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炉用电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极接头加工精度的在线监测、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产品因其良好的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腐蚀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炉炼钢生产中,随着电炉炼钢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对电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极在电炉上使用时,由于受单根电极长度的限制,故将若干根电极串接起来构成整体同时使用,电极的连接一般是采用专用接头将上下两根电极连接起来,接头表面车制有公螺纹,电极两端车之有相应尺寸的螺纹孔,接头的一半拧入上面一根电极的螺纹孔、另一半拧入下面的一根电极的螺纹孔。
经过长期的生产活动发现,石墨电极产品在钢厂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折断、脱扣、掉头等不良现象,从而影响钢厂的生产效率和产量,进而降低厂家的效益;通过研究发现:以上不良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电极与接头的连接配合达不到技术要求,根本原因是接头的加工精度不足。
现有石墨电极接头的加工检测流程如下:某一规格的接头在加工完成后,需要专业技术工人用测量工具检测接头的长度、锥度、螺距、中径、齿高等参数,如果不满足技术要求需要重新调整,一般调整到满足技术要求至少需要4个小时。调整好的成品还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抽样检测,有时由于加工机床稳定差,需要增加抽样频次,但该操作无法及时发现生产中机床的突发性波动。同时有些规格接头的重量在85Kg左右,这样既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也影响加工效率,有时还有环境和人为因素,导致加工精度测量偏差,影响电极的配合,提高了钢厂使用过程中的事故率,降低产品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极接头加工精度的在线监测、反馈装置,以解决人工检测电极接头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用于电极接头加工精度的在线监测、反馈装置,包括对接头进行加工的机床和对接头加工精度进行监测的可视化监测系统,所述可视化监测系统安装在与所述接头相对应的位置,且所述可视化监测系统的信息输出端与机床数控中心电连接以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机床数控中心并控制机床对接头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器,所述摄像机安装在与所述接头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图像采集卡分别与所述摄像机和图像处理器电连接以读取摄像机内的图像信息并传输到图像处理器内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器还与机床数控中心电连接以将检测数据反馈、并修正刀具进给量参数。
优选的,所述摄像机为CCD工业视觉摄像机。
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器的信息输出端还连接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器的信息输出端还连接有打印机用于打印图像处理器处理的各种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可视化监测系统代替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采用信息反馈的方式对刀具进给量进行控制,有助于提高加工厂的工作效率和产量,还有效控制了每个接头的加工精度,可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物参考图;
图3为接头锥度计算参考图;
1为机床,2为接头,3为CCD工业视觉摄像机,4为图像采集卡,5为图像处理器,6为机床数控中心,7为警示灯,8为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或依赖的程序均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程序或简单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做出常规选择或者适应性调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结构、系统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极接头加工精度的在线监测、反馈装置,包括对接头2进行加工的机床1和对接头2加工精度进行监测的可视化监测系统,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CCD工业视觉摄像机3、图像采集卡4和图像处理器5,CCD工业视觉摄像机3安装在与接头2相对应的位置,图像采集卡4分别与CCD工业视觉摄像机3和图像处理器5电连接以读取CCD工业视觉摄像机3内的图像信息并传输到图像处理器5内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计算接头加工长度、锥度、螺距、中径、齿高、大径、小径等工艺参数),图像处理器5还与机床数控中心6电连接以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机床数控中心6、并对刀具进给量进行修改。
图像处理器5的信息输出端还电连接有警示灯7和打印机8。
上述用于监测电极接头加工精度的在线监测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在接头加工机床1上最后工位上,增加一套可视检测系统,通过CCD工业视觉摄像机3拍照,再通过图像采集卡4采集照片,由图像处理器5(计算机图像处理器)计算接头加工长度、锥度、螺距、中径、齿高、大径、小径等工艺参数,然后再测量参数与技术参数要求对比传输到加工机床数控中心6,机床数控中心6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刀具调整。当测量参数与技术参数要求一致时,图像处理器5向警示灯7发出信号,提示人员取走接头2。
接头加工长度、锥度、螺距、中径、齿高、大径、小径等工艺参数的计算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所以进列出接头锥度的计算,如图3所示:图像上的直径最大处的牙扣顶端A2和顶端A1作平行于中心轴的平行线,延长E1E2和F1F2与两平行线垂直相交,然后过分别过A1和A2 点连接同侧其它螺纹的顶点分别与B1D2交于C1点,与B2D1交于C2点,与两平行线的夹角分别为α1、α2;然后通过图像尺标测量出接头长度B1D1或B2D2,接头大径长度B2D1或B1D2;通过图像尺标测量出B1C1、A1B1、B2C2、A2B2长度,利用三角形的反正切定理计算出接头两侧的锥度α1=arctan(B1C1/A1B1)、α2= arctan(B2C2/A2B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