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238发布日期:2018-06-28 02:0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带钢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钢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钢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酸洗是带钢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传统的酸洗生产线由于带钢经高温退火处理,表面产生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公告号CN205099758U、公开日2016032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除锈剥壳机,包括机架,还包括震动机构、打磨机构、清刷机构,震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液压装置,以及连接于第一液压装置的撞击件,打磨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的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液压装置,以及连接于第二液压装置的摩擦件;清刷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的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三液压装置,以及连接于第三液压装置的钢刷。

通过液压装置及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操作人员能够使工作组件时刻牢固的紧贴在带钢的上下边缘,实现了不间断的除锈工作。借助打磨机构和清刷机构将带钢表面的铁锈剥离,铁锈便直接四处散落,长期工作后,就需要人工将散落在四处的氧化颗粒收集再清理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除锈装置,具有方便处理废料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钢除锈装置,包括除锈部和收屑部,

所述除锈部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架设有第一除锈辊,所述第一除锈辊位于带钢下方,所述除锈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支架后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架设有数根与第一除锈辊平行的第二除锈辊;

所述收屑部包括位于第一除锈辊下方的第一收屑槽和位于第二除锈辊下方的第二收屑槽,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收屑槽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连通第二收屑槽的第二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带钢依次穿过第一除锈辊和第二除锈辊,随着带钢的不断移动,第一除锈辊和第二除锈辊不间断地摩擦带钢表面,带钢表面的氧化颗粒便会跟随第二除锈辊移动,氧化颗粒脱离带钢并落在下方的第一收屑槽和第二收屑槽内,长期工作后,第一收屑槽和第二收屑槽内堆满氧化颗粒,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氧化颗粒从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掏出,不需要再收集颗粒,取得了方便收集的有益效果。由于带钢本身具有硬度,带钢沿着第二除锈辊和第一除锈辊上下移动时,带钢会产生小幅抖动,带钢上的粘附不紧的氧化颗粒便会掉落,取得了提高除锈效率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收屑槽的长度方向截面设置为倒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除锈辊的数量较多,氧化颗粒掉落的范围较大,因此第二收屑槽需要很大。氧化颗粒落入第二收屑槽后,便会顺着第二收屑槽倾斜的槽壁落在槽底,达到汇聚氧化颗粒的目的,取得了提高收集效率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收屑部设置有与第二收屑槽长度相同的收屑框,所述收屑框的宽度方向截面与第二出料口相同,所述第二收屑槽下端开设有供收屑框贴合插入的排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颗粒顺着倒梯形的第二收屑槽落入收屑框内,将收屑框抽出,便可以直接将收屑框内的氧化颗粒倒出,取得了提高操作便捷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除锈辊分别位于带钢的上方和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钢的上下表面都会与第二除锈辊摩擦,将带钢上下表面的氧化颗粒都剥离,随着带钢的不断抖动,带钢上表面的氧化颗粒会从带钢两侧落下,取得了提高除锈效率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除锈辊之间的高度差相同,间隔的两根所述第二除锈辊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带钢与第二除锈辊之间的落差,借助带钢自身的重力来增大带钢和第二除锈辊之间的摩擦力,取得了提高除锈效率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上竖直设置有可自转的导向辊,两个所述导向辊之间的距离等于带钢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限定带钢移动的方向,使带钢保持相对第一除锈辊和第二除锈辊垂直的方向移动,避免带钢折弯,影响带钢的收卷,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上架设有两根与第一除锈辊平行的滑杆,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滑杆贴合穿过的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可以在滑杆上滑移,进而改变两个导向辊之间的距离,实现除锈装置对不同宽度的带钢的适应,取得了提高适用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两端分别连通滑孔的限位孔,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滑孔平行并连通限位孔的螺纹孔,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末端设置为圆锥形,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螺杆两侧的限位杆,两根所述限位杆靠近螺杆的一端设置为贴合螺杆的斜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块滑移到贴合带钢的位置,旋转螺杆,由于螺杆和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便会相对固定块移动,随着螺杆逐渐深入固定块,末端与螺杆贴合的限位杆便会被顶出限位孔,限位杆凸出限位孔的一端紧密贴合滑杆,达到固定块和滑杆相对固定的目的,需要调节固定块的位置时,反向旋转螺杆,使螺杆复位即可,取得了提高操作便捷性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效果:

1、借助第一除锈辊和第二除锈辊的配合,将带钢的上下表面的氧化颗粒都剥离;

2、借助第一收屑槽、第二收屑槽和收屑框的配合,方便地收集并运走氧化颗粒;

