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铆枪枪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6330阅读:2970来源:国知局
拉铆枪枪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工具,尤其是一种拉铆枪枪口结构。



背景技术:

拉铆枪,通常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铆接,目前广泛地使用在、电梯、开关、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铆接上。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螺母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它可铆接不需要攻内螺纹,不需要焊接螺母的拉铆产品。

如果某一产品的螺母需装在外面,而里面空间狭小,无法让亚铆机的压头进入进行压铆且抽芽等方法无法达到强度要求的时候,这时压铆和涨铆都不可行。必须用拉铆适用于各厚度板材、管材紧固领域。使用气动或手动拉铆枪可一次铆固,方便牢固;取代传统的焊接螺母,弥补金属薄板,薄管焊接易熔,焊接螺母不顺等不足。

拉铆枪的种类根据动力分类,又分为电动、手动、和气动的几种类型,其中手动的普通用户使用最为广泛,价格低,操作方便,配合相应的电动工具,如手电钻、冲击钻等使用。

公开号为CN102380571B,名为自动拉铆钉机构的发明专利申请,包括拉铆钉枪,拉铆钉枪包括设有中空腔的枪体、拉钉活塞、套筒、套筒活塞、顶针、卡头、封头,拉钉活塞、套筒、套筒活塞、顶针、卡头安装在枪体的中空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枪体上设有自动排废钉机构,自动排废钉机构包括弹簧片、出钉通道、出钉管和驱动废钉移动的压缩空气,出钉通道与出钉管连通,在套筒上开有一废钉排出槽,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通过废钉排出槽伸入套筒内,弹簧片自然状态时自前向后倾斜构成废钉进入出钉通道的退回通道。

该发明实现了全自动供料,拉断,排废的过程,解决了手动及半自动拉铆钉效率低下的问题,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固定在机械手上,实现自动化生产。

但是,在拉铆工作中,无法控制拉铆的行程,拉铆平衡不易掌握,容易造成材料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容易损伤材料,拉铆平衡不易掌握,枪口与表面贴合不紧密,枪口拉铆受力较大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损伤材料,拉铆平衡容易掌握,枪口与表面贴合较紧密,枪口拉铆受力较小不易损坏的拉铆枪枪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拉铆枪枪口结构包括手柄和与之相连的枪体,手柄包括三条边框,三条边框与枪体围成环状四边形结构,枪体设置有枪口,枪口外覆盖基板,基板与手柄的其中一条边框位于同一平面。

铆钉通常钉在石膏板等比较松软的材质上,在拉铆工作时,枪口难免损伤材料表面,基板覆盖在枪口外,避免枪口与材料的直接接触,保护材料免受损伤。

在拉铆工作时,可将手柄直接贴合在材料面上,平衡拉铆力,可保证在拉铆时,铆钉在材料内沿铆孔方向拉出,避免损伤材料内部。

同时,在拉铆工作中,拉铆力作用在基板上,不易损伤枪口,延长了拉铆枪的使用寿命,损坏基板可随时更换。

作为优选,枪口设置若干卡点,基板上设置相同数量的卡口。

基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调整不同厚度的基板以适应在不同材料表面进行拉铆工作。卡点与卡口配合,方便拆卸更换,延长枪口拉铆的寿命。

作为优选,基板上开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弹性触点。

遇到表面较为不平整的材料,弹性触点可辅助基板与材料表面更好的贴合。

作为优选,弹性触点呈圆柱体,头部在基板表面形成凸起,尾部连接弹性部件。

弹性触点可伸可缩,突出在基板表面的凸起在受压力时调整基板与材料表面接触的角度,尾部的弹性部件保证了弹性触点的可伸缩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损伤材料,拉铆平衡容易掌握,枪口与表面贴合较紧密,枪口拉铆受力较小不易损坏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枪体,3-卡点,6-枪口,61-基板,62-弹性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铆枪枪口结构,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手柄1和与之相连的枪体2,手柄1包括三条边框,三条边框与枪体2围成环状四边形结构,枪体2设置有枪口6,枪口6外覆盖一个基板61;基板61的截面大于枪口2的截面;基板61与手柄1的矩形外侧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枪口6设置两个卡点3,基板61上设置相同数量的卡口;基板61通过卡点3与卡口的配合覆盖安装在枪口6外。

同时,在基板61上设置一个弹性触点62,弹性触点62突出于基板61的所在平面。

使用时, 将枪口6对准铆钉,枪口6外的基板61与铆钉所在的材料的表面贴合,同时,手柄1的边框也与材料表面贴合,防止拉铆枪的其他部位触碰材料表面造成损伤。

弹性触点62在基板61触碰材料表面时自动伸缩调整,遇到材料表面有凸起部,弹性触点62压在凸起部并缩入基板61内,补偿凸起部的高度,辅助基板61与材料其他位置的紧密贴合。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