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镦机上电极砧块自动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0330发布日期:2018-06-02 03:2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镦机上电极砧块自动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镦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镦机上电极砧块自动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电镦加工是利用金属工件本身电阻,通过低电压、大电流产生热量,使工件被加热到塑性变形温度,同时施加外部推力,实现边加热边镦粗的过程。电热镦粗加工工艺适合发动机气门零件毛坯的制造。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气门厂家都采用电热镦粗加工制造气门毛坯,在电镀锻造加工的生产线中,一般由电镦机、压力机、上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防护栏和上料箱组成,现有的电镦锻造上料箱一般作为零件毛坯件的存储来使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0019914.1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电镦锻造生产线,包括电镦机、压力机、上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防护栏和上料箱,电镦机并排设置组成左右对称两个扇形,电镦机的上料口朝向内侧,在电镦机所处的圆形的圆心处设置有下料机器人,在电镦机的上端与下料机器人垂直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上料机器人,在电镦机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机,在电镦机的另一侧与压力机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上料箱,机器人在内部工作,工人在外部操作互不相干涉,自动线在自动运转时可以对单台电镦机进行维修调试不影响其他电镦机工作,增加压力机和机器人的利用率,人机分离更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但是该全自动电镦锻造生产线中的电镦机需要人工进行估测位置,导致锻造不精确,手动调整传感器或感应装置费时费力,且更换砧块工装后需要重新调整,手动调整易压伤手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镦机上电极砧块自动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镦机上电极砧块自动定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镦机上电极砧块自动定位机构,包括电镦机面板,所述电镦机面板上设有一个砧块,所述砧块下方设有两个固定在所述电镦机面板上的主夹钳电极,所述主夹钳电极对立设置,且每个所述主夹钳电极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夹紧气缸,每个所述主夹钳电极的上均固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在每个所述固定支架上横向嵌设有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所述激光对射传感器包括其内部的激光发射二极管和激光接收二极管,所述电镦机面板上还固设有一个编码器。

优选的,所述夹紧气缸的内部设有一个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一根活塞杆,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伸端固设有一个夹钳。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的型号为CPU314IFM,且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通过plc接收位置信号。

优选的,每个所述主夹钳电极的上均固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在每个所述固定支架上横向嵌设有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所述激光对射传感器包括其内部的激光发射二极管和激光接收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激光对射传感器来对砧块高度实时定位,进一步增加了工件锻造的精准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紧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激光对射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码器和激光对射传感器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电镦机面板;2、夹紧气缸;20、活塞杆;21、活塞;22、第一气口;23、第二气口;24、气腔;25、第一缓冲胶圈;26、第二缓冲胶圈;27、夹钳;3、主夹钳电极;4、毡块;5、固定支架;6、激光对射传感器;60、激光二极管;61、滤光镜;62、镜片组;63、感光片;7、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每个主夹钳电极3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一个固定支架5,在每个固定支架5上横向嵌设有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6,激光对射传感器6包括其内部的激光发射二极管60和激光接收传感器,电镦机面板1上还固设有一个编码器7,编码器7的型号为CPU314IFM,且编码器7的输出端与激光对射传感器6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连接plc,激光发射二极管60在被测砧块时投射一个可见光束,若砧头此时挡住光束则上电极砧块上移直至激光接收传感器得到信号其若砧头未到达光束时激光接收传感器会接收到光束信号,若砧块下降挡住光束后激光接收传感器接收不到信号此时砧块下面和光束在同一高度,光束距加钳上面距离为一定距离不会改变此时夹钳上面距光束的距离等于砧块下面距主夹钳上面的距离,此时PLC得知砧头下面距夹钳上面的距离此时若砧块上升或者下降编码器计数故PLC得知砧块的实时位置,更换砧块后重复检测做到实时定位,通过激光对射传感器6来对工件进行实时定位,进一步增加了工件锻造的精准程度在,在图4中,PG是编码器7,OUT输出200kHZ的方波(调制脉冲)。SET_BITO的作用是选通该激光发射,也就是控制调制管IC1控制的三级管和激光是否通电,当SET_BITO为高电平时,Q2(8050)导通,也就是将Q1的发射极与GND连接起来,此时调制管工作,输出调制波,然后经过Q1的放大之后控制激光二极管60发射,更换砧块完毕后,激光对射传感器6检测是否有无遮挡物,若有砧头向上若无砧头向下,使之感应到砧块下面,由于激光对射传感器6到钳口夹块的位置为一定的系统设置好的,故得知现在砧头面到钳口夹块上面的距离,设置始镦距离后砧块下降编码器开始计数使之下降到设定位置,安全可靠,精度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