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接头弯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9731阅读:9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笼接头弯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所用的钢筋笼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钢筋笼主筋接头进行弯曲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钢筋笼加工时长度受限,对于长桩基灌注施工,需要将多个桩基钢筋笼进行连接。钢筋笼接长时,通常采用搭接焊接,将两钢筋笼主筋搭接头预先弯曲一定角度,将两钢筋笼主筋弯曲部分搭接焊接,以保证连接后的两钢筋主筋同轴同心。目前对成形后的钢筋笼接头进行弯曲施工,无论采用手工弯曲或机械工具弯曲,因施工过程中无法对钢筋笼主筋准确定位,导致钢筋笼主筋弯曲角度和长度不一致,影响了钢筋笼接长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正对目前钢筋笼接头弯曲施工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笼接头弯曲方法,使钢筋笼搭接头弯曲角度、长度完全一致,以保证钢筋笼接长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笼接头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钢筋笼水平放置在一滚笼架上,所述滚笼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钢筋笼支撑在滚笼架的滚轮上,并可自由转动;

(2)在滚笼架一侧设置一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包括一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一竖向的伸缩式支撑杆,支撑杆上焊接有水平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钢筋笼主筋的直径;调整定位架的支撑杆高度,使下夹板的顶面与钢筋笼轴心同高;

(3)转动钢筋笼,使钢筋笼的一根待弯主筋与钢筋笼轴心齐平;移动定位架,将待弯主筋置于定位架上下夹板之间,使待弯主筋紧贴下夹板顶面,并使待弯钢筋端头露出上下夹板之外,端头露出部分的长度为待弯主筋预定的弯曲长度;

(4)使用弯筋工具将待弯主筋端头向下弯曲预定的角度;

(5)取下弯筋工具,暂时移开定位架,转动钢筋笼,使钢筋笼的下一根待弯主筋与钢筋笼轴心齐平;重复步骤(3)和(4),直至将钢筋笼接头所有主筋弯曲完成。

本发明首先对钢筋笼上的待弯主筋进行统一定位,使钢筋笼上的每根主筋在被弯曲时所处的状态一致,然后采用专用工具将钢筋笼各主筋端头弯曲同样的长度和角度,以保证施工质量,且施工过程中不会破坏钢筋笼结构,施工速度快,现场需2人就能完成钢筋笼接头弯曲施工,具有较好市场化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笼在滚笼架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采用弯筋工具对主筋进行弯折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采用弯筋工具对主筋弯折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滚笼架的侧视图;

图6是滚笼架的正视图;

图7是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弯筋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弯筋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一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如图1、图2所示,将钢筋笼1水平放置在一滚笼架上,所述滚笼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2,钢筋笼支撑在滚笼架1的滚轮2上,人工转动钢筋笼,可使钢筋笼1自由转动。

所述滚笼架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包括两条水平设置的纵梁3,两纵梁可采用工字钢,两纵梁的间距小于钢筋笼的直径,以便使钢筋笼能支撑在滚笼架上;两纵梁间通过连接杆连接4,连接杆可采用钢管与工字钢焊接。每条纵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2,所述滚轮2可采用滚筒轮。

(2)如图1、图2所示,在滚笼架一侧设置一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包括一底座5,底座上固定设置一竖向的伸缩式支撑杆6,支撑杆上焊接有水平设置的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钢筋笼主筋9的直径,使待钢筋笼主筋能置于上下夹板之间。调整定位架的支撑杆高度,使下夹板的顶面与钢筋笼轴心同高。

所述定位架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一底座5,其支撑杆6为套管式伸缩结构,包括一固定管61和一活动管62,所述固定管61的下端与底座焊接,所述活动,62的下端穿插在固定管内,所述上夹板7和下夹板8焊接在活动管上;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的螺孔,每个螺孔内螺接一定位螺母63,所述定位螺母63的前端顶紧位于固定管61内的活动管62;调整支撑杆高度时,先松开定位螺母,调整活动管插入固定管内的长度,使下夹板的顶面与钢筋笼轴心同高时,再拧紧定位螺母将活动管固定。

