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52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



背景技术:

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一般具有两个引脚,为了满足与其他零件或者线路连接等需求,有时需要对其引脚进行成型,即弯折成所需的形状。传统的工艺中,是人工用治具等工具进行弯折,其弯折的速度慢,影响生产的效率,人工成本高,增加成本的投入,另外,引脚弯折后形状精度低,一致性差,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型精度高、速度快的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包括转盘、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设置于转盘的若干料夹、用于对电子元件的引脚依次进行折弯的第一折弯装置和第二折弯装置、用于对折弯后的引脚进行压扁的打扁装置,第一折弯装置、第二折弯装置和打扁装置依次围设于转盘。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装置包括直角折弯母座、相对直角折弯母座设置的直角折弯公座、以及分别用于驱动直角折弯母座和直角折弯公座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直角折弯母座设置有用容纳电子元件中部的第一避空槽及位于第一避空槽两侧的直角槽,所述直角折弯公座(42设有与第一避空槽对应的第二避空槽及用于与直角槽配合折弯电子元件引脚的推脚臂。

其中,所述第二折弯装置包括第一推脚机构和第二推脚机构,所述第一推脚机构包括第一推脚块及与第一推脚块驱动连接的第一推脚气缸;第二推脚机构包括第二推脚块及与第二推脚块连接的第二推脚气缸;所述第一推脚块与第二推脚块对应设置,该第一推脚块与第二推脚块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其中,所述打扁装置包括第一压扁块、相对于第一压扁块设置的第二压扁块、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压扁块和第二压扁块移动的第一压扁气缸和第二压扁气缸,所述第一压扁块设置有第一元件避空槽、第二压扁块设置有与第一元件避空槽对应的第二元件避空槽,第一压扁块的端面和/或第二压扁块的端面设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引脚的压扁槽。

其中,所述料夹包括料夹座、第一夹块、与第一夹块并列设置的第二夹块及弹簧,所述第一夹块的中部和第二夹块的中部均与料夹座铰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块的上端和第二夹块的上端抵接,所述料夹通过料夹座安装于转盘。

其中,还包括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电子元件向上推起的顶料机构、以及用于推动第一夹块或者第二夹块使料夹夹料的上料推夹机构。

其中,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块及用于驱动顶料块升降运动的顶料气缸;所述上料推夹机构包括上料推夹座及设置于上料推夹座的上料推夹气缸。

其中,还包括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用于推动第一夹块或者第二夹块使料夹松料的下料推夹机构、以及用于对料夹松开的电子元件进行收料的料盒。

其中,还包括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安装架、送料移动座、用于驱动送料移动座升降运动的送料升降驱动机构及用于驱动送料移动座平移运动的送料平移驱动机构,所述送料安装架设置有两块并列设置的放料板,两块放料板均设置有若干置料槽,所述送料移动座设置有两块并列设置的送料板,两块送料板均设置有若干送料槽,两块送料板位于两块放料板之间。

其中,还包括切编带装置,所述切编带装置包括切编带支架、可转动设置于该切编带支架的送料盘、用于切去零件编带的编带切刀及用于驱动送料盘转动送料的送料盘驱动装置,所述送料盘的边缘设置有若干卡料槽;所述送料盘通过转轴安装于切编带支架;所述送料盘驱动装置包括间歇推块、用于推动该间歇推块的送料气缸,所述转轴的一端装设有送料齿轮,送料时,送料气缸推动间歇推块,间歇推块推动送料齿轮转动;所述切编带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该压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切编带支架的压块架及设置于该压块架的弧形压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转盘的周围的设置若干料夹,采用转盘的转动使料夹对设置于转盘周围的第一折弯装置、第二折弯装置和打扁装置等工位之间进行送料,其送料方便,料夹对同一个电子元件夹持一次后,直到该电子元件的引脚成型完后,才松开电子元件,有效的避免在各个工位之间反复夹持电子元件,对电子元件的传送和加工都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的速度;同时,避免了反复夹持电子元件产生的夹持误差,保证电子元件引脚的成型精度。另外,采用这种转盘转动送料的结构,使得设备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运输。对电子元件进行两次折弯后,再进行打扁,使得成型更加容易操作,避免一次成型导致引脚损伤和成型后的回弹,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切编带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切编带装置后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切编带装置、送料装置和上料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折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料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编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带料和电子元件的加工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包括转盘1、用于驱动转盘1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2、设置于转盘1的若干料夹3、用于对电子元件的引脚依次进行折弯的第一折弯装置4和第二折弯装置5、用于对折弯后的引脚进行压扁的打扁装置6,第一折弯装置4、第二折弯装置5和打扁装置6依次围设于转盘1。

