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5072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电阻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



背景技术:

NTC热敏电阻又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一种热敏电阻。利用其特性,可以制成各种系列产品,分别具有浪涌抑制、温度补偿、精密测温、温度控制、流量检测等应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元件。

在NTC热敏电阻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引线固定到热敏电阻芯片上,引线的作用主要是热隔离,以免热通过导线传递给电阻体,也方便与其主电路联接作用,一般的引线上绕在绕线盘上的,在使用时需要将绕在线盘上的曲折引线拉直再加工,在引线的拉直过程中,过去一直使用人工拉直,效率比较低下,且拉直效果不佳,而且拉直后的引线还需要另外的工具进行切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上方一侧对称连接两个支撑装置,每个支撑装置均包括下立板,下立板上方一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配合连接上立板,在下立板上侧设有第一圆弧槽,上立板下侧设有第二圆弧槽,第一圆弧槽与第二圆弧槽对应设置,在第一圆弧槽与第二圆弧槽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引线盘;

在底板上方中间对称连接两个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第一滚筒,两个支撑板之间还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第二滚筒,第二滚筒设置在第一滚筒下方,第一滚筒外表面与第二滚筒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在底板上方另一侧设有一组支腿,支腿支撑连接平板,平板上方设有工作台板,工作台板上侧设有引线槽与切断槽,引线槽与切断槽垂直相较设置,在切断槽一侧还通过切刀座转动配合连接切刀,在工作台板上方一侧还通过第二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校正盖板,校正盖板下侧设有校正槽,校正槽与所述引线槽相对应设置。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上立板上方均设有手环,每个上立板一侧均设有锁扣,锁扣与所述锁槽对应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校正盖板上侧还设有锁紧件。

优选地,所述切刀一侧还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节约了生产空间,引线能够分别进行粗拉直、精细拉直,拉直效果好,而且能够根据实用长度进行截断,无需另外的工具进行截断操作,生产能力强、效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NTC热敏电阻引线的拉直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为方形板状结构,底板1上方一侧对称连接两个支撑装置2,每个支撑装置2均包括下立板21,在下立板21上侧设有第一圆弧槽24。下立板21上方一侧通过第一铰链22转动配合连接上立板23,上立板23下侧设有第二圆弧槽25,第一圆弧槽24与第二圆弧槽25对应设置,在第一圆弧槽24与第二圆弧槽25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3转动配合连接引线盘4引线盘为圆柱形,在圆柱形两侧连接挡板。引线绕接在引线盘4上。在每个所述上立板23上方均设有手环28,手环28方便对上立板23进行转动。每个上立板23一侧均设有锁扣26,锁扣26与所述锁槽27对应卡接配合。这样在使用时引线盘4与第一转动轴3比较牢固。

在底板1上方中间对称连接两个支撑板5,每个支撑板5上均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通孔。在两个支撑板5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6.1转动配合连接第一滚筒6,两个支撑板5之间还通过第三转动轴7.1转动配合连接第二滚筒7,第二转动轴6.1与第三转动轴7.1分别插接在与其相对应的通孔内,第二滚筒7设置在第一滚筒6下方,第一滚筒6外表面与第二滚筒7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在使用时,引线通过第一滚筒6外表面与第二滚筒7的外表面之间滚压进行简单的拉直。

在底板1上方另一侧设有一组支腿8.1,支腿8.1支撑连接平板8,平板8上方设有工作台板9,工作台板9上侧设有引线槽9.1与切断槽9.2,引线槽9.1与切断槽9.2垂直相较设置,在切断槽9.2一侧还通过切刀座10转动配合连接切刀11,切刀11一侧还设有把手。在工作台板9上方一侧还通过第二铰链13转动配合连接校正盖板12,校正盖板12上侧还设有锁紧件14,锁紧件14采用快拆螺栓。校正盖板12下侧设有校正槽15,校正槽15与所述引线槽9.1相对应设置。

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滚筒6外表面与第二滚筒7的外表面之间滚压拉直的引线从引线槽9.1内穿过,通过锁紧件14将校正盖板12锁紧,校正槽15与引线槽9.1之间形成一个拉直孔,引线从该拉直孔拉出后,微小弯曲的引线自动变直,选取适当的长度通过切刀11在切断槽9.2处对引线进行截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