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6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件种类很多,不少管件是通过挤压成型的。目前,公告号为CN2056507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歧管加工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气缸、卸料块、分歧模具、驱动机构、调节机构、电控箱以及脚踏开关,上模设置在下模上方,卸料块固定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后方,并位于上模和下模中间的位置,分歧模具穿过卸料块与气缸连接,驱动机构与上模固定连接,调节机构与上模固定连接,电控箱与驱动机构通过电信号连接,脚踏开关与驱动机构通过电信号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分歧管冲压成型后,气缸带动抽动芯向卸料块一侧运动,铜管在卸料块的阻挡下从抽动芯上脱离,从而完成分歧管与分歧模具的分离,节省了人力。但上述专利文件中,分歧模具通过卸料块与气缸连接,而气缸在工作时容易发生振动,导致加工后的管件误差增大,影响产品质量。为此,亟需一种挤压设备,带有稳定性高的夹具,减小设备加工误差,确保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设备,带有稳定性高的夹具,减小设备加工误差,确保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挤压设备,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装夹管件的装夹机构以及驱动所述装夹机构挤压管件的驱动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夹具组件和模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模具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夹具组件上设有限制所述夹具组件振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模具组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设置支撑架以安装装夹机构和驱动机构,并将装夹机构设置成夹具组件和模具组件的组合,且夹具组件与模具组件可拆卸连接,夹具组件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模具组件固定,利用限位板将夹具组件、模具组件压紧,增加夹具组件的稳定性,以此防止夹具组件和模具组件在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大幅的振动,从而避免产品受振动影响而产生较大的误差,确保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的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左凹模和右凹模,所述左凹模与所述左滑块通过一左连接块相连,所述右凹模与所述右滑块通过一右连接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具组件设置成左滑块和右滑块的组合,将模具组件设置成左凹模和右凹模的组合,并用左连接块连接左滑块和左凹模,用右接块连接右滑块和右凹模,以此实现夹具组件与模具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夹具的更换;且夹具组件与模具组件不直接接触,减小了振动的传递,增加了夹具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右滑块上均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右连接块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燕尾槽滑移配合的第一凸块,且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右连接块上均开设有第二燕尾槽,所述左凹模和所述右凹模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燕尾槽滑移配合的第二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滑块和右滑块上开设第一燕尾槽,并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凸块,而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上设有第二燕尾槽,左凹模和右凹模上均设有与第二燕尾槽滑移配合的第二凸块,利用凸块与燕尾槽的滑移配合将夹具组件、连接块和模具组件连接,防止三者之间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滑移,从而减小产品加工时产生水平方向上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凹模和所述右凹模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板上安装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凹模和右凹模上开设螺纹孔,并利用螺钉将限位板安装在左凹模和右凹模上,以此将限位板与模具组件固定,从而对夹具组件和模具组件起到限制作用,减小产品价格时产生的竖直方向上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周侧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与所述左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与所述右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机构设置成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的组合,并将第三液压缸与左滑块固定,将第四液压缸与右滑块固定,以此实现设备的挤压功能,确保产品的顺利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右滑块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机架上设有供所述滑槽滑移的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滑块和右滑块底部开设滑槽,并在机架上表面设置滑轨供滑槽在其上滑移,使得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工作时,左滑块和右滑块沿滑轨滑移,避免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偏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凹模上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右凹模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滑移配合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凹模上固定导向柱,在右凹模底部开设导向槽,当左凹模与右凹模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靠近时,导向柱端部与导向槽滑移配合,导向柱外表面与导向槽表面紧密贴合,以此确保左凹模和右凹模对齐,对管件进行精确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感应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架上设置由感应组件和控制器组成的保护机构,并将感应组件设置成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的组合,且红外接收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操作人员在装料或卸料时,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线被操作人员挡住一部分,红外接收模块中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减弱,红外接收模块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停止,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冲压过程中受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于控制装置运行的按钮和显示装置运行情况的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器上设置按钮和显示屏,利用按钮启动或停止装置的运行;利用显示屏显示装置运行时的状态,以此实时监控装置运行情况,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确保生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安装一个脚踏开关,脚踏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操作人员在装料或卸料时,只需踩住脚踏开关即可使得装置暂停,从而便于装料和卸料,确保操作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装夹机构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夹具组件和模具组件的组合,夹具组件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模具组件固定,利用限位板将夹具组件、模具组件压紧,增加夹具组件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产品受振动影响而产生较大误差,确保产品的质量;

