2上开设的第一螺套孔1与需要冷却的电子元器件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