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旋转工作台。
背景技术:
:
机床的旋转工作台作为机床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带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的被加工零件转动,并保证较高的定位精度。目前数控转台利用伺服电机、编码器等实现闭环控制,定位精度较高,但同时成本也较高。本实用新型旋转工作台可以实现自动旋转,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动微调来时实现准确定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工作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手轮、电机、工作台和底座,工作台位于底座的上方,手轮、电机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手轮与底座内的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蜗杆轴、蜗轮组成手动调节装置,电机、电机上方的小带轮和皮带、底座内的蜗杆轴、蜗轮组成自动旋转动力转化装置;工作台内设置了齿轮轴和齿圈,蜗轮与齿轮轴采用键连接,齿轮轴与齿圈相啮合,由齿圈带动工作台旋转;
手动调节装置内,手轮、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蜗杆轴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蜗杆轴与蜗轮相啮合;
自动旋转动力转化装置内,电机通过小带轮、皮带与蜗杆轴上端的大带轮相连,小带轮与电机采用涨紧套连接,大带轮与蜗杆轴采用键连接。
蜗杆轴上靠近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旋转工作台可以实现自动旋转,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动微调来时实现准确定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
离合器不吸合时,工作台在电机的带动下,可自动旋转,实现工作台的快速运动;并且动力不会传递给手轮机构,从而避免工作台自动旋转时,手轮同时旋转带来的危险。
离合器吸和时,工作台可以在手轮机构的带动下手动旋转,可以实现旋转角度的微调,使得工作台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F-F剖视图。
图中,1为底座,2为手轮,3为工作台,4为电机,5为第一转动轴,6为第二转动轴,7为离合器,8为蜗杆轴,9为小带轮,10为皮带,11为大带轮,12为蜗轮,13为齿轮轴,14为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手轮、电机、工作台和底座,工作台位于底座的上方,手轮、电机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手轮与底座内的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蜗杆轴、蜗轮组成手动调节装置,电机、电机上方的小带轮和皮带、底座内的蜗杆轴、蜗轮组成自动旋转动力转化装置;工作台内设置了齿轮轴和齿圈,蜗轮与齿轮轴采用键连接,齿轮轴与齿圈相啮合,由齿圈带动工作台旋转;
手动调节装置内,手轮、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蜗杆轴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蜗杆轴与蜗轮相啮合;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了齿轮,蜗杆轴与第二转动轴间的两个啮合齿轮为圆锥形齿轮。
自动旋转动力转化装置内,电机通过小带轮、皮带与蜗杆轴上端的大带轮相连,小带轮与电机采用涨紧套连接,大带轮与蜗杆轴采用键连接。
蜗杆轴上靠近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且离合器位于圆锥齿轮与蜗轮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