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39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成型设备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压机。



背景技术:

油压机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站的液压泵作为动力源,液压油在泵的作用力下;通过液压管道、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进入液压油缸,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对产品进行压制成型。油压机广泛用于汽车行业的零配件加工及各行业中,如产品的定型、冲边、校正及橡胶、模具、轴类、轴套类零件的压装、压印成型、板材零件的弯曲、压印、套形拉伸等工艺。传统油压机,要从模具中取出成型好的产品时,操作工人需手动解开模具上的锁扣,将模具上的活动构件拆开,然后才能取出压制后的产品,开模过程过于繁琐,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油压机的工作效率低,并且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油压机,本实用新型的油压机,能自动对模具开模,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油压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压机,包括上基座,下基座,设于下基座上的油压缸,导向杆,活动板,移送平台以及模具;

所述导向杆为多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下基座上,另一端固定于上基座上;所述活动板穿接于所述导向杆上并可沿导向杆上下滑动,所述油压缸设于活动板的正下方,用于顶升活动板;所述移送平台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模具设于移送平台上,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移送平台用于移送模具;

所述油压机还包括便捷开模装置,所述便捷开模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移送平台两侧的两个顶升装置;

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驱动器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柱连接;

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还设有一导向座,所述第一支撑柱穿过所述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于所述移送平台上;所述驱动器具有一顶杆,所述顶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移送平台的一侧设有两个容置槽;所述上模座两侧对应地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端部的形状与所述容置槽相适配。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驱动器为气缸、油缸或电缸。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为三个,所述三个第一支撑柱呈三角形分布。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驱动器的上端还固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穿过所述下支撑板,并固定于导向座的下表面。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便捷开模装置还包括挡杆,所述挡杆设于所述移送平台的上方,其两端分别通过一安装板固定于移送平台的两侧。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挡杆上还设有若干个凸圈。

可选的,在前述的油压机中,所述上基座的下表面设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油压机,在开启模具时,通过移送平台两侧的两个顶升装置顶升上模座,使得上模座离开下模座,实现了自动开模,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压机的油压机,通过在移送平台的上方设置挡杆,在顶升装置顶升上模座的过程中,由于挡杆的阻挡作用,上模座一端向上倾斜,从而使得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呈现一定的开合角度,方便操作工人从模具中取料。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油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便捷开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挡杆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下基座;12、上基座;121、加热装置;2、导向杆;3、油压缸;4、活动板;5、移送平台;6、模具;61、下模座;611、料槽;62、上模座;621、压块;622、横杆;7、顶升装置;71、驱动器;72、支撑座;721、上支撑板;7211、容置槽;722、下支撑板;723、第一支撑住;73、导向座;74、连接座;741、第二支撑柱;8、挡杆;81、凸圈;8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油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油压机包括上基座12,下基座11,设于下基座11上的油压缸3,导向杆2,活动板4,移送平台5、模具6以及便捷开模装置;其中导向杆2为4根,导向杆2的一端固定于下基座11上,另一端固定于上基座12上,并且导向杆2两两分立于下基座11的两侧位置;活动板4穿接于导向杆2上并可沿导向杆2上下滑动,油压缸3设于活动板4的正下方,其顶部抵接于活动板4的下表面,用于顶升活动板4;移送平台5固定于活动板4上,模具6设于移送平台5上,包括上模座62和下模座61,移送平台5用于移送模具6。从图5中可以看出,下模座61上设有多个圆柱状的料槽611,所述料槽611用于放置胶料,上模座62上对应的设有压块621,所述压块621与料槽611的形状相适配,用于压制胶料,上模座62的两侧位置各设有两个横杆622。

便捷开模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移送平台5两侧的两个顶升装置7;请参见图2-3,顶升装置7包括驱动器71以及支撑座72;支撑座72包括上支撑板721和下支撑板722,上支撑板721和下支撑板722之间通过3个第一支撑柱723连接,且3个第一支撑柱723呈三角形排列,有利于保持支撑座72支撑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第一支撑柱723的数量并不限于3个,其排列方式也不限于三角形排列,如第一支撑柱723可为4个,采用四边形排列。

上支撑板721和下支撑板722之间还设有一导向座73,第一支撑柱723穿过导向座73且可沿导向座73滑动,导向座73再固定于移送平台5上,该导向座73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防止支撑座72在顶升过程中出现偏移。

驱动器71具有一顶杆711,且顶杆711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722的底部,用于顶升整个支撑座72。该驱动器71优选为气缸、油缸或电缸。

优选的,在驱动器71的上端还固设有连接座74,连接座74上固设有2个第二支撑柱741,第二支撑柱741穿过下支撑板722,并固定于导向座73的下表面。这样在油压机工作过程中,移送平台5的上升会带动导向座73上升,进而会通过第二支撑柱741带动整个顶升装置7上升,从而避免了移送平台5的上升过程中,出现上支撑板721阻挡导向座73的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上支撑板721的上表面靠近移送平台5的一侧设有两个容置槽7211,且容置槽7211的形状与横杆622端部的形状相适配。当需要开模时,驱动器71驱动支撑座72上升,当上支撑板721上升一定高度时,上述横杆622正好搭接于容置槽7211内;当上支撑板721继续上升时,上模座62被顶起,从而实现了上模座62的开启。同时,设置该容置槽7211,也能防止上模座62在上升以及后续倾斜的过程中出现滑动。

优选的,便捷开模装置还包括挡杆8,如图4所示,挡杆8设于移送平台5的上方,其两端分别通过一安装板82固定于移送平台5的两侧。在顶升装置7顶升上模座62的过程中,由于挡杆8的阻挡作用,上模座62一端向上倾斜,从而使得上模座62与下模座61之间呈现一定的开合角度,方便操作工人从模具6中取料。在本实施例中,挡杆8呈圆柱状,挡杆8上设有若干个凸圈81,该凸圈81的设置,使得上模座62的倾斜更加容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两个顶升装置7共用同一驱动器71以及下支撑板722,在这种情况下,下支撑板722位于移送平台5的下方且横跨整个移送平台5,上述两组呈三角形排列的第一支撑柱723分别位于下支撑板722的两端;驱动器71的顶杆711固接于下支撑板722下表面的中部位置;驱动器71的上端固接连接座74,两组第二支撑杆241分别固定于连接座74的两端,并穿过下支撑板722,再分别固定于导向座73的下表面。这种顶升装置7的结构更加简单,驱动器71能同时顶升移送平台5两端的上支撑板721,避免了两上支撑板721顶升不一致的问题。

优选的,在上基座12的下表面设有加热装置121,当油压缸3顶压模具6,模具6与上基座12接触,加热装置121开始对模具6进行加热,使得模具6中的胶料更容易压制成型。

本实施例的油压机工作时,首先通过顶升装置顶升上模座,使上模座离开下模座,然后向下模座的模腔中加入待压制的胶料;加料完毕后,顶升装置收缩,所述上模座下降,与下模座闭合;然后移送平台将模具移送至上模座的正下方,接着油压缸启动,顶升活动板,使得模具处于上基座与移送平台之间,同时加热装置启动对模具进行加热;压制完毕后,油压缸收缩,带动模具一起下降,然后移送平台将模具水平移送出,通过顶升装置开启上模座,操作人员即可取出压制好的胶料。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