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59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日光灯的灯座上一般安装有灯罩,通常的灯罩都是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在灯座上。为了灯座与灯罩卡接得更加稳定牢固,卡接结构往往设置的较为紧密。故,工人在将灯罩安装在灯座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力将灯罩卡接到灯座上。

但是,在投入到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制造时,人工将灯罩与灯座装配的速度慢,且工人容易疲劳,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具有节约人力资源,且生产效率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机罩;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送料工位上的、用于将待加工产品导入加工工位上进行加工的送料装置,所述待加工产品为经人工预压完成的灯座与灯罩的初步装配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加工工位上且位于所述机罩内的、用于卷取所述待加工产品并挤压所述待加工产品以得到成品的挤压装置,所述成品为经所述挤压装置装配的灯座与灯罩的装配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设备工作时,通过设置在送料工位上的送料装置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上,设置在加工工位上的挤压装置将送料装置输送的待加工产品进行挤压并得到成品。这样设置的安装设备,不需要人工对灯座与灯罩进行安装,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采用机械设备组装灯座与灯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基板;安装于所述基板安装面上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机罩内远离所述工作台一侧的、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装配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装配并对称分布于所述待加工产品两侧的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上近所述轴承座一端并可随所述转轴同轴转动的、用于挤压所述待加工产品以得到产品的挤压辊;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用于将所述挤压辊限定在预定位置上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压时,驱动件驱动设置在待加工产品两侧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有限位组件限定在转轴的预定工作位置上的挤压辊同时对待加工产品的两侧进行挤压,进而将灯罩与灯座装配。这样设置的挤压装置,通过双辊的挤压将灯罩安装在灯座上,从而替代了人工安装,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灯座与灯罩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沿径向方向开设有螺纹孔;以及,与所述螺纹孔相装配的第一螺栓,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一螺栓满足,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转轴抵紧时相互配合锁定,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转轴远离时解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螺栓与径向开设在定位环上的螺纹孔配合并抵紧转轴时,第一螺栓将定位环固定在转轴上,从而将挤压辊限定在预定工作位置上。这样设置的定位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罩内的、位于所述挤压辊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的、用于支撑并安装所述驱动机构的安装板;一端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装配的、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板的第一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待加工产品一侧的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待加工产品另一侧的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相反,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设置在待加工产品一侧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待加工产品一侧的挤压辊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设置在待加工产品另一侧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待加工产品另一侧的挤压辊转动。这样设置的驱动机构,通过转向不同的驱动组件驱动两侧的挤压辊方向转动,从而卷取待加工产品并挤压待加工产品,将灯罩与灯座装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轴承座一端装配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为链轮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轮传动组件中的链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挤压辊转动。这样设置的驱动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承载面平行设置的、一部分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另一部分向远离所述工作台一侧延伸的送料导轨,所述送料导轨远离所述工作台一侧沿所述待加工产品输送方向开设有安装槽;通过固定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可绕所述固定轴转动的、用于承载并输送所述待加工产品的滚轮;以及,设置于所述送料导轨进料端的、用于支撑所述送料导轨延伸部分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送料时,待加工产品放置在送料导轨延伸部分的滚轮上,并通过挤压装置进料端的挤压辊卷取放置在滚轮上的待加工产品,并带动滚轮绕固定轴转动,将待加工产品送入挤压装置内进行加工。这样设置的送料装置,滚轮可绕固定轴转动,从而减小了待加工产品与送料装置之间的摩擦,使得挤压辊更容易卷取待加工产品,从而提高了待加工产品的上料速度,进而提高了灯座与灯罩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近地面一侧的、用于支撑所述送料导轨延伸部分的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第二加强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远离地面一侧并通过第二螺栓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可绕所述第二螺栓同轴转动的导料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支撑柱与第二加强筋,使得送料导轨的延伸部分更加稳定,同时,设置的导料辊在安装设备与上一工位对接时,方便了待加工产品的进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料辊与所述滚轮的材质均为塑料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塑料材质的导料辊与滚轮,避免了待加工产品在加工时,由于待加工产品与导料辊或滚轮发生滑动摩擦而擦伤、刮伤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工作台竖直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把手在设备搬运时,工人能够更好的握持,从而方便了设备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近地面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安装设备滑动的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搬运时,通过使用万向轮滚动方式承载安装设备,实现了一种移动式地搬运,从而避免了由于手滑而砸伤工人的现象,保障了搬运的安全性,同时,方便了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送料工位上的送料装置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上,设置在加工工位上的挤压装置将送料装置输送的待加工产品进行挤压并得到成品。这样设置的安装设备,不需要人工对灯座与灯罩进行安装,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采用机械组装灯座与灯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使用万向轮滚动方式承载安装设备,实现了一种移动式地搬运,从而避免了由于手滑而砸伤工人的现象,保障了搬运的安全性,同时,方便了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工作台;3、机罩;31、进料口;32、出料口;4、挤压装置;41、轴承座;42、驱动机构;421、安装板;422、第一支撑柱;423、第一驱动组件;4231、第一驱动电机;4232、第一主动齿轮;4233、第一链条;424、第二驱动组件;4241、第二驱动电机;4242、第二主动齿轮;4243、第二链条;43、转轴;44、挤压辊;45、限位组件;451、定位环;452、第一螺栓;46、从动齿轮;47、第一轴承;5、送料装置;51、送料导轨;511、安装槽;52、滚轮;521、固定轴;53、支撑架;531、安装座;5311、上板;5312、下板;532、第二支撑柱;533、第二加强筋;534、导料辊;535、第二螺栓;6、第一加强筋;7、万向轮;71、刹车板;8、把手;9、散热器;91、轴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灯罩与灯座装配的安装设备,包括:机架1、工作台2、机罩3、送料装置5以及挤压装置4。