2、在左凹模上固定导向柱,在右凹模底部开设导向槽,当左凹模与右凹模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靠近时,导向柱端部与导向槽滑移配合,导向柱外表面与导向槽表面紧密贴合,以此确保左凹模和右凹模对齐,对管件进行精确的加工;

3、在支撑架上设置由感应组件和控制器组成的保护机构,且控制器与感应组件、驱动机构电连接,当感应组件感应到操作人员时,感应组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中,控制器识别后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从而达到避免操作人员受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装夹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支撑架;12、移动板;2、装夹机构;21、夹具组件;211、左滑块;212、右滑块;213、左连接块;214、右连接块;215、第一凸块;216、第一燕尾槽;217、第二凸块;218、第二燕尾槽;219、限位槽;22、模具组件;221、上模;222、下膜;223、左凹模;224、右凹模;225、螺纹孔;23、导向组件;231、滑轨;232、滑槽;233、导向柱;234、导向槽; 241、螺栓;242、限位板;243、固定环;244、螺钉;3、驱动机构;31、第一液压缸;32、第二液压缸;33、第三液压缸;34、第四液压缸;4、保护机构;41、左支架;42、右支架;43、感应组件;431、红外发射模块;432、红外接收模块;44、控制器;441、按钮;442、显示屏;45、脚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挤压设备,包括机架1和支撑架11,支撑架11固定在机架1上侧。支撑架11上安装有装夹机构2、驱动机构3和保护机构4。

如图1、图2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液压缸31、第二液压缸32、第三液压缸33和第四液压缸34,夹具组件21包括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12,模具组件22包括上模221、下模、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第一液压缸31安装在支撑架11顶部,其活塞杆贯穿支撑架11并延伸至支撑架11内,且第一液压缸3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一块移动板12,移动板12下表面与上模221固定连接。上模221为两根圆柱状的铸件并列固定在移动板12底部而形成,且上模221底部为半球形,便于管件加工时进入管件中。第二液压缸32安装在机架1顶部,其活塞杆贯穿机架1顶部并延伸至机架1上侧,且第二液压缸32的位置与第一液压缸31对应,第一液压缸31和第二液压缸32的活塞杆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液压缸33和第四液压缸34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1两侧,且二者的活塞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液压缸31、第二液压缸32、第三液压缸33和第四液压缸34的活塞杆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液压缸33的活塞杆端部贯穿支撑架11并与左滑块211端部固定连接,第四液压缸34的活塞杆端部贯穿支撑架11并与右滑块212端部固定连接。

机架1上表面上铺设有两根滑轨231,滑轨2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液压缸33、第四液压缸34的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一致,且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12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232,滑槽232与滑轨231滑移配合。

机架1上表面中部螺纹安装有固定环243,第二液压缸32的活塞杆端部贯穿机架1并与固定环243插接配合,且固定环243与第二液压缸32的活塞杆之间留有供管件插入的空隙。

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12为阶梯状,左滑块211靠近固定环243的一侧连接有左连接块213,右滑块212靠近固定环243的一侧连接有右连接块214。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12上均开设有第一燕尾槽216,第一燕尾槽216由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12上表面上向下延伸至阶梯处,左连接块213和右连接块214上均设有与第一燕尾槽216对应的第一凸块215,第一凸块215与左连接块213以及右连接块214一体成型,且第一凸块215与第一燕尾槽216滑移配合从而将左连接块213、右连接块214与左滑块211、右滑块212可拆卸连接。

