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及设置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7232阅读:19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及设置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是一种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钣金零件不仅对产品精度要求很高,而且要求冲切边不能有毛刺,所以一般在做汽车件的模具时,需要增加拍毛刺工序;但是,看似是简单的拍毛刺工序,如果按传统的拍毛刺结构很难拍好,其主要缺陷是:由于工件定位不准确、斜角设计不合理、加工不到位等情况造成工件与模具对位很难吻合,导致毛刺拍得不均匀,甚至部分线段拍不到,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能将冲切毛刺边完全拍为圆角,从而提高去毛刺效果的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及一种能通过对工件周边边缘和内孔边缘进行去毛刺处理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上模组件或下模组件上的拍边凹模,拍边凹模上设有拍边底面和拍边斜面,拍边底面与拍边斜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104°,拍边底面与拍边斜面之间有倒圆角过渡,且该倒圆角的半径为0.2mm-0.4mm。本结构能将冲切毛刺边完全拍为圆角,去毛刺效果好。

作为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夹角α优选为102°。

作为更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优选为0.3mm。

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上设置有压料板,下模组件上设置有上述的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其中,拍边凹模分别为模芯和镶件;模芯上的拍边底面和拍边斜面共同组成一拍边凹陷;镶件上的拍边底面和拍边斜面共同组成一拍边凸柱。本冲压模具能同时对工件的周边边缘和内孔边缘进行去毛刺处理,性能可靠,效率高。

所述镶件插设于模芯上,镶件上的拍边底面和拍边斜面分别外露于拍边凹陷内侧。

所述模芯上的拍边底面与所述镶件上的拍边底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拍边底面与拍边斜面之间的夹角α参数选取合理,一般情况下,拍边底面与拍边斜面之间的夹角α取102°~ 104°为佳,拍边底面与拍边斜面的交线倒圆角,且倒圆角的半径取0.2mm-0.4mm为宜,通过本参数限定,有效的确保冲切毛刺完全拍为圆角,使去毛刺效果更好,定位准确,去毛刺效果均匀;

2)由于拍边底面与拍边斜面之间有102°~ 104°的斜角,斜角大小端在水平方向距离仅为0.3mm左右,即使工件送料不到位,但在上模下压作用下及斜角的导向作用下,工件会自动导入指定的工位,有效导正位置,致使拍边效果更均称;

3)由于冲切毛刺能完全拍为圆角,因此拍毛刺后的边缘圆滑,手感极佳,有效避免割手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冲压模具合模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模芯与镶件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3,本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包括设置于下模组件上的拍边凹模,拍边凹模上设有拍边底面d和拍边斜面x,拍边底面d与拍边斜面x之间的夹角α为102°,拍边底面d与拍边斜面x之间有倒圆角y过渡,且该倒圆角y的半径为0.3mm。本结构能将冲切毛刺边完全拍为圆角,去毛刺效果好。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冲压模具需要加工的工件4为汽车中的一结构件,该工件4内部具有两通孔结构401,而且该工件4的加工要求需要确保周边边缘402和内孔边缘403正反面不能有冲切毛刺。

参见图1-图6,为达到上述加工要求,本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上设置有压料板3,下模组件上设置有上述的冲压模具用的去毛刺结构,其中,拍边凹模分别为模芯2和镶件1;模芯2上的拍边底面d和拍边斜面x共同组成一拍边凹陷201,该拍边凹陷201的形状与工件4形状相匹配;镶件1上的拍边底面d和拍边斜面x共同组成一拍边凸柱101,该拍边凸柱101的形状与通孔结构401的形状相匹配。本冲压模具能对工件的周边边缘和内孔边缘进行去毛刺处理,性能可靠,效率高。

进一步地,镶件1插设于模芯2上的镶孔202内,镶件1顶面的拍边底面d和拍边斜面x分别外露于拍边凹陷201内侧,整体结构与工件4相匹配;其中镶件1为拆装式设置,方便更换。

进一步地,模芯2上的拍边底面d与镶件1上的拍边底面d相平齐,确保工件4表面不被磨损。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