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固定的钻孔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设备大多部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前者密封性强,但内部维修成本高;后者则方便拆卸。因此在生产机械设备上,时常需要对其各个部件进行钻孔,以方便进行后续螺栓固定。
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很多情况下工件体积较大、不易安装到转台上,只能采用人工进行钻孔,此时就需要按照图纸在工件加工面划线,但人工操作易影响划线和定位的质量,造成成品的偏差,严重时只能废弃,造成材料的浪费,成本的增加。现有技术采用的钻孔模具代替人工划线,但模具存在不易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的钻孔模具。
(二)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固定的钻孔模具,包括钻孔盘及固定组件;所述钻孔盘上设置有若干钻孔道;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扣爪、一级连杆、转筒及固定板;所述扣爪包括固定部及连接部,固定部为C形,内侧卡接钻孔盘边缘,连接部为空心管,连接在固定部外侧;所述一级连杆为L型,一端套合在扣爪的连接部内,另一端连接转筒;所述固定板通过二级连杆连接转筒外壁;所述固定板分为三种,均匀圆周分布,第一种为弧形板,第二种为平板,第三种为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板件;所述二级连杆与扣爪设置有对应的挂钩,挂钩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钻孔盘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与钻孔盘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一级连杆与扣爪的连接部连接处也设置有紧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转筒外壁也设置有紧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二级连杆为伸缩套管,也设置有紧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弹簧为拉伸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的钻孔模具,采用多种卡合件,结构灵活,可将钻孔盘有效固定在工件上,同时固定组件与钻孔盘采用可拆卸设计,大大提高了适用性,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钻孔盘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钻孔盘,101-钻孔道,2-一级连杆,3-扣爪,4-转筒,401-二级连杆,5-固定板,6-紧固螺钉,7-工件,8-挂钩,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图2,一种方便固定的钻孔模具,包括钻孔盘1及固定组件;钻孔盘1上加工有若干钻孔道101,用于定位待钻孔位置;固定组件包括扣爪3、一级连杆2、转筒6及固定板5;扣爪3包括固定部及连接部,固定部为C形,内侧卡接钻孔盘1边缘,连接处安装有紧固螺钉6,连接部为空心管,连接在固定部外侧;一级连杆2为L型,一端套合在扣爪3的连接部内,连接处也安装有紧固螺钉6,另一端连接转筒4,具体的,一级连杆此端外圈加工有凸起,转筒4内壁也对应加工有凸起,实现卡合转动;转筒4外壁也安装有紧固螺钉6,对转筒进行定位;固定板5通过二级连杆401连接转筒4外壁;固定板5分为三种,均匀圆周分布,第一种为弧形板,用于固定圆弧面;第二种为平板,用于固定平面;第三种为表面设置有耐磨材料凸起的板件,用于固定不规则面。为了增强钻孔盘的固定,二级连杆401与扣爪3焊接有对应的挂钩8,挂钩8之间连接有弹簧9,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里,为了提高适用性,二级连杆401为伸缩套管,也安装有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待加工工件7选择对应的钻孔盘1,之后即可将固定组件连接钻孔盘1,参看图1,当对圆柱型工件7顶面进行钻孔时,固定组件对称安装在钻孔盘1两侧,钻孔盘1紧贴顶面,旋转转筒4,并调整一级连杆2或二级连杆401,使弧形的固定板5卡合工件,之后进行紧固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