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接地系统放热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0935发布日期:2018-06-08 18:5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接地系统放热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热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接地系统放热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放热焊接是一种简单、高效率、高质量的金属连接工艺。主要用于铁路、高速公路 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电信、移动通信基站、微波中继站、地面卫星接受站、雷达站等重点工程以及贵重精密仪器、计算机机房设备、邮电程控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医疗设备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石油输送管道及油气罐,易燃易爆物质仓库防雷接地。

放热焊接是通过铝与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放热反应)产生液态高温铜液和氧化铝的残渣,并利用放热反应所产生的高温来实现高性能电气熔接的现代焊接工艺。放热焊接适用于铜、铜和铁及铁合金等同种或异种材料间的电气连接,它无需任何外加的能源或动力。

放热焊接工艺中,导体连接头有多种形式,则在焊接过程中就需要对应于不同导体连接头结构的焊接模具,在工程中,使得焊接模具的使用变得非常麻烦,多种结构需要多个模具也会增加焊接的成本,同时,如何使模具结构更加简单,熔接腔囊的更换更加快速便捷,也是模具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接地系统放热焊接模具,旨在解决多种结构需要多个模具的技术问题,实现放热焊接的一模多用功能,且模具结构更加简单,熔接腔囊的更换更加快速便捷,焊接效率也更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接地系统放热焊接模具,包含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上方设置有上端盖,下方设置有下端盖,上端盖中心开设有引火孔,模具本体与上端盖和下端盖铰接,模具本体上部设置有贯穿其上端面的反应腔,下部设置有贯穿其下端面的熔接腔安放室,熔接腔安放室四周设置有贯穿模具本体四周端面和下端面的U形槽,熔接腔安放室内设置有熔接腔囊,反应腔底部与熔接腔安放室之间设置有将它们连通的引流槽,引流槽底端设置有环形凸部,熔接腔囊为独体结构,内部开设有对应不同标准型号导体连接头的熔接腔,熔接腔囊上端面开设有一个直径大于环形凸部外径的圆形安装槽,环形凸部安装在圆形安装槽内,熔接腔囊与环形凸部外圈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优选的,熔接腔安放室底部设置有多个贯穿下模具体下端面的散热孔。

进一步优选的,散热孔成规则的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导体连接头结构为标准化结构,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熔接腔囊,设计出一系列对应不同标准型号连接头的熔接腔,便可使用一套模具实现对不同结构的导体连接头的焊接,实现一模多用,而不必更换模具,使用更加方便,也扩大了放热焊接模具的使用范围;

2、熔接腔囊的设计和制造比整个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可降低放热焊接的成本;

3、设置与模具本体铰接的下端盖,使得模具成为一个整体,熔接腔囊的更换更加快速便捷,结构更简单,制造更容易,携带也更加方便;

4、导体在熔接腔囊安装好之前便放置入熔接腔囊内,然后随熔接腔囊一起装入熔接腔安放室,导体的放置更加简单快速,定位更加精确,焊接前的准备工作也更加简洁,可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AA剖视图(省去熔接腔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BB剖视图(省去熔接腔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 CC剖视图(省去熔接腔囊);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 DD剖视图(省去熔接腔囊)。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模具本体,11、上模具体,12、下模具体,13、上端盖,14、下端盖;

111、矩形环状凸部,121、矩形环状凹槽,131、引火孔;

2、反应腔,3、引流槽,31、环形凸部,4、熔接腔安放室,5、导体孔,6、U形槽,7、散热孔,8、熔接腔囊,81、熔接腔,9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便捷式接地系统放热焊接模具,包括分体的上模具体11和下模具体12,上模具体11的下端面和下模具体12的上端面贴合,上模具体11上方设置有上端盖13,上端盖13中心开设有引火孔131,上模具体11和上端盖13铰接在一起。上模具体11上部设置有贯穿其上端面的反应腔2,下部设置有贯穿其下端面的引流槽3,引流槽3顶部与反应腔2底部连通。焊粉放入反应腔2中,引火粉填满引火孔131,焊接时,通过引火孔131点燃焊粉使其在反应腔2内反应,并通过引流槽3熔融金属引到下模具体12。

如图1、2、3所示,下模具体12上部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熔接腔安放室4,熔接腔安放室4四周设置有四条贯穿上模具体11四周端面的导体孔5。熔接腔安放室4底部设置有多个贯穿下模具体12下端面的散热孔7,散热孔7最好是成规则的阵列分布,散热孔7有助于加快焊接结束后的散热。熔接腔安放室4内安放有熔接腔囊8,熔接腔囊8为独体结构,从熔接腔安放室4上方放入熔接腔安放室4内,其内可根据不同的接地导体连接头结构设计相匹配的熔接腔81。引流槽3底端设置有用于与熔接腔囊8安装连接的环形凸部31,熔接腔囊8上端面开设有一个直径稍大于环形凸部31外径的圆形安装槽,环形凸部31安装在圆形安装槽内,熔接腔囊8与环形凸部31外圈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9。因为导体连接头结构为标准化结构,只需设计出一系列对应不同标准型号连接头的熔接腔囊8,便可使用一套模具实现对不同结构的导体连接头的焊接,而不必更换模具,使用非常方便。熔接腔囊8的设计和制造也比整个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

如图1、3所示,上模具体11下端面向下突出设置有矩形环状凸部111,下模具体12上端面对应位置向内开设有矩形环状凹槽121,焊接时,矩形环状凸部111安装在矩形环状凹槽121内。矩形环状凸部111可起到定位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加强密封的作用。

焊接时,将与待焊接的接地导体连接头相匹配的熔接腔囊8放入熔接腔安放室4内,然后将导体沿导体孔5插入熔接腔囊8的熔接腔里,便可进行焊接。

实施例2

实施例1虽然实现了通过更换熔接腔囊8便可适用不同导体连接头的功能,但是整个模具分为了上下两部分,熔接腔囊8更换时需拆开模具,更换过程比较麻烦,且导体是在熔接腔囊8装入模具内才插入熔接腔的,导体的放置比较麻烦,定位精度不高,焊接前的准备工作也更加复杂。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改进,如图4、5、6所示,不再分体设置上、下模具体,整个模具只包含一个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上方设置有上端盖13,下方设置有下端盖14,模具本体1与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均采用铰链连接。上端盖13中心开设有引火孔131,下端盖1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7。模具本体1上部设置有贯穿其上端面的反应腔2,下部设置有贯穿其下端面的熔接腔安放室4,熔接腔安放室4四周用贯穿模具本体1四周端面和下端面的U形槽6代替导体孔5。反应腔2底部与熔接腔安放室4之间设置有将它们连通的引流槽3,引流槽3底端设置有用于与熔接腔囊8安装连接的环形凸部31,熔接腔囊8上端面开设有一个直径稍大于环形凸部31外径的圆形安装槽,环形凸部31安装在圆形安装槽内,熔接腔囊8与环形凸部31外圈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9,同样,环形凸部31也可起到定位和加强密封的作用。模具使用时,将导体提前放置在其连接头相匹配的熔接腔囊8内,然后将导体和熔接腔囊8一起从下部推入熔接腔安放室4内,熔接腔囊8外的导体则可沿U形槽6随着熔接腔囊8上移,熔接腔囊8放置好后,盖上下端盖14便可进行焊接了。如此设置更方便熔接腔囊8的更换,导体也可在熔接腔囊8安装好之前放置入熔接腔囊8内,定位更加精确,整个模具变为一个整体,结构更简单,携带也更加方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