实际应用时,若干料夹3安装在转盘1周围的边缘,料夹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进行选择。料夹3夹住待加工的电子元件01,转盘驱动机构2驱动转盘1转动,从而带动若干料夹3在各个工位之间进行送料。所述转盘驱动机构2可以采用电机或采用现有的驱动机构即可。第一折弯装置4对电子元件01的引脚02进行第一次弯折成型,转盘1转动一个位置,第二折弯装置5对该电子元件01的引脚02进行第二次弯折成型,转盘1再转动一个位置,打扁装置6将电子元件01的弯折后的引脚进行打扁,从而得到所需的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在转盘1的周围设置若干料夹3,采用转盘1的转动使料夹3对设置于转盘1周围的第一折弯装置4、第二折弯装置5和打扁装置6等工位之间进行送料,其送料方便,料夹3对同一个电子元件01夹持一次后,直到该电子元件01的引脚02成型完后,才松开电子元件01,有效的避免在各个工位之间反复夹持电子元件01,对电子元件01的传送和加工都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的速度;同时,避免了反复夹持电子元件01产生的夹持误差,保证电子元件01的引脚01的成型精度。另外,采用这种转盘1转动送料的结构,使得设备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和运输。对电子元件01进行两次折弯后,再进行打扁,使得成型更加容易操作,避免一次成型导致引脚02损伤和成型后的回弹,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装置4包括直角折弯母座41、相对直角折弯母座41设置的直角折弯公座42、以及分别用于驱动直角折弯母座41和直角折弯公座42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3和第二驱动机构4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3和第二驱动机构44均可以采用气缸、油缸或电机配合丝杆和螺母等机构来实现。所述直角折弯母座41设置有用容纳电子元件中部的第一避空槽411及位于第一避空槽411两侧的直角槽412,所述直角折弯公座42设有与第一避空槽411对应的第二避空槽421及用于与直角槽412配合折弯电子元件引脚的推脚臂422。

使用时,料夹3夹持电子元件01置于直角折弯母座41和直角折弯公座42之间,第一驱动机构43和第二驱动机构44分别驱动直角折弯母座41和直角折弯公座42移动,使推脚臂422将引脚02推至直角槽412中进行折弯,使得电子元件01的引脚02垂直折弯,如图9中图c所示。所述第一避空槽411和第二避空槽421对电子元件01和料夹3进行避让。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弯装置5包括第一推脚机构51和第二推脚机构52,所述第一推脚机构51包括第一推脚块511及与第一推脚块511驱动连接的第一推脚气缸512;第二推脚机构52包括第二推脚块521及与第二推脚块521连接的第二推脚气缸522;所述第一推脚块511与第二推脚块521对应设置,该第一推脚块511与第二推脚块52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如图4所示,当电子元件01的引脚02垂直折弯后,料夹3夹持电子元件01至第一推脚机构51和第二推脚机构52之间,第一推脚气缸512和第二推脚气缸522同时分别驱动第一推脚块511和第二推脚块521移动,使得第一推脚块511和第二推脚块521对折弯后引脚02进一步折弯,折弯呈锐角,如图9中图d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打扁装置6包括第一压扁块61、相对于第一压扁块61设置的第二压扁块62、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压扁块61和第二压扁块62移动的第一压扁气缸和第二压扁气缸,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压扁块61设置有第一元件避空槽611、第二压扁块62设置有与第一元件避空槽611对应的第二元件避空槽621,第一压扁块61的端面和/或第二压扁块62的端面设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引脚的压扁槽622。具体的,压扁槽622可以只在第一压扁块61的端面或者第二压扁块62的端面设置,也可以在第一压扁块61的端面和第二压扁块62的端面均设置。

