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9395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棒铸造和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对钢筋或钢棒的轧制在工业生产中是常规之事。将经连铸工艺生产处的粗棒料切断后经过多道轧制机的轧制形成特定尺寸的细棒料。

即现有的大尺寸钢棒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多次冲压,使得其截面积由大变成需要的尺寸。大尺寸钢棒的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辊轴进行输送,通常在输送过程中为了确保输送的速度和顺利进入轧制机,而将辊轴与较高的速度进行运行,不但增加了能耗,而且钢棒和辊轴的不断接触容易导致辊轴的表面受损,不但容易产生质量问题,而且需要定期维修,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它包括依次设置的连铸机、第一输料组件、第二输料组件以及轧制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所述连铸机制得的钢棒向下游输送,所述轧制组件包括一对轧辊以及用于感应所述轧辊之间压力的传感器;所述第二输料组件包括箱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速度可调的多根输料辊轴,多根所述输料辊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化地,所述第二输料组件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箱体上的盖体、与每根所述输料辊轴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力组件以及与所述电力组件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信号用于调节其输出的控制器。

优化地,所述第一输料组件包括支撑架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内且与所述输料辊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多根第一辊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用于感应辊之间压力的传感器而第二输料组件则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内且速度可调的多根输料辊轴,这样当传感器感应到轧辊之间的压力突然变大时,输料辊轴的速度调小以使得钢棒缓慢进入轧制组件,这样有利于减少输料辊轴与棒料之间的摩擦而减小磨损并有利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

其中,1、连铸机;2、第一输送组件;21、支撑架体;22、第一辊轴;3、第二输料组件;31、盖体;32、箱体;33、输料辊轴;34、电力组件;35、控制器;4、轧制组件;41、轧辊;42、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钢棒轧制用脱头速度控制系统,它包括连铸机1、第一输料组件2、第二输料组件3和轧制组件4,它们由左向右依次设置。

其中,连铸机1用于将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尺寸规格的钢棒并在将其切成特定的长度。第一输送组件2用于将连铸机1制得的钢棒向下游输送,它包括支撑架体21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体21内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多根第一辊轴22,由于刚从连铸机1中输出的钢棒仍未充分成型,因此第一辊轴22的转速较小。第二输料组件3包括箱体32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32内且速度可调的多根输料辊轴33,多根输料辊轴33与第一辊轴2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轧制组件4包括一对轧辊41以及用于感应轧辊42之间压力的传感器42。在工作时,当钢棒慢慢由第一辊轴22上输送至输料辊轴33上时,输料辊轴33的速度与第一辊轴22的速度一致;当钢棒全部转移至输料辊轴33上时,输料辊轴33增大以使钢棒迅速通过第二输料组件3(可以在第二输料组件3入口端增设感应器实现);当传感器42感应到轧辊42之间的压力突然变大时,输料辊轴33的速度又调小以使得钢棒缓慢进入轧制组件,这样有利于减少输料辊轴与棒料之间的摩擦而减小磨损并有利于节约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料组件3还包括盖设于箱体32上的盖体31、与每根输料辊轴33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力组件34以及与电力组件34相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42信号用于调节其输出的控制器35,以实现对输料辊轴33转速的控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