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扣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230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环扣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扣型草原网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扣型草原网的环扣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环扣型草原围栏是通过环扣将垂直交叉的经线、纬线交叉固定起来,形成钢丝网格(如图5)。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必须将环扣进行定位是保证经线和纬线顺利穿过环扣形成十字交叉的连接点的必要条件。要顺利穿入经线和纬线,仅仅是固定环扣还是不行的,必须保证环扣固定的方向。由于现成的环扣是冲压件,其误差比较大,导致环扣的有效定位并保证其正确的钢丝穿入方向成为草原围栏网自动化生产的一大难题。目前的有一种方案是,不用现成的成品环扣,将环形平垫放入穿丝工位后,在穿丝工位上进行冲压,这样来保证环扣的方向和穿丝的方向相吻合。该方案实施难度比较大,首先,穿丝是相对精细的工序,在此设置相对笨重的冲压装置,大大提高设备的复杂程度;其次,即便在穿丝工位上进行冲压操作,当冲头分离时,也无法保证变形的环扣不随冲头移位;第三,如果使用圆环状的平垫先镀锌,然后进入工位后,再进行冲压成型,由于冲压装置的作用,会破坏环扣上的镀锌层,使产品的寿命严重降低;第四,环扣生产已经专业化,在穿丝工位上进行冲压,其它工序将会等待环扣制作工序,使该环节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穿纬线钢丝方便快捷、准确率高、使环扣位置不容易发生不动又不会损伤环扣的镀锌层的环扣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扣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配合使用;所述上固定件包括顶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顶面分别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上侧相连;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围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纬线穿孔和第二纬线穿孔;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线穿孔和第二经线穿孔;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弹簧片支撑孔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所述第一弹簧片支撑孔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用于放置压紧环扣的弹簧片;

所述下固定件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与第一经线穿孔和第二经线穿孔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所述固定台上与第一纬线穿孔和第二纬线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环扣凹槽,所述环扣凹槽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第一纬线穿孔和第二纬线穿孔的位置相对。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固定台靠近第三侧面的一侧上连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纬线条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三侧面的一侧与第三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侧面的上侧设有限位凸部;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纬线条孔与第二纬线穿孔相通。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纬线穿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三侧面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纬线穿孔设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侧分别与顶面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侧面为倾斜面。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纬线穿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纬线穿孔设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上侧分别与顶面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下侧面为倾斜面。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限位凸部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第二支撑块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倾斜切面。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倾斜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经线穿孔和第二经线穿孔为一侧开口的方形结构;所述第一经线穿孔的内端口的三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倾斜切面,所述第二经线穿孔的外端口的三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倾斜切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环扣固定装置,能够将加工好的环扣置于环扣凹槽内通过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配合使用将环扣牢牢的固定在弹簧片与环扣凹槽之间的空腔内,并通过先穿入纬线保证环扣处于正确的经线穿入方向,使环扣上相应的穿入纬线钢丝和经线钢丝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纬线穿孔和经线穿孔连通,通过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纬线穿孔、第二纬线穿孔、第一经线穿孔、第二经线穿孔穿入纬线钢丝和经线钢丝从而实现准确的将钢丝穿入环扣中保证了草原网的加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倾斜面有利于当环扣没有在环扣凹槽的最佳位置时,通过倾斜面的挤压作用使环扣的位置移动至最佳的穿丝位置,从而实现对环扣位置的调整从而实现将环扣固定在准确的穿丝位置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草原网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环扣固定装置的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环扣固定装置的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环扣固定装置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相互配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纬线钢丝和经线钢丝穿过环扣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经线钢丝,2-第一支撑块,3-纬线钢丝,4-环扣凹槽,5-第二支撑块,6-第一连接板,7-纬线条孔,8-第二连接板,9-固定台,10-顶面,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第四侧面,15-第一纬线穿孔,16-第二纬线穿孔,17-第一经线穿孔,18-第二经线穿孔,19-第一弹簧片支撑孔,20-第二弹簧片支撑孔,21-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3-限位凸部,24-环扣,25-第一支撑板,26-第二支撑板,27-内腔室,28-第一倾斜切面,29-第二倾斜切面,30-第三倾斜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完整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纬线钢丝是指从竖直方向穿入环扣的钢丝;经线钢丝是指从水平方向穿入环扣的钢丝。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环扣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配合使用;所述上固定件包括顶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顶面分别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上侧相连;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围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纬线穿孔和第二纬线穿孔;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线穿孔和第二经线穿孔;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弹簧片支撑孔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所述第一弹簧片支撑孔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用于放置压紧环扣的弹簧片;

