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激光焊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635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激光焊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焊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激光焊接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各个行业都在从工艺上更新换代,而电子行业发展最快的就是手机。手机摄像头作为手必不可少的部件,用于进行拍照摄像,是影响用户购买手机的要因之一。然而,手机摄像头对于焊接精度的要求高,且对于焊点的外观要求尤为严格,故,焊接难度很大。

目前的手机壳体的焊接主要是通过人工锡焊,效率慢且焊接的质量难保证。随着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对手机摄像头进行焊接。激光焊接的焊接质量高且焊接速度快,焊缝平整、美观。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手机摄像头的壳体。该壳体的焊缝尺寸存在偏差,不总是保持一致,现有的激光焊接设备的焊接机头很难对该壳体的焊缝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影响该壳体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是提出一种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激光焊接组件,其目的在于对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焊缝进行高效、精确以及稳定的定位,提高手机摄像头壳体的焊接质量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激光焊接组件,该壳体包括三呈“凵”型的壳壁,两壳壁相交处具有缝隙。该激光焊接组件包括:机架,对两壳壁相交处的缝隙进行焊接的焊接机头,用于将焊接机头在X轴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将焊接机头在Y轴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焊接机头在Z轴上移动的升降机构。焊接机头固定在第一调节机构上,第一调节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固定在第二调节机构上,第二调节机构固定在机架上。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活动设置在第一直线滑轨上且可来回滑动的安装板,以及用于将安装板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上的锁紧机构。焊接接头固定在安装板上。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用于调节安装板在第一直线滑轨上滑动的距离的第一测微头,以及将第二平板与直线滑轨进行连接的第一弹簧。第一平板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的第一端,第二平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测微头的安装套穿过并固定在第二平板上,第一测微头的测杆头抵接在第一平板上。第一弹簧与第一直线滑轨平行设置,其第一端固定在第二平板上,其第二端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上。

优选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线滑轨,活动设置在两第二直线滑轨上且可来回滑动的第一滑板,以及用于将第一滑板固定在两第二直线滑轨上的第一磁性底座。两第二直线滑轨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与与第二直线滑轨平行的第三直线滑轨,第一磁性底座与第三直线滑轨滑动配合且可固定在第三直线滑轨上。升降机构固定在第一滑板上。

优选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在两第二直线滑轨上且可来回滑动的第二滑板,用于将第二滑板固定在两第二直线滑轨上的第二磁性底座,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用于调节第一滑板相对于第二滑板移动的距离的第二测微头,分设于第二测微头两侧的第二弹簧。第二磁性底座与第三直线滑轨滑动配合且可固定在第三直线滑轨上。第一挡板垂直固定在第一滑板上,第二挡板垂直固定在第二滑板上。第二测微头的安装套穿过第二挡板并固定在第二挡板上,第二测微头的测杆头抵压在第一挡板上。两第二弹簧的第一端均固定于第一滑板上,两第二弹簧的第二端均固定于第二滑板上。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直线模组,以及与直线模组配合的伺服电机。直线模组固定在第二调节机构上,第一调节机构固定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精确调节焊接机头相对与手机摄像头壳体的缝隙的位置,以壳体的缝隙准确定位,实现对手机摄像头壳体的高效、精确、稳定的焊接,提高对该壳体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手机摄像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摄像头的壳体的激光焊接组件。

参照图1,图1为一种手机摄像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壳体 6具有三呈“凵”的壳壁,两壳壁之间具有折弯形成的缝隙61。

参照图2-4,图2为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如图2-4所示,该激光焊接组件用于壳体6的缝隙61进行焊接,其包括:机架1,焊接机头2,第一调节机构3,第二调节机构4,以及升降机构5。其中,焊接机头2用于对壳体6的两壳壁相交处的缝隙61进行焊接,其固定在第一调节机构3上。第一调节机构3用于调整焊接机头2相对与壳体6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其固定在升降机构5上。第二调节机构4用于调整焊接机头2相对与壳体 6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其固定在机架1上。升降机构5用于驱动焊接机头2在Z 轴上移动,以对壳体6的缝隙61进行焊接,其固定在第二调节机构4上。

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直线滑轨31,安装板32,以及锁紧机构33。第一直线滑轨31固定在升降机构5上。焊接机头2固定在安装板32上,安装板32活动设置在第一直线滑轨31,其可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来回滑动。第一锁紧机构33用于将安装板32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其设于第一直线滑轨31上。将焊接机头2固定在安装板32,通过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移动安装板32,从而快速调整焊接机头2在X轴方向与壳体6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焊接机头2的位置后,通过锁紧机构33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33为锁紧螺钉,当需要将安装板32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31时,拧紧锁紧螺钉即可;反之,松开锁紧螺钉即可再次移动安装板32。

