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即CNC)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在现有的数控机床中在加工各种工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金属飞屑,且金属飞屑的大小形状不一,较小的金属飞屑很容易掉入刀具与夹具的隙缝中,或者掉入工件固定台板与排屑通道内,从而堵塞排屑通道,影响机床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卡死刀具、工件固定台板,必须停机排屑,使用非常不便,影响机床加工,效率低,且减少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机床加工中心中,需要通过冷却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冲洗,冲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会随着冷却液流经排屑通道排出,同时,冷却液对刀具和工件进行冷却,使用后冷却液被收集在冷却水箱中,通过外部水泵抽向工件和刀具处,进行再次冷却,从而达到循环冷却的目的。
但是,加工过程中的金属碎屑会随冷却液流入冷却水箱,而目前的冷却水箱没有过滤装置或者过滤装置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水泵堵塞而冷却水箱无法达到持续循环使用的效果,或者冷却液由于混有杂质而导致影响加工精度、影响刀具使用寿命,这就需要人工进行清洗,而且清洗时要移动过滤箱,还要拆装进出管路和电路,不但麻烦而且费工时从而导致降低了生产效率, 加大了生产成本。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能够将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屑较高效地收集起来并随冷却液一同收集,过滤冷却后的冷却液还能够再次通往机床上被循环使用,在对机床清理的同时,提高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
冷却液收集托盘;
与冷却液收集托盘相对接的切削屑收集组件;以及
设于切削屑收集组件下方的冷却液过滤组件,
其中,冷却液收集托盘包括:分液板;以及分别连接于分液板左右两端的左导液板及右导液板,左导液板与右导液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机床放置空间,左导液板及右导液板均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使得左导液板的前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其末端,右导液板的前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其末端,切削屑收集组件与冷却液过滤组件相连通,切削屑收集组件分别与左导液板的末端及右导液板的末端相接。
优选的是,分液板在其中段隆起呈山形结构。
优选的是,左导液板及右导液板均呈梯形结构,使得左导液板的表面积及右导液板的表面积从前往后均呈逐渐缩小之势。
优选的是,切削屑收集组件包括:
切削屑收集箱;以及
设于切削屑收集箱内的切削屑滤箱,
其中,切削屑滤箱可拆卸地设于切削屑收集箱内,切削屑滤箱设有两个,分别承接于左导液板的末端下方及右导液板的末端下方,切削屑收集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往冷却液过滤组件的粗滤孔。
优选的是,冷却液过滤组件包括:
冷却液收集箱;以及
将过滤完后的冷却液泵给机床使用的冷却液循环泵,
其中,该冷却液收集箱内间隔地设有冷却液集中室、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及冷却液循环室。
优选的是,第一过滤室分别与冷却液集中室及第二过滤室相连通,第二过滤室与冷却液循环室相连通,第一过滤室与冷却液集中室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室与第二过滤室间设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是,冷却液过滤组件的旁侧设有废油收集组件,该废油收集组件包括:
废油收集箱;以及
用于将废油引导至废油收集箱的废油引导槽,
其中,废油收集箱包括与冷却液收集箱相固接的第一收集箱以及设于第一收集箱旁侧的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高于冷却液收集箱及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分别通往冷却液收集箱及第二收集箱导液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其能够将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屑较高效地收集起来并随冷却液一同收集,过滤冷却后的冷却液还能够再次通往机床上被循环使用,在对机床清理的同时,提高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中视角为从装置的后侧往前看;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中隐藏了 冷却液收集托盘后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中冷却液过滤组件与废油收集组件相结合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内部视图;