(3)转动钢筋笼1,使钢筋笼1的一根待弯主筋9与钢筋笼1的轴心齐平;移动定位架,将待弯主筋置于定位架上夹板7和下夹板8之间,使待弯主筋紧贴下夹板顶面,并使待弯主筋9端头露出上下夹板之外,端头露出部分的长度为待弯主筋预定的弯曲长度。如图1、图2所示的状态。

(4)如图3、图4所示,将待弯主筋9的端头插入弯筋工具,并用弯筋工具将待弯主筋端头向下弯曲预定的角度。

弯筋工具可采用扳手,或其他用的机械弯筋工具。但通常的弯筋工具不易控制弯曲精度。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专用弯筋工具,是一种弯筋杆,其结构如图8、图9所示,所述弯筋杆包括一手柄10和一套管11,所述手柄10的后端为把手,前端活动穿插于所述套管11的后端;手柄10前端沿手柄轴向设有多对弹簧钢珠12,套管11的后端管壁上沿套管轴向设有多对手柄定位销孔13,多对弹簧钢珠12的间距与多对手柄定位销孔13的间距相对应,并且至少有一对弹簧钢珠12卡在一对手柄定位销孔13中;所述套管11的管壁上靠近套管前端沿套管轴向设有多对钢筋定位销孔14,一插销15活动穿插在其中一对钢筋定位销孔14中。

(5)一根主筋弯曲完成后,取下弯筋工具,暂时移开定位架,转动钢筋笼,使钢筋笼的下一根待弯主筋与钢筋笼轴心齐平;重复上述步骤(3)和(4),直至将钢筋笼接头所有主筋弯曲完成。

为方便施工,并提高施工速度,本发明在设计弯筋杆时,可预先使弯筋杆的套管11上每一对钢筋定位销孔14到套管前端之间的距离对应一种直径的主筋预定弯曲的长度,并在每对钢筋定位销孔旁标注其对应的主筋直径;预先使弯筋杆的套管11上每一对手柄定位销孔13对应一种直径的主筋预定弯曲的角度,并在每对手柄定位销孔旁标注其对应的主筋直径。因为钢筋笼主筋的直径通常是已知的,这样在弯筋杆使用时,根据所弯曲的钢筋笼主筋直径,直接就可确定弯筋杆的长度和主筋插入套管的长度。

弯筋杆制作时,预先设定弯筋杆的套管上一对钢筋定位销孔14的位置的方式如下:

根据施工经验,每种直径的主筋预定弯曲部分的长度一般为该主筋直径的5倍,据此可确定弯筋杆套管上每对钢筋定位销孔到套管前端之间的距离。

预先设定弯筋杆的套管上一对手柄定位销孔13的位置的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经验公式确定一种直径的主筋预定弯曲的角度:

其中d为该种型号主筋的直径,α为该种直径的主筋预定的弯曲角度。

然后在待弯主筋处于上述步骤(3)的状态下,即待弯主筋9与钢筋笼1轴心齐平、并置于定位架上夹板7和下夹板8之间、端头露出上下夹板5d的长度,调整弯筋杆长度,使弯筋杆前端与待弯主筋形成α夹角时,弯筋杆后端刚好触地,以此时的弯筋杆长度为准,在弯筋杆套管11上设置一对手柄定位销孔13,并使弯筋杆手柄上一对弹簧钢珠12卡在该对手柄定位销孔13时刚好能使弯筋杆保持此时的长度,在此对手柄定位销孔旁标注其对应的主筋直径;通过上述方法预先确定对应多种直径主筋的多对手柄定位销孔。

如图3所示,使用弯筋杆具体施工时,根据已知的钢筋笼待弯主筋9的直径,在该直径主筋所对应的弯筋杆上的一对钢筋定位销孔14中插入插销15,将待弯主筋9插入弯筋杆套管11中至触碰到插销15为止,主筋插入套管部分即为预定的弯曲长度;滑动弯筋杆手柄10,使其前端的一对弹簧钢珠12卡入套管上与该直径主筋对应的一对手柄定位销孔13中;然后向下按压手柄10,使手柄10后端把手刚好触地为止,即可将预定长度的待弯主筋接头弯曲到预定角度。

为便于插销15插拔方便,穿插在钢筋定位销孔14中的插销15可采用钢珠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