如图2所示,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线滑轨41,第一滑板42,以及第一磁性底座43。两第二直线滑轨41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滑板 42活动设置均活动设置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1上,其可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1上来回滑动。升降机构5固定在第一滑板42上。第一磁性底座43通过“L”型的连接件与第一滑板42连接,由此以通过固定第一磁性底座43来将第一滑板42 相对固定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3上。机架1上设有与第二直线滑轨41平行的第三直线滑轨44,第一磁性底座43与第三直线滑轨44滑动配合且可固定在第三直线滑轨44上。当转动第一磁性底座43的手柄转到“ON”的位置上,使第一磁性底座43内的磁铁的NS极正对其软磁体,将该软磁体磁化,从而使得第一磁性底座43吸附固定在第三直线滑轨44上。当第一磁性底座43的手柄转到“OFF”的位置,使磁铁的正中间与软磁体相对,令软磁体退磁,从而消除第一磁性底座43对第三直线滑轨44的磁性吸附力,使得第一磁性底座43可在第三直线滑轨44上滑动。在调整焊接机头2在X轴上的位置时,先将第一磁性底座43的手柄转到“OFF”的位置,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1上移动第一滑板42,以调整焊接机头2与壳体6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位置,对焊接机头2进行Y轴定位。调整好焊接机头2的位置后,将第一磁性底座43的手柄转到“ON”的位置,使第一滑板42相对固定在第二直线滑轨41上。通过第一磁性底座43可以快速固定焊接机头2在Y轴上的位置,且固定后不易滑动,稳定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5包括:直线模组51,以及与直线模组51配合的伺服电机52。直线模组51通过两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滑板42的背面,第一直线滑轨31通过另固定杆固定在直线模组51的滑块上。调节好焊接机头2的位置后,通过伺服电机52驱动焊接机头2在壳体6的缝隙61上下移动,从而对壳体6 的缝隙61进行有效的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在X轴与Y轴方向上快速移动焊接机头 2,对焊接机头2相对壳体6的位置进行快速调整,从而对壳体6的缝隙61进行精确稳定的定位,进而提高焊接机头2对壳体6焊缝的焊接质量。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对手机摄像头的壳体6的缝隙61进行高效、精确稳定的焊接,提供焊接质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有效提高焊接机头对手机摄像头的壳体6的定位效率。

为了更加精确的调整焊接机头2相对壳体6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提高焊接机头2对壳体6的定位准度,优选地,该第一调节机构3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34,第一测微头35,以及第一弹簧36。第一平板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31的第一端,第二平板34固定在安装板32上。第一测微头35用于调节安装板32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滑动的距离,其安装套穿过并固定在第二平板34上,其测杆头抵接在第一平板上。第一弹簧36与第一直线滑轨31平行设置,其第一端固定在第二平板34上,其第二端固定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通过第一测微头35改变第二平板34相对第一平板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安装板32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移动,并通过读取第一测微头35前后的刻度值,从快速确定安装板32在第一直线滑轨31上移动的距离。通过第一测微头35可以对安装板32的位置进行调整,可精确调整焊接机头2相对壳体6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36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使得第一测微头35 的测杆头可以更好的抵压在第二平板34上,方便准确读取测微头的刻度数。

为了更加精确的调整焊接机头2相对壳体6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地,该第二调节机构4还包括:第二滑板45,第二磁性底座46,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471与第二挡板472,第二测微头48以及两第二弹簧49。其中,第二滑板45活动设置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1上,其可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1上来回滑动。第二磁性底座46通过另一“L”型的连接件与第二滑板45连接,由此以通过固定第二磁性底座46来将第二滑板45相对固定在两第二直线滑轨41上。第二磁性底座46与第三直线滑轨44滑动配合且可固定在第三直线滑轨44上。第一挡板471垂直固定在第一滑板42上,第二挡板472垂直固定在第二滑板45上。第二测微头48的安装套穿过第二挡板472并固定在第二挡板472上,第二测微头48的测杆头抵压在第一挡板471上。两第二弹簧49的第一端均固定于第一滑板42上,两第二弹簧49的第二端均固定于第二滑板45上。通过第二测微头46 可以对焊接机头2在Y轴方向进行精确调整,从而实现焊接机头对壳体6的良好定位。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二弹簧49分设于第二测微头48两侧,并与第二测微头48的轴身平行,且两第二弹簧49始终处于拉伸状态。由此,使得第二弹簧49的拉力与第二测微头48平行,使得第二测微头46的测杆头可以更好的抵压在第一挡板471上,令第二测微头48测量到的数据更加准确。从而更加精准的调整焊接机头2在Y轴上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