机架1用于承载整台设备,机架1由铝合金柱体拼接而成,并通过连接处设置的由角钢制成的第一加强筋6以及设置在第一加强筋6上的紧固螺栓固定。为了方便设备的搬运,机架1近地面一端安装有万向轮7,同时,在万向轮7上设置有刹车板71。工作台2通过角钢和紧固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工作台2的垂直于待加工产品加工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8,把手8在安装设备搬运时便于工人握持与施力。如图2所示,机罩3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2上,机罩3上与待加工产品送料方向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31与出料口32,进料口31与出料口32位于机罩3上近工作台2一侧。送料装置5设置在工作台2的送料工位上,送料装置5用于将经人工预压完成的灯座与灯罩导入至加工工位进行加工。送料装置5一部分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工作台2上承载面一侧,另一部分延伸出工作台2。延伸部分用于承载并输送待加工产品。挤压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2的加工工位上,且位于机罩3内近工作台2一侧。挤压装置4用于卷取放置在送料装置5上的待加工产品并挤压待加工产品从而得到成品。在本实施例中,在机罩3上设置出料口32的侧壁上远离工作台2一侧设置有散热器9,散热器9用于将挤压装置4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导出机罩3,散热器9为卡设在机罩3侧壁上的轴流风扇91。

其中,如图2所示,挤压装置4包括:轴承座41、驱动机构42、转轴43、挤压辊44以及限位组件45。轴承座41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工作台2上,轴承座41用于安装转轴43。驱动机构42设置在机罩3内远离工作台2一侧,驱动机构42用于为挤压装置4提供挤压的所需的力。转轴43一端与驱动机构42装配,另一端与轴承座41装配,转轴43对称分布在待加工产品的两侧,转轴43远离轴承座41一端装配有从动齿轮46。挤压辊44套设在转轴43上近轴承座41一侧,并通过设置在转轴43上的限位组件45限定在预定位置上,挤压辊44可沿转轴43同轴转动,挤压辊44用于卷取并挤压待加工产品以得到产品。如图3所示,限位组件45包括:定位环451及第一螺栓452;定位环451套设在转轴43上,并沿径向开设有螺纹孔,第一螺栓452通过螺纹孔与定位环451配合使用,在第一螺栓452与转轴43抵接时,将定位环451固定在转轴43上,再通过定位环451限定挤压辊4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41与转轴43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47,转轴43为不锈钢柱体,为了保护待加工产品在挤压过程中不被压伤或者擦伤,挤压辊44设置为橡胶辊。定位环451为金属环,第一螺栓452为六角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辊44为套有橡胶层的金属辊,第一螺栓452还可以为旋钮螺栓,蝶形螺栓等。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42包括:安装板421、第一支撑柱422、第一驱动组件42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24。安装板421设置在机罩3内,且位于挤压辊44上方的安装板421,安装板421用于支撑并安装第一驱动组件423及第二驱动组件424。第一支撑柱422一端安装在工作台2上、另一端与安装板421固定装配,第一支撑柱422用于支撑安装板421。第一驱动组件42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24均为链轮传动组件,且第一驱动组件423用于驱动待加工产品一侧的转轴43转动,第二驱动组件424用于驱动待加工产品另一侧的转轴43转动。第一驱动组件42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231,第一主动齿轮4232以及第一链条4233;第一驱动电机4231主体安装在安装板421上,且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4232,第一主动齿轮4232与设置在转轴43上的从动齿轮46通过第一链条4233连接。第二驱动组件42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241,第二主动齿轮4242以及第二链条4243;第二驱动电机4241主体安装在安装板421上,且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4242,第二主动齿轮4242与设置在转轴43上的从动齿轮46通过第二链条4243连接。

如图2、4所示,送料装置5包括:送料导轨51、滚轮52以及支撑架53。送料导轨51与工作台2承载面平行设置,送料导轨51一部分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工作台2上、另一部分向远离工作台2一侧延伸出一端距离,送料导轨51远离工作台2一端沿待加工产品输送方向开设有安装槽511。滚轮52通过固定轴521安装在安装槽511内,滚轮52的最高点高于送料导轨51的最高点,滚轮52可绕固定轴521转动,滚轮52用于承载并输送待加工产品。如图4所示,支撑架53设置在送料导轨51的进料端,且用于支撑送料导轨51延伸部分。支撑架53包括:安装板421、第二支撑柱532、第二加强筋533以及导料辊534。安装座531包括上板5311及下板5312,上板5311与下板5312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送料导轨51上,下板5312近地面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柱532,第二支撑柱532为铝合金主体,第二支撑柱532近地面一侧套设有橡胶套,第二支撑柱532远离地面一侧通过角钢制作的第二加强筋533以及与第二加强筋533装配的紧固螺栓固定在下板5312上,第二螺栓535自下而上穿过上板5311与下板5312并将导料辊534固定在上板5311上远离地面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送料导轨51为铝合金导轨,导料辊534与滚轮52材质均为塑料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送料导轨51还可以为不锈钢导轨,导料辊534与滚轮52的材质还可以为橡胶材料。

本实施例的使用远离大致如下述:在设备工作时,工人先将预压完成的待加工产品放置在送料导轨51的延伸部分,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23驱动分布在送料导轨51一侧的转轴43沿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组件424驱动分布在送料导轨51另一侧的转轴43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通过限位组件45限定在转轴43预定位置上的挤压辊44转动并卷取放置在送料导轨51上的待加工产品,从而将待加工产品从机罩3的进料口31送入挤压装置4中进行加工,待加工产品在经过挤压装置4的挤压后,将灯罩安装在灯座上得到成品,并通过挤压辊44从机罩3的出料口32送出,完成一次加工。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