3、借助固定块和滑杆的配合,实现了导向辊的可调性,提高了除锈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滑杆和固定块的配合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收屑部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除锈部;11、第一支架;12、第一除锈辊;13、第二支架;14、第二除锈辊;2、收屑部;21、第一收屑槽;22、第二收屑槽;23、第一出料口;24、第二出料口;25、收屑框;26、排屑槽;31、固定块;32、导向辊;33、滑杆;34、滑孔;35、限位孔;36、螺纹孔;37、螺杆;3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带钢除锈装置,包括除锈部1和收屑部2。除锈部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上架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除锈辊12,第一除锈辊12位于带钢下方,除锈部1设置有位于第一支架11后方的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上架设有数根与第一除锈辊12平行的第二除锈辊14。

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根第二除锈辊14分别位于带钢的上方和下方。相邻的两根第二除锈辊14之间的高度差相同,间隔的两根第二除锈辊14处于同一平面。带钢的上下表面都会与第二除锈辊14摩擦,将带钢上下表面的氧化颗粒都剥离,随着带钢的不断抖动,带钢上表面的氧化颗粒会从带钢两侧落下。同时也借助带钢自身的重力来增大带钢和第二除锈辊1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除锈效率。

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两个方形的固定块31,每个固定块31上竖直设置有可自转的导向辊32,两个导向辊32之间的距离等于带钢的宽度。导向辊32限定带钢移动的方向,使带钢保持相对第一除锈辊12和第二除锈辊14垂直的方向移动,避免带钢折弯,影响带钢的收卷。

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11上架设有两根与第一除锈辊12平行的滑杆33,每个固定块31上开设有供滑杆33贴合穿过的滑孔34(参考图2)。固定块31可以在滑杆33上滑移,进而改变两个导向辊32之间的距离。

如图2所示,固定块31内开设有两端分别连通滑孔34的限位孔35,固定块31上设置有与滑孔34平行并连通限位孔35的螺纹孔36,固定块31设置有与螺纹孔36螺纹配合的螺杆37,螺杆37末端设置为圆锥形,限位孔35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螺杆37两侧的限位杆38,两根限位杆38靠近螺杆37的一端设置为贴合螺杆37的斜形。旋转螺杆37,带动螺杆37向固定块31内进给,螺杆37将两根限位杆38推开,限位杆38便会紧密贴合螺杆37。

如图1所示,收屑部2包括位于第一除锈辊12下方的第一收屑槽21和位于第二除锈辊14下方的第二收屑槽22,第一支架1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收屑槽21的第一出料口23,第二支架13上开设有连通第二收屑槽22的第二出料口24。

如图3所示,第二收屑槽22的长度方向截面设置为倒梯形。氧化颗粒落入第二收屑槽22后,便会顺着第二收屑槽22倾斜的槽壁落在槽底,达到汇聚氧化颗粒的目的。

如图1所示,收屑部2设置有与第二收屑槽22长度相同的收屑框25,收屑框25的宽度方向截面与第二出料口24相同,第二收屑槽22下端开设有供收屑框25贴合插入的排屑槽26(参照图3)。氧化颗粒顺着倒梯形的第二收屑槽22落入收屑框25内,将收屑框25抽出,便可以直接将收屑框25内的氧化颗粒倒出。

工作过程:将带钢依次穿过第一除锈辊12和第二除锈辊14。将固定块31推动到贴合带钢两侧的位置,旋转螺杆37,由于螺杆37和螺纹孔36螺纹连接,螺杆37便会相对固定块31移动,随着螺杆37逐渐深入固定块31,末端与螺杆37贴合的限位杆38便会被顶出限位孔35,限位杆38凸出限位孔35的一端紧密贴合滑杆33,达到使固定块31和滑杆33相对固定的目的。

随着带钢的不断移动,第一除锈辊12和第二除锈辊14不间断地摩擦带钢表面,带钢表面的氧化颗粒便会跟随第二除锈辊14移动,氧化颗粒脱离带钢并落在下方的第一收屑槽21和第二收屑槽22内。由于带钢本身具有硬度,带钢沿着第二除锈辊14和第一除锈辊12上下移动时,带钢会产生小幅抖动,带钢上的粘附不紧的氧化颗粒便会掉落。

长期工作后,第一收屑槽21和第二收屑槽22内堆满氧化颗粒,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收屑槽21内的氧化颗粒从第一出料口23掏出,同时抽出收屑框25,即可将第二收屑槽22内的废料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