如图6所示,当将电子元件01的引脚02折弯呈锐角后,料夹3夹持电子元件01至第一压扁块61与第二压扁块62之间,第一压扁气缸和第二压扁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压扁块61和第二压扁块62移动,使第一压扁块61和第二压扁块62将引脚01压扁于压扁槽622中,从而得到所需的产品,如图9中图e所示。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料夹3包括料夹座31、第一夹块32、与第一夹块32并列设置的第二夹块33及弹簧34,所述第一夹块32的中部和第二夹块33的中部均与料夹座31铰接,所述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块32的上端和第二夹块33的上端抵接,使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3不受外力时,处于夹紧状态,所述料夹3通过料夹座31安装于转盘1。该料夹3结构简单,采用弹簧34作为夹紧的驱动力,对产品进行柔性夹持,避免夹伤产品。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料装置7,该上料装置7包括用于将电子元件向上推起的顶料机构71、以及用于推动第一夹块32或者第二夹块33使料夹3夹料的上料推夹机构72。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71包括顶料块711及用于驱动顶料块711升降运动的顶料气缸712;所述上料推夹机构72包括上料推夹座721及设置于上料推夹座721的上料推夹气缸72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送料装置9,送料装置9包括送料安装架91、送料移动座92、用于驱动送料移动座92升降运动的送料升降驱动机构93及用于驱动送料移动座92平移运动的送料平移驱动机构94,所述送料安装架91设置有两块并列设置的放料板911,两块放料板911均设置有若干置料槽912,所述送料移动座92设置有两块并列设置的送料板921,两块送料板921均设置有若干送料槽922,两块送料板921位于两块放料板911之间。所述送料升降驱动机构93和送料平移驱动机构94均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等机构来实现。

如图3所示,电子元件01置于两块放料板911的置料槽912,送料升降驱动机构93驱动两块送料板921的上升,使电子元件01位于送料槽922,送料平移驱动机构94驱动两块送料板921和电子元件01一起移动,从而将电子元件01送至顶料块711处,顶料气缸712驱动顶料块711带着电子元件01上升,上料推夹气缸722推动第二夹块33,使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3打开以夹持电子元件01。当顶料块711将电子元件01送至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3中时,上料推夹气缸722退回,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3夹住电子元件01,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对电子元件01进行传送和上料。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下料机构8,下料机构8包括用于推动第一夹块32或者第二夹块33使料夹3松料的下料推夹机构81、以及用于对料夹3松开的电子元件进行收料的料盒82。所述下料推夹机构81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等机构来实现。工作时,下料推夹机构81推动第二夹块33,使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3松开加工完成的电子元件01,该电子元件01落到料盒82中。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切编带装置10,所述切编带装置10包括切编带支架20、可转动设置于该切编带支架20的送料盘30、用于切去零件编带的编带切刀80及用于驱动送料盘30转动送料的送料盘驱动装置40,所述送料盘30的边缘设置有若干卡料槽301;所述送料盘30通过转轴50安装于切编带支架20;所述送料盘驱动装置40包括间歇推块401、用于推动该间歇推块401的送料气缸402,所述转轴50的一端装设有送料齿轮60,送料时,送料气缸402推动间歇推块401,间歇推块401推动送料齿轮60转动;所述切编带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70,该压料组件70包括设置于切编带支架20的压块架701及设置于该压块架701的弧形压块702。

工作时,将原带料04的电子元件01卡在送料盘30的卡料槽301中,送料盘驱动装置40驱动送料盘30转动,从而使送料盘30带动原带料04转动,当原带料04转至编带切刀80,送料盘30继续转动,该编带切刀80切断电子元件01端部的引脚03,从而使编带03与电子元件01分离,切去编带03的电子元件01落到送料槽922中,送料装置9进行送料。

具体的,送料气缸27推动间歇推块26,间歇推块26推动送料齿轮20转动。工作时,送料气缸402间歇的推动间歇推块401,该间歇推块401推动送料齿轮60转动,从而使送料盘30间歇的带动原带料04转动,以实现对电子元件01逐个送料。本送料盘驱动装置40间歇地驱动送料盘30转动送料,实现逐个输送电子元件01,其控制方便,送料精度高。送料盘30转动送料时,弧形压块701挡在原带料04的外侧,对原带料04进行导向和阻挡,防止原带料04跑偏和脱落,使得送料盘30送料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整体方案的工作流程为:

如图9所示,切编带装置10对图a中的原带料04切去编带03,从而得到图b中单个电子元件01;送料装置9将电子元件01送至上料装置7处,上料装置7对电子元件01进行上料,使料夹3夹持电子元件01,在转盘1的转动下,料夹3将电子元件01送至第一折弯装置4进行垂直折弯,得带图c中的电子元件01;料夹3再将电子元件01送至第二折弯装置5进一步折弯,使引脚03折弯呈锐角,得到图d中的电子元件01; 料夹3再将电子元件01送至打扁装置6处对引脚03进行打扁,得到图e中的电子元件01;料夹3再将电子元件01送至下料机构8进行下料回收,然后空载的料夹3再转到上料装置7处对待加工的电子元件01进行夹持,以此循环工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