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821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钢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钢生产有一个重要步骤是平整,通过平整机消除带钢表面的凹陷。一般平整机包括有上层的工作辊及下层的支承辊,工作辊和支承辊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因此需要定时的对工作辊和支承辊进行更换,但是由于工作辊及支承辊都是钢辊,重量很大,更换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换辊效率的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包括机座、压辊组件和换辊小车,机座内设置有容置压辊组件的腔室,压辊组件包括辊座、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两端均与辊座转动连接,辊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滚轮和支撑板,腔室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滚轮滑动配合的第一滑轨、与支撑板滑动配合的滑槽,以及定位槽,辊座的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与机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换辊小车设置在机座的侧部,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浮动座,浮动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浮动座相对于底座上下运动,浮动座的上部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滑板,两滑板水平设置且与浮动座滑动连接,两滑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可同步相对于浮动座滑动,滑板背向第二驱动机构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滑板上设置有推板,推板的两端分别与滑板滑动连接,推板上设置有挂钩,浮动座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推板沿滑板前后滑动。

优选地,所述辊座包括左辊座和右辊座,左辊座和右辊座均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轴承座上端和下轴承座下端的位于其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连接耳部,连接耳部上设置有第一滚轮。

优选地,所述机座的侧部设置有凹槽,换辊小车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开口活动设置有盖板。

优选地,所述浮动座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导柱,底座上设置有滑套,导柱与滑套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浮动座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二滑轨,滑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为油缸。

优选地,所述浮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安装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第三滑轨,推板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三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滚轮。

优选地,所述挂钩包括长条状设置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勾头,另一端设置有与推板卡接的凹部。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抬升浮动座至适合的高度,驱动滑板朝向辊座运动,使得设置在滑板顶部的定位柱与定位槽配合,从而对滑板起到支撑作用,然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推板朝向辊座运动,将挂钩与辊座挂接,最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将辊座连同上压辊和下压辊一起拉出,并且通过设置在辊座上的第一滚轮,可以使得辊座连同上压辊和下压辊一起滑动至滑板上,进而实现上压辊和下压辊的拆卸,安装时,通过将更换好的辊座连同上压辊和下压辊放置在滑板上,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推板推动辊座,使得辊座滑动至机座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并通过固定板对辊座与机架进行固定,防止辊座从腔室内滑出,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一滚轮,可以使得辊座连同上压辊和下压辊的移动更加方便省力,并且通过设置有支撑板,可以对安装后的辊座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了第一滚轮的受力,提高了第一滚轮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辊座与机座的连接更加稳定,本发明的换辊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换辊的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压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换辊小车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换辊小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钢平整机换辊系统,包括机座1、压辊组件2和换辊小车3,机座1内设置有容置压辊组件2的腔室4,压辊组件2包括辊座、上压辊5和下压辊6,上压辊5和下压辊6的两端均与辊座转动连接,辊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滚轮7和支撑板8,腔室4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滚轮7滑动配合的第一滑轨9、与支撑板8滑动配合的滑槽10,以及定位槽38,辊座的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与机座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1,换辊小车3设置在机座1的侧部,其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设置有浮动座13,浮动座1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14,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浮动座13相对于底座12上下运动,浮动座13的上部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滑板39,两滑板39水平设置且与浮动座13滑动连接,两滑板39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5驱动可同步相对于浮动座13滑动,滑板39背向第二驱动机构15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槽38配合的定位柱16,滑板39上设置有推板17,推板17的两端分别与滑板39滑动连接,推板17上设置有挂钩18,浮动座13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19,第三驱动机构19驱动推板17沿滑板39前后滑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4抬升浮动座13至适合的高度,驱动滑板39朝向辊座运动,使得设置在滑板39顶部的定位柱16与定位槽38配合,从而对滑板39起到支撑作用,然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推板17朝向辊座运动,将挂钩18与辊座挂接,最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将辊座连同上压辊5和下压辊6一起拉出,并且通过设置在辊座上的第一滚轮7,可以使得辊座连同上压辊5和下压辊6一起滑动至滑板39上,进而实现上压辊5和下压辊6的拆卸,安装时,通过将更换好的辊座连同上压辊5和下压辊6放置在滑板39上,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推板17推动辊座,使得辊座滑动至机座1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并通过固定板11对辊座与机架进行固定,防止辊座从腔室4内滑出,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一滚轮7,可以使得辊座连同上压辊5和下压辊6的移动更加方便省力,并且通过设置有支撑板8,可以对安装后的辊座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了第一滚轮7的受力,提高了第一滚轮7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辊座与机座1的连接更加稳定,本发明的换辊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换辊的效率。

具体的,辊座可以包括左辊座20和右辊座21,左辊座20和右辊座21均包括上轴承座22和下轴承座23,上轴承座22与下轴承座23通过连接板24固定连接,上压辊5的两端分别与两上轴承座22转动连接,下压辊6的两端分别与两下轴承座23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上轴承座22上端和下轴承座23下端的位于其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连接耳部25,连接耳部25上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7,通过在上轴承座22和下轴承座23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可以提高辊座滑动时的稳定性。

机座1的侧部可以设置有凹槽26,换辊小车3设置在凹槽26内,凹槽26的开口活动设置有盖板27。凹槽26开口边缘的两侧均设置有盖板27,盖板27与凹槽26的开口边缘铰接,并通过气缸驱动,从而实现将凹槽26的开口打开和关闭,在不使用时,通过盖板27将凹槽26的开口封闭,在使用时,在将盖板27打开,这样不需要占用车间的使用空间,并且也可以对换辊装置起到良好的保护。

浮动座13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竖直的导柱28,底座12上设置有滑套29,导柱28与滑套29滑动配合。通过导杆与滑套29的滑动配合,可以使得浮动座13在上下调节高度时,更加稳定。

浮动座13上可以设置有水平的第二滑轨30,滑板39上设置有与第二滑轨30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10。通过第一滑槽10与第二滑轨30配合,可以使得滑板39的运动更加平稳顺畅。

第一驱动机构14、第二驱动机构15和第三驱动机构19可以均为油缸。具体的,浮动座13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分别安装第二驱动机构15和第三驱动机的第一安装座31和第二安装座32。第一驱动机构14的一端与凹槽26的底部或者侧部连接,另一端与浮动座13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5的缸体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31上,其活塞杆背向缸体的一端与滑板39连接,第三驱动机构19的缸体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32上,其活塞杆背向缸体的一端与推板17连接。

滑板39上可以设置有第三滑轨33,推板17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三滑轨33滑动配合的第二滚轮34。通过第二滚轮34与第三滑轨33配合,从而实现推板17与滑板39的滑动连接,使得滑动平稳顺畅,并且辊座上的第一滚轮7也可与第三滑轨33滑动配合,从而使得辊座在滑板39上滑动时更加平稳。

挂钩18可以包括长条状设置的本体35,本体35的一端设置有勾头36,另一端设置有与推板17卡接的凹部37,推板17呈方形的长条状设置,凹部37为方形卡口,通过采用凹部37与推板17卡接的连接方式,便于挂钩18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拆装效率高,需要拉出辊座的时候将挂钩18安装在推板17上,需要推动辊座时,将挂钩18从推板17上拆卸下来,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