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杆纵向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9570阅读:1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杆纵向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杆纵向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压工件是在板件上进行冲压,在其表面形成开孔,在冲压过程中,使板件自动化输送到机械手,现有的机械化生产线中,在对原料板件进行输送过程中,为了配合机械手抓取或放置工件,需要时机械手上的连接杆进行纵向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连接杆纵向移动装置,通过采用驱动装置带动丝杆转动过程中,使齿轮沿着丝杆轴线方向转动转动,带动滑块上的连接杆同步纵向移动,实现对连接杆的控制。

本方案中的一种连接杆纵向移动装置,包括2个相互平行的导轨及设置在2个所述的导轨之间的用于安装连接杆的滑块,所述的导轨中部中空,在所述的导轨内侧分别设置有丝杆,所述的丝杆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导轨上,在2个所述的导轨相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通槽,在所述的滑块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侧分别设置有销轴,在所述的销轴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齿轮,所述的齿轮分别贯穿所述的通槽并与同侧所述的丝杆相啮合,在所述的导轨上方设置有上悬梁,在所述的上悬梁上设置有分别带动所述的丝杆转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设置有丝杆的导轨转动过程中,使与其相啮合的齿轮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滑块能够沿着导轨高度方向移动,使滑块上的连接杆实现纵向移动,整体结构简单,并且滑块的移动轨迹相对稳定,使连接杆能够沿着固定轨迹移动。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2个相互对称的直角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杆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的直角连接板上,所述的直角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滑块上。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通孔,在所述的直角连接板上设置有呈U型的卡销,所述的卡销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的直角连接板和所述的连接杆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直角连接板上。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上悬梁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杆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所述的连接杆纵向移动时其上端能够贯穿所述的贯通孔。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通槽内侧相向的2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平行于导轨长度方向的楞条,在所述的楞条中部设置有卡槽,在所述的卡槽内侧设置有滚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导轨,102.滑块,103.丝杆,105.连接杆,106.凹槽,107.销轴,108.齿轮, 109.上悬梁,110.滚珠,111.直角连接板,112.贯通孔,113.楞条,114.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杆纵向移动装置,包括2个相互平行的导轨101及设置在2个所述的导轨101之间的用于安装连接杆105的滑块102,所述的导轨101 中部中空,在所述的导轨101内侧分别设置有丝杆103,所述的丝杆103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导轨101上,在2个所述的导轨101相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通槽,在所述的滑块102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106,在所述的凹槽106内侧分别设置有销轴107,在所述的销轴107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齿轮108,所述的齿轮108分别贯穿所述的通槽并与同侧所述的丝杆103相啮合,在所述的导轨101上方设置有上悬梁109,在所述的上悬梁109上设置有分别带动所述的丝杆103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中,使两个导轨呈纵向平行设置, 2个导轨设置有通槽一侧相向设置,使丝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导轨内侧,使丝杆平行于导轨的长度方向,使丝杆上端分别贯穿上端的上悬梁,采用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使2个电机分别带动相应导轨内侧的丝杆反向转动,使滑块位于2个导轨之间,使滑块上的 2个齿轮分别与两个丝杆相啮合,使2个丝杆反向转动时,同时带动两个齿轮相应的转动,在齿轮沿着丝杆轴线方向移动时,带动滑块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继而使滑块上的连接杆垂直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连接杆固定连接或可拆卸链接在滑块上,使连接杆能够随着滑块同步移动即可。通过从两侧对滑块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得滑块移动轨迹稳定,进而使连接杆能够随着滑块进行纵向往复运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连接杆,优选地,在所述的滑块102上设置有2个相互对称的直角连接板111,所述的连接杆105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的直角连接板111上,所述的直角连接板111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滑块102上。本实施例中,在滑块上设置螺纹孔,使直角连接板的一个直角边螺栓连接在滑块上,使连接杆位于两个直角连接板之间,使直角连接板的另一个直角边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杆两侧侧壁上,进而实现连接杆与滑块的相互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连接杆105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通孔,在所述的直角连接板111上设置有呈U型的卡销114,所述的卡销114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的直角连接板111和所述的连接杆105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直角连接板 111上。本实施例中,在2个直角连接板上分别设置2个通孔,使U形的卡销两端分别插接在直角连接板上,使卡销依次贯穿一侧的直角连接板、连接杆以及另一侧的直角连接板,通过螺母将卡销U形开口侧固定,使卡销不能水平移动,此时即可实现连接杆与直角连接板的可拆卸连接。

在需要时,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卡销拆下,纵向移动连接杆,重复上述安装方法,进而实现对连接杆的位置的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上悬梁影响连接杆的纵向移动,优选地,在所述的上悬梁109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杆105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112,所述的连接杆105纵向移动时其上端能够贯穿所述的贯通孔112。在连接杆纵向移动时,使其上端能够贯穿上悬梁上的贯通孔,进而方便对连接杆纵向移动的范围进行控制,避免上悬梁影响连接杆向上方移动的距离。

实施例3:

为了避免齿轮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过大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通槽内侧相向的2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平行于导轨101长度方向的楞条113,在所述的楞条113中部设置有卡槽,在所述的卡槽内侧设置有滚珠110。本实施例中,使滚珠卡接在楞条上的卡槽内,使齿轮纵向移动过程中,齿轮与通槽内壁之间仅存在滚动摩擦,能够减小齿轮的阻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