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等静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18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静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等静压机。



背景技术:

冷等静压机是用压制粉末成制品的先进设备,特别是钢厂连铸用铝碳制品生产中必要的设备之一。但是在卸压时工艺要求按一定的卸压曲线将工作缸内压力卸掉,特别是在17MPa开始需缓慢降至0MPa。目前,国内设计制作卸压装置(包括传统的三级卸压装置、比例卸压装置),其卸压效果较差,还有使用手动卸压阀卸压,繁琐且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然而,传统的等静压机,占地面积大,应用范围窄,不适合小厂房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等静压机,解决传统的等静压机,占地面积大,应用范围窄,不适合小厂房的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等静压机,包括:主压轮、双层密封垫圈、侧门、锁紧装置、涡轮、控制柜、加压容器、机架、主加压装置,

所述机架内部设有加压容器,所述加压容器上方设有主加压装置,所述主加压装置包括主压轮、主加压活塞,所述主压轮与主加压活塞连接,所述主加压活塞与加压容器的上开口端处设有密封橡胶垫,所述机架的侧壁处设有侧门,所述侧门通过锁紧装置与机架固定,所述侧门两侧均设有双层密封垫圈,所述加压容器的底部设有从加压装置,所述从加压装置包括涡轮、从压轮、从加压活塞,所述涡轮与从压轮连接,所述从压轮与从加压活塞连接,所述控制柜设置在机架侧面,所述控制柜分别与主加压装置、从加压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从加压活塞与加压容器的下开口端处设有密封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容器采用双层缸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部设有顶板,所述主加压活塞贯穿所述顶板,且与所述顶板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通过电线分别与主压轮、从压轮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侧门向加压容器内部添加需要等静压的材料,锁紧侧门口,控制柜控制主加压装置和从加压装置,向加压容器进行加压,加压完成后,打开侧门拿出加压后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密封垫圈密封侧门,采用密封橡胶垫使得主加压活塞与加压容器、从加压活塞与加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良好,使得加压容器在加压是达到完全的密封状态,进而提高加压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一体结构,大大减小的占地面积,其应用范围广,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等静压机,参考附图1,包括:主压轮1、双层密封垫圈2、侧门3、锁紧装置4、涡轮5、控制柜6、加压容器7、机架8、主加压装置,

机架8内部设有加压容器7,加压容器7上方设有主加压装置,主加压装置包括主压轮1、主加压活塞11,主压轮1与主加压活塞11连接,主加压活塞11与加压容器7的上开口端处设有密封橡胶垫9,机架8的侧壁处设有侧门3,侧门3通过锁紧装置4与机架8固定,侧门3两侧均设有双层密封垫圈2,加压容器7的底部设有从加压装置,从加压装置包括涡轮5、从压轮12、从加压活塞13,涡轮5与从压轮12连接,从压轮12与从加压活塞13连接,控制柜6设置在机架8侧面,控制柜6分别与主加压装置、从加压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从加压活塞13与加压容器7的下开口端处设有密封橡胶垫。

进一步的,加压容器7采用双层缸体结构。

进一步的,机架8上部设有顶板10,主加压活塞11贯穿顶板10,且与顶板10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控制柜6通过电线分别与主压轮11、从压轮12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侧门向加压容器内部添加需要等静压的材料,锁紧侧门口,控制柜控制主加压装置和从加压装置,向加压容器进行加压,加压完成后,打开侧门拿出加压后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密封垫圈密封侧门,采用密封橡胶垫使得主加压活塞与加压容器、从加压活塞与加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良好,使得加压容器在加压是达到完全的密封状态,进而提高加压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一体结构,大大减小的占地面积,其应用范围广,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