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738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铣床外壳,尤其涉及一种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



背景技术:

牙科铣床是一种用于加工义齿的数控铣床,能够通过其主轴与工作台的配合运动对表面为不规则曲面的义齿进行加工,可实现义齿自动化大批量生产,提高义齿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科技的进步,牙科铣床逐渐向着高精度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从体积庞大的立式结构逐渐演变为精巧轻便的卧式结构,而传统的前侧开门结构对加工操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因此需要对牙科铣床外壳结构加以改进,以满足操作需要,操作门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适用于卧式的牙科铣床,能够为义齿的加工操作提供便利,操作门使用方便,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包括设有操作口的外壳本体和设于操作口处并转动连接于外壳本体的操作门;所述操作口和操作门设于外壳本体的顶部;包括设有操作口的外壳本体和设于操作口处并转动连接于外壳本体的操作门;所述操作口和操作门设于外壳本体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操作口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分别小于外壳本体顶面对应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进一步,所述外壳本体的横向左端和/或横向右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左侧板和/或右侧板。

进一步,所述外壳本体顶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操作门的内表面对应第一铰接座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通过沿横向设置的铰接轴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外壳本体为矩形壳体;所述操作口设置于外壳本体顶面的前侧且外壳本体的前侧板上边中间向下凹陷形成与操作口形成L形口的边缺口,所述边缺口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前侧面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L形口的横向侧边适形固定设置有L形挡条。

进一步,所述L形挡条的断面为由水平部和竖直部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L形挡条与L形口的横向侧边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L形挡条的折弯部弧形过渡。

进一步,所述L形挡条的折弯部与外壳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本体的横向左端和/或横向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左侧板和/或右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通过将操作口和操作门设于外壳本体的顶部;适用于卧式的牙科义齿铣床,便于将卧式牙科铣床摆放于台面或桌面上供操作人员来操作,将操作口设置于外壳本体的顶面,利于操作人员方便安装和取拿义齿,能够为义齿的加工操作提供便利,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开门式牙科铣床外壳,包括设有操作口3的外壳本体1和设于操作口3处并转动连接于外壳本体1的操作门2;所述操作口3和操作门2设于外壳本体1的顶部;适用于卧式的牙科义齿铣床,便于将卧式牙科铣床摆放于台面或桌面上供操作人员来操作,将操作口3设置于外壳本体1的顶面,利于操作人员方便安装和取拿义齿,能够为义齿的加工操作提供便利,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口3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分别小于外壳本体1顶面对应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即操作口3的横向尺寸小于外壳本体1顶面的横向尺寸,操作口3的纵向尺寸小于外壳本体1顶面的纵向尺寸;横向表示左右方向,纵向表示前后方向;操作口3的空间位置对应于外壳本体1内义齿安装位对应设置,利于保证与操作口3对应的操作门2尺寸较小,翻转操作门2时惯性小,方便操作,同时保证对内部的铣床进行有效保护和遮挡,保证使用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1的横向左端和/或横向右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左侧板(未表柱)和/或右侧板4;外壳本体1的前侧面和顶面为一体结构,左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和底面为通过螺钉或铆钉等连接件固定的分体式结构,不仅美观,而且便于牙科铣床内部构件的安装和维修;外壳本体1朝向操作人员的一侧为前侧,背向操作人员的一侧为后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顶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铰接座5,操作门2的内表面对应第一铰接座5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座6,所述第一铰接座5与第二铰接座6通过沿横向设置的铰接轴转动配合,第一铰接座5和第二铰接座6均为两个且分列于操作门2的横向两侧,使用时将操作门2绕铰接轴向后翻开,不妨碍加工操作,外壳本体1顶面对应操作口3后侧可固定设置用于在操作门2打开后对操作门2进行支撑限位的支撑块;且能够将操作门2可向后翻转180°并通过外壳本体1顶面对应操作口3后侧的部分对操作门2进行支撑,外壳本体1顶面对应操作口3后侧的部分以及操作口3内边缘分均设有用于对操作门2吸附定位的磁块,操作门2上相应的设有异极磁块,能在关闭和打开操作门2时进行吸附定位,以抵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一步保证操作门2在关闭和打开时的稳定性,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1为矩形壳体;所述操作口3设置于外壳本体1顶面的前侧且外壳本体1的前侧板上边中间向下凹陷形成与操作口3形成L形口的边缺口7,所述边缺口7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前侧面高度的二分之一;通过边缺口7的设置,可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提高操作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优选边缺口7的高度等于前侧面高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L形口的横向侧边适形固定设置有L形挡条;所述L形挡条8可与外壳本体1一体成型设置或单独固定于外壳本体1,L形挡条8用于对外壳本体1与操作门2之间的缝隙9进行遮挡,避免里面的加工形成的飞扬粉尘从该缝隙9中飞出,保证外壳的封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L形挡条8的断面为由水平部8a和竖直部8b组成的L形结构,如图所示,L形挡条8断面的弯折内侧面朝向外壳中部,水平部8a沿水平设置并位于竖直部8b上方,竖直部8b沿竖向设置,利于对加工粉尘或碎钻进行有效阻挡,进一步提高L形挡板的封闭效果,同时,L形挡条8的强度高,不易弯曲发生摆动而产生异响,所述L形挡条8与L形口的横向侧边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利于外壳内部散热,保证铣床长周期工作性能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L形挡条8的折弯部8c弧形过渡;所述L形挡条8的折弯部8c与外壳本体1固定连接;折弯部8c可通过一固定件固定于外壳本体1,保证L形挡条8与L形口的横向侧边之间形成间隙,或在折弯部8c加宽后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于外壳本体1的L形口侧壁,安装方便,弧形过渡指L形挡条8沿长度方向的弯折处弧形过渡,避免应力集中,同时,可将L形挡条8的两端倾斜设置,使L形挡条8夹角约大于90°形成对操作门2弹性支撑,提高操作门2关闭的柔顺性,减小噪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