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953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排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现有的折弯轴类零件来看,加工期间,其只能被单独定位。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限位机构,导致定位不精准,容易松动。最终,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产品尺寸偏差过大,导致产品不良率较高。并且,单一化的加工还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送料精度不稳定等缺陷。再者,整个加工过程对人员依赖性强,需要通过人工不断进行偏差修正。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其中:所述装置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容纳槽上分布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分布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穿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底部连入定位孔。

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光滑、无毛刺。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容纳槽的开口边缘分布有圆弧倒角。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板为矩形长跳板,所述矩形长跳板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本体上分布有辅助安装孔。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本体上分布有标签栏,所述标签栏包括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分布有标签本体。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的容纳槽与折弯轴类零件外形一致符合工件折弯方向和特性尺寸,便于存放。

2、可成组存放多个零件,完成多产品加工的同步加工。

3、依托于定位板,保证零件防止完毕后不松动、掉落,且实现定位精准、尺寸稳定,便于同步加工。

4、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实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装置本体 2容纳槽

3定位孔 4定位板

5标签栏 6辅助安装孔

7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的适用于折弯轴类零件的多排定位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装置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容纳槽2,其外形与折弯轴类零件一致,可在这些容纳槽2内顺利取放折弯轴类零件。当然,为了有效保证其拥有较佳的高硬强度和耐磨性,可采用新型超硬轴承钢材来构成装置本体1。同时,考虑到折弯轴类零件的限位,便于后续加工中铣槽到位,本实用新型在容纳槽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3,容纳槽2上分布有定位板4,定位板4上分布有若干连接孔(图中未示出),连接孔上穿设有定位螺栓7,定位螺栓7的底部连入定位孔3。由此,可通过定位板4的分布实现较佳的位置限定。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采用的容纳槽2的内壁光滑、无毛刺。这样,不会因为毛刺部分对折弯轴类零件造成划伤,影响折弯轴类零件加工后的优良率。同时,为了巩固上述效果,避免折弯轴类零件放入、取出期间的划伤,保证其完整的光洁度,在容纳槽2的开口边缘分布有圆弧倒角。

进一步来看,为了实现多个折弯轴类零件的同时限位,不会对零件造成划伤,采用的定位板4为矩形长跳板,矩形长跳板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来看,为了与其他加工设备相结合,满足两者稳固的安装定位,在装置本体1上分布有辅助安装孔6。这样,可以通过其他加工设备预设的导向杆进行定位连接。同时,为了便于工人取料、放料,提升辨识度,装置本体1上分布有标签栏5,标签栏5包括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分布有标签本体。这样,可以随时标注目前零件处于哪种加工状态,提高各个工位的衔接顺畅度。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采用的容纳槽与折弯轴类零件外形一致符合工件折弯方向和特性尺寸,便于存放。

2、可成组存放多个零件,完成多产品加工的同步加工。

3、依托于定位板,保证零件防止完毕后不松动、掉落,且实现定位精准、尺寸稳定,便于同步加工。

4、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