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弹簧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7922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柔性弹簧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装配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柔性弹簧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汽车、摩托车、柴油机和铁道等交通运输行业,还包括日用品业及五金业、仪器仪表和电子电气弹簧行业等。目前,交通运输行业是弹簧应用领域中最重要、最有发展前途的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汽车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针对汽车配件中弹簧的安装,则主要是采用手工装配弹簧。例如在离合器内安装收缩弹簧时,采用手工安装弹簧至离合器的孔内。而手工安装弹簧的速度慢,影响工作效率,且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工作量十分巨大,手部容易因过度劳动而受伤,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利。另外,手工装配也不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例如可能会出现弹簧漏装或多装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柔性弹簧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弹簧安装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柔性弹簧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一对固定壁、一对楔形挡块和一对楔形推块。所述第一气缸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弹簧导向杆和两个活塞杆,所述两个活塞杆位于弹簧导向杆的两侧;所述弹簧导向杆为伸缩杆,并且弹簧导向杆上设有挡板;所述一对固定壁以弹簧导向杆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在弹簧导向杆两侧,每侧固定壁上设有弹簧和第二气缸;所述弹簧与楔形挡块的一端相连,两个楔形挡块的另一端相抵,且相抵的部分形成楔形部;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气缸内部分隔为相通的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内分别设有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有连杆,连杆与楔形推块相连。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柔性弹簧套装于弹簧导向杆上,柔性弹簧一端抵在挡板上;拉长弹簧导向杆,使弹簧导向杆穿过楔形部抵达待安装柔性弹簧的工件部位;第一气缸推动弹簧导向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柔性弹簧与楔形挡块相抵;此时,第一气缸继续推动弹簧导向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挡板压缩柔性弹簧,柔性弹簧则具有了弹性回复力;在第一气缸推动弹簧导向杆移动的同时,活塞杆也发生水平移动,活塞杆推动第二气缸的第一活塞滑动,此时气流涌入第二气缸的另一个腔室,推动第二活塞滑动,第二活塞推动连杆,连杆使得楔形推块往楔形部方向移动,最终楔形推块挤开楔形部并进入楔形部继续前进,使得两个楔形挡块往弹簧导向杆的两侧移动,释放柔性弹簧;柔性弹簧利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沿弹簧导向杆弹出,安装在待安装工件内。柔性弹簧安装完成后,第一气缸带动弹簧导向杆和活塞杆回复原位,各零部件也回复原位,楔形挡块又重新相抵形成楔形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手工安装柔性弹簧,本方案中的装置利用第一气缸在推动弹簧导向杆使柔性弹簧获得弹性回复力的同时,还利用第一气缸使得第二气缸内气体发生流转,改变了力的传递方向,实现了柔性弹簧的释放,使柔性弹簧弹出并自动安装于待安装工件内,缩短了柔性弹簧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劳动量。另外,由于弹簧导向杆是伸缩杆,除去起着导向柔性弹簧安装路径的作用外,当柔性弹簧需要安装于轴上时,弹簧导向杆前端与该轴相抵,气缸推动弹簧导向杆时,弹簧导向杆与该轴相抵发生收缩,减少柔性弹簧的安装行程,节约安装时间。

进一步,所述楔形挡块的楔形顶端设有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的半径大于等于弹簧导向杆的半径。这样,弹簧导向杆与楔形推块之间由线接触状态转变为间隙配合状态,以方便弹簧导向杆的滑动,避免楔形挡块的顶端划伤弹簧导向杆。

进一步,所述楔形挡块的表面设有滑槽。以方便柔性弹簧在楔形挡块的表面上滑动。

进一步,所述滑槽内设有垫片。以避免柔性弹簧和楔形挡块直接接触,划伤楔形挡块。

进一步,所述所述挡板为柔性材料制备而成。柔性材料受到挤压时会产生弹性形变回复力,进一步为柔性弹簧提供弹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安装柔性弹簧于工件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安装柔性弹簧于工件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楔形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气缸1、活塞2、弹簧导向杆3、挡板4、活塞杆5、固定壁6、弹簧7、楔形挡块8、圆弧凹槽81、滑道82、第二气缸9、隔板10、上腔室101、下腔室102、第一活塞11、第二活塞12、连杆13、楔形推块14、柔性弹簧15、工件16。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弹簧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固定壁6、楔形挡块8和楔形推块14。第一气缸1设有活塞2,活塞2的右侧连接有弹簧导向杆3和两个活塞杆5,两个活塞杆5分别位于弹簧导向杆3的两侧;弹簧导向杆3为伸缩杆,并且弹簧导向杆3上设有挡板4;一对固定壁6以弹簧导向杆3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在弹簧导向杆3的两侧,每侧固定壁6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弹簧7和第二气缸9;弹簧7与楔形挡块8相连,楔形挡块8上设有圆弧凹槽81和滑道82,该圆弧凹槽81的半径大于等于弹簧导向杆3的半径,两个楔形挡块8相抵,且相抵的部分形成楔形部;第二气缸9内设有隔板10,隔板10将第二气缸9内部分隔为相通的上腔室101和下腔室102;上、下腔室内分别设有第一活塞11与第二活塞12,第一活塞11与活塞杆5相连,第二活塞12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与楔形推块14相连。

本装置工作时,如图2所示,先将柔性弹簧15套装于弹簧导向杆3上,柔性弹簧15的左端抵在挡板4上;拉长弹簧导向杆3,使弹簧导向杆3穿过楔形部抵达工件16的孔内;第一气缸1推动弹簧导向杆3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柔性弹簧15与楔形挡块8相抵;此时,第一气缸1继续推动弹簧导向杆3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挡板4压缩柔性弹簧15,柔性弹簧15则具有了弹性回复力;在第一气缸1推动弹簧导向杆3向左移动的同时,活塞杆5也向右移动,则活塞杆5推动上腔室101的第一活塞11向右滑动,此时气流涌入下腔室102,推动第二活塞12向左滑动,第二活塞12推动连杆13向左移动,连杆13使得楔形推块14向左移动,最终楔形推块14挤开楔形部并进入楔形部继续前进,使得位于上方的楔形挡块8向上移动、位于下方的楔形挡块8向下移动,此时楔形部产生足够大的间隙,柔性弹簧15得到释放;柔性弹簧15利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沿弹簧导向杆3弹出,安装在工件16的孔内。柔性弹簧15安装完成后,第一气缸1带动弹簧导向杆3和活塞杆5向左移动回复原位,各零部件也相应回复原位,楔形挡块8又重新相抵形成楔形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将柔性弹簧15安装于工件16的轴上时,弹簧导向杆3的最右端与工件16的轴相抵,第一气缸1推动弹簧导向杆3时,由于弹簧导向杆3的最前端与轴相抵,弹簧导向杆3发生收缩,使得柔性弹簧15安装的行程路径变短,柔性弹簧15的安装时间变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