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精轧真空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1627发布日期:2018-08-28 23:3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精轧设备,特别涉及铜带精轧真空吸油装置,属于铜带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板带的生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生产装备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四辊精轧机是轧制加工铜板带的重要设备,精轧机是把厚度2.0——3.0mm,宽度400——650mm的来料轧制到成品厚0.1——1.6mm,宽度300——650mm,机列速度为0——600m/min,由于目前在用的精轧机,全油轧机,所以机后除油是一个必须的工序,出油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艺的稳定进行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机后除油的方式有吹扫除油、挤干辊除油、五辊除油、真空抽吸除油、3M辊除油、刮油条除油、小辊除油等方式,其中真空除油效果较好,但其对辊子要求较高,目前的真空除油设备主要有由真空辊和循环水真空泵,水循环真空泵的特点(有少部分水和油气混合),目前真空泵排出的污液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还要对其进行后续处理后才可以重新作为工艺用油,对后期油水分离设备要求极高,而且处理费用很高,使这种工艺的成本交高,还有目前的水循环真空泵采用盘根密封,在使用中有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这也对工艺轧制油的品质有极大的隐患,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降低精轧机成品率,增加了生产成本,现精轧机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除油真空抽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铜带精轧真空吸油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铜带精轧真空吸油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铜带精轧真空吸油装置,包括真空吸油辊,真空吸油辊连接真空泵的吸入口,排气管和排液管均连接在真空泵的排出管上,所述的真空泵为水循环真空泵,所述的水循环真空泵上转轴上设置有密封,所述的排液管连接至油气分离箱,在油气分离箱上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连接在水循环真空泵的原来的进水口上,水循环真空泵不再连接水路;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循环真空泵上转轴上设置的密封为机械密封。

本装置把盘根密封更换为机械密封,保证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把水冷循环变为轧机用工艺油循环,杜绝了对轧机用工艺油的水混合风险,增加油气回收,提高了工艺油的利用率,减少了工艺油的损耗,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的分离油水造成的费用较高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原来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真空吸油辊;2:吸气管路;3:真空泵;4:机械密封;5:出油管;6:排器管;7:排液管;8:排出管;9:油气分离箱;10:进水口;11:盘根密封;12:污水处理站。

图2是原来真空除油装置,真空泵上具有进水口,排液管排出的油水污液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在作为精轧的工艺用油,这一处理过程成本相当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铜带精轧真空吸油装置,包括真空吸油辊1,真空吸油辊连接真空泵的吸入口,真空吸油辊通过吸气管路2连接至真空泵的吸入口,排气管6和排液管7均连接在真空泵的排出管8上,所述的真空泵为水循环真空泵,所述的水循环真空泵上转轴上设置有密封,所述的水循环真空泵上转轴上设置的密封为机械密封4,机械密封是常用的一种密封,工作人员可以顺利更换,所述的排液管连接至油气分离箱9,在油气分离箱9上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连接在水循环真空泵的原来的进水口上,水循环真空泵不再连接水路;图中出油管5连接至真空泵原来的水管路上,整个真空泵不再用水。本装置轧制油吸走后经过简单的油气分离器即可循环使用,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