所述下固定件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与第一经线穿孔和第二经线穿孔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所述固定台上与第一纬线穿孔和第二纬线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环扣凹槽,所述环扣凹槽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第一纬线穿孔和第二纬线穿孔的位置相对。

如图2所示的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顶面10、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围成的一端开口的内腔室27,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三侧面13相对,第二侧面12和第四侧面14相对;在第一侧面11和第三侧面13分别设有第一纬线穿孔15和第二纬线穿孔16,在第二侧面12和第四侧面14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线穿孔17和第二经线穿孔18,所述第一纬线穿孔15与第二纬线穿孔16相对,所述第一经线穿孔17和第二经线穿孔18相对;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纬线穿孔15和第二纬线穿孔16为条形孔,第一经线穿孔17和第二经线穿孔18为方形穿孔;如图2所示,第一弹簧片支撑孔19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20分别设置在第一经线穿孔17和第二经线穿孔18的上方,用于放置弹簧片,该弹簧片的两端通过第一弹簧片支撑孔19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20进行固定放置,使用时用于将环扣24压紧在环扣凹槽4上,防止在穿纬线钢丝3和经线钢丝1的过程中环扣24发生位置移动,影响穿线的效果。

如图1所示,下固定件在与第一经线穿孔17和第二经线穿孔18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块2和第二支撑块5,所述第一支撑块2和第二支撑块5用于在穿丝时支撑经线钢丝1保持水平状态便于精准的穿丝;固定台9的第一纬线穿孔15和第二纬线穿孔16相对的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环扣凹槽4,所述环扣凹槽4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第一纬线穿孔15和第二纬线穿孔16的位置相对,在穿线时,纬线钢丝3穿过第一纬线穿孔15通过环扣凹槽4的一个开口端,穿过环扣24然后通过环扣凹槽4的另一个开口端从第二纬线穿孔16穿出。优选地,第一纬线穿孔15和第二纬线穿孔16的连线与第一经线穿孔17和第二经线穿孔18的连线互相垂直;便于保证最终的草原网网孔规整,美观实用。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固定台9靠近第三侧面13的一侧上连有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8之间设有纬线条孔7;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靠近第三侧面13的一侧与第三侧面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侧面13的上侧设有限位凸部23;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纬线条孔7与第二纬线穿孔16相通。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限位凸部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结构。

如图1-2所示,为了在使用时,增强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配合使用的精密性,将下固定件的固定台9靠近上固定件第三侧面13的一侧上设置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同时为了不影响穿纬线钢丝3在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之间设置了纬线条孔7,当穿纬线时,纬线钢丝3可通过纬线条孔7方便的穿入第二纬线穿孔16中;优选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靠近第三侧面13的一侧与第三侧面13光滑接触,在第三侧面13的上侧设有限位凸部23,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滑出第三侧面的上部,优选地,限位凸部23为如图3所所示的方形结构;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纬线条孔7与第二纬线穿孔16相通,即只需要可以将纬线钢丝3通过纬线条孔7穿入第二纬线穿孔16即可。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纬线穿孔16为条形孔,所述第三侧面13包括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所述第二纬线穿孔16设于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上侧分别与顶面10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下侧面为倾斜面。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纬线穿孔15为条形孔,所述第一侧面11包括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纬线穿孔15设于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的上侧分别与顶面1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的下侧面为倾斜面。