图7为图6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均只针对如图1及图3~图7所示的结构分配而言。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及图2,用于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冷却液收集托盘51、切削屑收集组件52、及冷却液过滤组件53,其中,切削屑收集组件52与冷却液收集托盘51相对接,切削屑收集组件52与冷却液过滤组件53相连通。机床加工产生的切削屑会在冷却液的冲洗下被冷却液收集托盘51所收集,并在冷却液收集托盘51的引导下先后经过切削屑收集组件52及冷却液过滤组件53,其中,粒径较大的切削屑被切削屑收集组件52直接收集,粒径较小的切削屑随冷却液继续下落并被冷却液过滤组件53所收集,经冷却液过滤组件53的层层过滤后,再导入到冷却装置中冷却后被泵至机床上被再次循环使用,在清理及冷却机台的同时,对冷却液及切削屑进行回收,其中切削屑能够会送给钢铁厂循环利用,冷却液被过滤冷却后也可以再次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能对废物再次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
参照图1~图3,冷却液收集托盘51包括:
分液板511;以及
分别连接于分液板511左右两端的左导液板512及右导液板513,
其中,左导液板512与右导液板513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机床放置空间。在一实施方式中,分液板511、左导液板512及右导液板513的边缘处均一体式地结合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裙部,该裙部可以防止冷却液及切削屑外溢。
进一步地,左导液板512及右导液板513均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使得左导液板512的前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其末端,右导液板513的前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其末端,其中,切削屑收集组件52分别与左导液板512的末端及右导液板512的末端相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分液板511在其中段隆起呈山形结构,从而使得切削屑及冷却液能够在分液板511上短暂停留后即被引导至分液板511两侧的左导液板512及右导液板513。
进一步地,左导液板512及右导液板513均呈梯形结构,使得左导液板512的表面积及右导液板513的表面积从前往后均呈逐渐缩小之势。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左导液板512的外侧及右导液板513的外侧分别一体式地结合有左护翼5121及右护翼5131,左护翼5121从其与左导液板512的结合处呈逐渐上扬之势,右护翼5131从其与右导液板513的结合处呈逐渐上扬之势,从而扩大了左导液板512及右导液板513的收集面积,也有利于收集后的冷却液及切削屑的聚集及导向。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左导液板512的末段及右导液板513的末段分别设有左防护罩5122及右防护罩5132。
参照图4,切削屑收集组件52包括:
切削屑收集箱521;以及
设于切削屑收集箱521内的切削屑滤箱522,
其中,切削屑滤箱522可拆卸地设于切削屑收集箱521内,切削屑滤箱522设有两个,分别承接于左导液板512的末端下方及右导液板512的末端下方,切削屑收集箱52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往冷却液过滤组件53的粗滤孔。当切削屑滤箱522内收集满后,可将切削屑滤箱522取出将收集的切削屑统 一集中收集并将另一个空切削屑滤箱522替换入切削屑收集箱521内。
参照图5~图7,冷却液过滤组件53包括:
冷却液收集箱531;以及
将过滤完后的冷却液泵给机床使用的冷却液循环泵532,
其中,该冷却液收集箱531内间隔地设有冷却液集中室533、第一过滤室535、第二过滤室534及冷却液循环室536。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室535分别与冷却液集中室533及第二过滤室534相连通,第二过滤室534与冷却液循环室536相连通,第一过滤室535与冷却液集中室533设有第一过滤网5331,第一过滤室535与第二过滤室534间设有第二过滤网534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网5331的过滤精度为15微米,第二过滤网5341的过滤精度为0.5微米。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液集中室533与第二过滤室534并列其相邻设置,第一过滤室535设于冷却液集中室533及第二过滤室534的左端,冷却液循环室536设于冷却液集中室533及第二过滤室534的右端,冷却液循环泵532的输入端与冷却液集中室533相连通,冷却液循环泵532的输出端通往冷却装置,采用这种结构布局可以大大节省场地空间,并且不会对冷却液的流动速度造成影响。
参照图4~图7,冷却液过滤组件53的旁侧设有废油收集组件54,该废油收集组件54包括:
废油收集箱542;以及
用于将废油引导至废油收集箱542的废油引导槽541,
其中,废油收集箱542包括与冷却液收集箱531相固接的第一收集箱5421以及设于第一收集箱5421旁侧的第二收集箱5422,第一收集箱5421高于冷却液收集箱531及第二收集箱5422,第一收集箱5421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分别通往冷却液收集箱531及第二收集箱5422导液通道。废油引导槽541设于机床的正下方,可以在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润滑油及部分冷却液一同收集至废油收集箱542中,废油收集箱542又包括第一收集箱5421及第二收集箱5422,第一收集箱5421作为废油及冷却液的暂存区,第二收集箱5422作为轮转箱,而第一收集箱5421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分别通往冷却液收集箱531及第二收集箱5422导液通道使得密度交底的废油能够从第一收集箱5421中 溢出至第二收集箱5422中,而密度较大的冷却液则可溢出至冷却液收集箱531中被过滤回收。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