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成型机的扭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58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架成型机的扭接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衣架成型机的扭接头。



背景技术:

衣架是带有钩的可挂起来的衣架,也就是一般用凉晒衣服的衣架,这种衣架有塑料的,木头的,有竹子的,有钢制的,等等。目前的衣架结构,大都以一根钢线先弯折成衣架的两侧部,然后弯折成衣架的颈部,使底部成凸字形的架体,架体顶部一端较短,勾住另一端,经过加捻绞在一起,另一端较长,向上延伸成圆钩状的吊把,制作好衣架再经过表面涂塑而成商品。

公告号为CN2014551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衣架成型机,它包括有机架、主电机、减速器、主轴、调直器、牵引器、切刀装置、衣架定型模具,主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主轴,牵引器、切刀装置、侧部成型机构、颈部成型机构均由主轴驱动,衣架定型模具的上方设有加捻机构和两组打勾机构,机架上设有取出机构,加捻机构、打勾机构和取出机构。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扭接头,包括固定头1,所述的固定头1上穿设有适配于线材两端且形状为条形的固定腔2,固定头1侧壁周向设有安装孔9。现有技术中将扭接头固定在加捻机构上,使得线材的两端靠拢并穿过固定头上的固定腔,通过固定腔用于实现对靠拢后线材两端的周向固定,通过转动固定头用于将线材的两端绞在一起。现有技术中固定腔的横截面积较小,当固定头安装在成型机上的安装精度出现偏差时,导致线材的两端难以精确的穿设进固定腔内,从而影响定型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衣架成型机的扭接头,该扭接头能实现线材的两端较为方便的穿设进固定腔,提升定型机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衣架成型机的扭接头,包括固定头以及贯穿固定头端面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截面形状为长条形,所述固定头的端面与所述固定腔之间倾斜过渡设置并形成一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的两端在成型机的作用下相互靠拢,由于线材材料本身具有弹性复位的作用力,导致线材的两端会朝向相对的方向向外扩张。通过倾斜面的设置用于增大固定头端面的开口面积,使线材的两端能更好的穿设进固定头,并通过倾斜面的设置对线材的两端起到导向作用,使线材的两端能更好的进入到固定腔内进行加工,从而提升成型机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倾斜面与所述的固定腔之间过渡有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面的设置减少与线材端面发生抵触的机率,使得线材能更加顺畅的通过倾斜面进入到固定腔内;并通过弧形面的设置减少作用在线材表面的局部作用力,从而提升线材的加工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面上位于所述固定腔沿截面长度方向一端的正下方设有向内凹陷的条形部,所述条形部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固定腔与所述固定头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条形部的设置进一步增大固定头端面的开口面积,使得线材能更好的进入到固定头内;并通过条形部对线材的两侧壁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线材能更好的通过条形部进入到固定腔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部的侧壁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面的设置适配于线材的截面形状并增大与线材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材在圆弧面的导向作用下能更加顺畅的进到固定腔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腔位于所述条形部正上方的一侧壁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相对于所述倾斜面的一端向外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倾斜设置的弹性条逐渐缩小固定腔一端面的面积,使得线材两端在穿设进固定腔时,能更好的朝向相向的方向靠近,从而减少线材两端在螺旋缠绕过程中朝向相对方向产生的位移,提升线材的加工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条远离所述倾斜面的一端延伸有抵触所述固定腔位于所述条形部正上方一侧壁的延伸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延伸段的设置抵触在固定腔的侧壁上,使得弹性条上能受到更好的支撑力,从而当线材抵触在弹性条上时,使弹性条能对线材施加更强的抵紧作用力,进一步提升线材的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倾斜面的设置增大固定头的开口面积,使得线材能更好的进入到固定腔内,并通过弧形面的设置使得线材在固定头内的移动更加顺畅;通过条形部的设置进一步对移动中的线材起到限位与导向作用,使得线材能更好的进入到固定腔内;通过弹性条的设置对螺旋缠绕中的线材施加抵紧作用力,使线材的两端能更加靠拢,从而提升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扭接头的立体图。

图中:1、固定头;2、固定腔;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3、倾斜面;4、弧形面;5、条形部;6、圆弧面;7、弹性条;8、延伸段;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衣架成型机的扭接头,参考图1和图2,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固定头1,固定头1的外侧壁周向设有安装孔9,固定头1的一端位于中央位置贯穿设置有固定腔2且固定腔2的贯穿方向平行于固定头1的轴向;固定腔2的截面形状为长条形且供线材的两端穿设,将截面为长条形固定腔2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命名为第一侧壁2.1、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命名为第二侧壁2.2,两第二侧壁2.2之间的宽度适配于线材的直径。

固定头1的一端面与固定腔2之间倾斜过渡并形成所述的倾斜面3,通过倾斜面3的设置增大固定头1端面的开口面积,使线材更容易进入到固定腔2内;倾斜面3与固定腔2之间过渡有弧形面4,通过弧形面4增大倾斜面3与固定腔2之间开口面积,使线材能更加顺畅的进入到固定腔2内。倾斜面3上位于其中一第一侧壁2.1的正下方开设有竖直设置条形部5,条形部5的上端连通固定腔2、下端连通固定头1端面,且条形部5从上端到下端逐渐扩口设置,条形部5的侧壁形成所述的圆弧面6,通过条形部5对线材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

位于条形部5上方的第一侧壁2.1设有长条形的弹性条7,弹性条7与固定腔2的贯穿方向平行设置,弹性条7的下端与第一侧壁2.1固定连接、上端朝向固定头1的轴心倾斜设置,通过弹性条7抵触线材朝向相向方向靠拢;弹性条7上端延伸有朝向与弹性条7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壁2.1方向弯折的延伸段8,延伸段8与第一侧壁2.1固定连接,弹性条7可由挠性件制成。

加工过程:

线材的两端通过定型机加工后相互靠拢,由于线材的弹性复位力导致线材的两端会出现不能紧靠在一起的现象。将线材的两端通过倾斜面3穿设进固定头1,其中向外倾斜的线材端面抵触在圆弧面6上,通过圆弧面6抵触线材的两侧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线材通过条形部5进入到固定腔2内。进入到固定腔2内的线材端面被弹性条7所抵触,使线材两端之间朝向相向方向靠拢,转动固定头1将线材两端缠绕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