考虑到实际使用时,环扣在环扣凹槽4上的位置可能会出现微小的误差影响草原网的质量。通过在第一侧面11和第三侧面13的下侧面上设置倾斜面,当环扣的位置出现微小的误差时,通过倾斜面的作用将环扣调整至最佳的穿线位置,从而提高穿线的精度,保证最终生产的草原网的质量。

如图1所示,第一侧面11包括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纬线穿孔15设于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的上侧分别与顶面1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的下侧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三侧面13包括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所述第二纬线穿孔16设于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上侧分别与顶面10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下侧面为倾斜面。

使用时,当环扣24的位置偏向于第一侧面11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在组合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的倾斜面与环扣相接触将环扣向环扣凹槽4的中心推挤使环扣进入的环扣凹槽4的最佳位置,同时弹簧片将环扣压紧在该位置上,进行穿线操作。

当环扣24的位置偏向于第三侧面13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在组合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26的倾斜面与环扣相接触将环扣向环扣凹槽4的中心推挤使环扣进入的环扣凹槽4的最佳位置,同时弹簧片将环扣压紧在该位置上,进行穿线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弹簧片支撑孔和第二弹簧片支撑孔平行,其最上端的位置同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最低处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环扣的高度,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合拢时能完全压住环扣。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下沿为斜面,斜面的上沿不得超过第一弹簧支撑孔、第二弹簧片支撑孔的下沿。所述第一弹簧支撑孔、第二弹簧支撑孔的位置应与内腔室在同一方向上齐平。

使用时,将如图4所示的环扣置于固定台9的环扣凹槽4上,通过纬线钢丝3从第一纬线穿孔15经过环扣凹槽4的开口端,穿过环扣24然后从第二纬线穿孔16穿出;然后将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组合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置于第一弹簧支撑孔和第二弹簧支撑孔内的弹簧片将环扣压紧在环扣凹槽4的中心位置上,此时如图5所示的经线钢丝1穿过的环扣24的位置与第二经线穿孔18相通;此时,经线钢丝1从第二经线穿孔18穿入,穿入如图5所示的环扣24上的固定经线钢丝1的位置,最终环扣套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完成环扣24的穿丝过程,进入下一步的操作工序。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第二支撑块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倾斜切面28。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倾斜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如图1所示,经线钢丝和纬线钢丝在如图所示的交叉状态时,纬线钢丝在经线钢丝的上方,纬线钢丝在与经线钢丝的交叉处不接触,两者之间留有空隙,为了在穿丝的过程中,增强经线钢丝1的穿丝的准确度,防止由于经线钢丝的位置偏差导致穿丝出现问题,将第一支撑块靠近第二支撑块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倾斜切面28;当经线钢丝1从第二经线穿孔18穿入时的位置出现偏差时,第二经线可沿着第一倾斜切面回到正常位置进入第一经线穿孔17中,从而保证经线钢丝1穿丝的准确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经线穿孔和第二经线穿孔为一侧开口的方形结构;所述第一经线穿孔17的内端口的三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倾斜切面29,所述第二经线穿孔18的外端口的三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倾斜切面30。

为保证在穿丝的过程中经线钢丝能够顺利的从第二经线穿孔18穿入,在第二经线穿孔18的左侧外端口上设置与其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倾斜切面;当第二经线穿孔为下侧开口的方形结构时,该方形结构的左侧外端口的三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倾斜切面,当经线钢丝在穿线时其位置发生偏差时,沿着第二倾斜切面的切面滑入第二经线穿孔中,从而保证经线钢丝准确穿入第二经线穿孔中;在经线钢丝穿入第一经线穿孔,穿过环扣后,准备穿入第一经线穿孔时,采用同样的方式,在第一经线穿孔的左侧的内端口的三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倾斜切面,当经线钢丝准备穿入第一经线穿孔时发生位置偏差,可沿着第三倾斜切面的切面滑进第一经线穿孔中,从而保证了整个穿丝过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