左连接块213和右连接块214也为阶梯状,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对称设置在左连接块213和右连接块214上,且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中部形状与上模221、下模相互配合形成管件加工后的形状。左连接块213和右连接块214上均开设有第二燕尾槽218,第二燕尾槽218由左连接块213和右连接块214上表面上向下延伸至阶梯处,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上均设有与第二燕尾槽218对应的第二凸块217,第二凸块217与左凹模223以及右凹模224一体成型,且第二凸块217与第二燕尾槽218滑移配合从而将左连接块213、右连接块214与左凹模223、右凹模224可拆卸连接。

左凹模223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33,右凹模224两端开设有导向槽234,导向柱233与导向槽234滑移配合,且导向柱233的长度小于导向槽234的长度。当左凹模223与右凹模224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靠近时,导向柱233端部沿导向槽234滑移,导向柱233外表面与导向槽234内表面紧密贴合,以此确保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对齐,对管件进行精确的加工。

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上均设有限位板242以限制夹具组件21、模具组件22振动。限位板242一端通过螺栓 241与机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凹模223、右凹模224固定连接。夹具组件21上还开设有限位槽219供限位板242安装在其上。固定环243左侧的限位槽219由左滑块211远离固定环243的一端延伸向靠近固定环243的一端,并延伸至左凹模223上表面上,固定环243右侧的限位槽219由右滑块212远离固定环243的一端延伸向靠近固定环243的一端,并延伸至右凹模224上表面上。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上均开设有螺纹孔225,螺纹孔225位于限位槽219端部,并贯穿限位板242,限位板242上安装有螺钉244与螺纹孔225螺纹配合,从而将限位板242固定在夹具组件21上。

如图1所示,支撑架11上安装有保护机构4,保护机构4包括感应组件43和控制器44,控制器44安装在支撑架11一侧。控制器44与感应组件43、驱动机构3电连接,且控制器44上设置有一些按钮441和显示屏442,按钮441用于控制装置的启动和停止,显示屏442用于实时显示装置的运行状况,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情况,确保生产安全。

感应组件43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1两边的红外发射模块431和红外接收模块432,红外发射模块431在通电时不断向红外接收模块432发送红外线,红外接收模块432受到红外线后输出信号至控制器44中,控制器44分析后,若红外线信号正常,加工装置正常运行;若红外线信号有所减弱,则控制器44控制驱动机构3停止,以此避免操作人员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受伤。

机架1底部还安装有一个脚踏开关45,脚踏开关45与控制器44电连接。当操作人员踩下脚踏开关45时,控制器44收到来自脚踏开关45的信号,控制器44控制驱动机构3停止,便于操作人员装料或卸料。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将驱动机构3和装夹机构2安装在支撑加上,再将红外发射模块431、红外接收模块432以及控制器44固定,并使控制器44与各个部件电联接。之后将加工装置通电,操作人员踩下脚踏开关45,控制器44控制驱动机构3停止。此时操作人员可将未加工的管件插入固定环243与下模之间的空隙中,再松开脚踏开关45,加工装置正常运行。

加工时,上模221在第一液压缸31的驱动下逐渐下降,直至插入管件中,此时第三液压缸33、第四液压缸34同时驱动左滑块211、右滑块212向管件靠拢,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12分别推动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沿沿滑轨231移动,直至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相互抵触,左凹模223与右凹模224将管件挤压成分歧管的形状。此时第二液压缸32驱动下模向上移动,将管件被挤压时产生的变形消去,使得管件加工成需要的形状。

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只需用脚踩下脚踏开关45,控制器44控制驱动机构3停止工作,操作人员可将加工完的管件取下并将下一个需要加工的管件装入。上述过程不断重复,直至所有管件加工完毕。

上述加工过程中,由于夹具组件21和模具组件22之间通过左连接块213、右连接块214相连,气缸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模具组件22的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而第一燕尾槽216、第二燕尾槽218的设置使得左连接块213、右连接块214、左凹模223和右凹模224不易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偏移;限位板242的设置大大减小了夹具组件21、左连接块213、右连接块214以及模具组件22的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偏差;且管件加工过程中有导向柱233、滑轨231等具有导向作用的部件引导,有效避免了产品受振动影响而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