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除磷调直机用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650发布日期:2018-08-24 18:3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形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除磷调直机用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生产过程或建筑工程中常常使用到钢筋构件,而一般的钢筋构件由钢厂出厂时是盘形钢筋,钢筋上具有大量的应力,使钢筋弯曲,弯曲严重的地方还会形成“节”,这样的钢筋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或建筑,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使用前需要先进行调直,再裁断为合适的长度才可使用。

传统的钢筋调直方法是对钢筋进行牵引拉伸使其变直,但是,过度的拉伸容易损伤钢筋结构,造成钢筋直径变小,承压力降低,损伤的钢筋应用在建筑工程上容易引发事故,因此,我国规定建筑工程用的钢筋不能采用拉伸的方式进行调直。

目前的钢筋调直机主要包括滚轮和弯折机构,在调直钢筋的过程中,找到钢筋的弯曲处,使弯折机构对弯曲处进行调直,并且需要针对每根钢筋,根据弯曲位置将其固定在机床上不同的位置,这使得操作效率低。

现有的钢筋调直的原理是通过挤压消除钢筋上的应力,使钢筋变直,最常见方式是采用多个滚轮从不同方向对钢筋进行滚压,该方法可消除钢筋上弧度较大的弯曲,但却无法消除钢筋上的“节”,对弯曲情况较严重、“节”的数量繁多的钢筋难以胜任其调直工作。

申请号为(201420288323.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压合式钢筋调直机,并具体公开了采用掌压块压合钢筋使其变直的调直机构,该压合式钢筋调直机对钢筋的绝大部分的弯曲都能获得很好的调直效果,并可解除钢筋上的“节”。申请号为(201510477864.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调直机,包括定向解力机构、解节机构和定向送料机构;利用解力、解“节”、展平三步法对钢筋进行挤压调直,调直效果好,对万向扭曲严重的钢筋也能进行挤压调直,且调直过程中不会损伤钢筋的内部结构,保证钢筋的承压性能不变。

以上公开的现有技术再通过挤压消除钢筋上应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问题,要么经滚轮挤压后应力消除的好但调直不够平直,要么钢筋调直的好而应力消除的不好,因此,有必要在钢筋调直技术方面提供一种权衡两者利弊的新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筋除磷调直机用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及其应用。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主动轮组与下压轮组的不等中心距的设置形式,从而对钢筋进行挤压调直,达到调直效果好,应力消除适当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钢筋除磷调直机用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轮轮组包括与传动部相连的主动轮组和与所述主动轮组随动的下压轮轮组;所述下压轮轮组与所述主动轮组间隔设置(所述下压轮组可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组上方也可设置在其下方均可),所述下压轮组的每两个相邻下压轮间的中心距随所述主动轮组的每两个相邻主动轮间的中心距变化,呈不等间距式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组至少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心距的排布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组中的各个主动轮的直径相等,所述下压轮组中的下压轮直径可与所述主动轮相等也可不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三主动轮、第四主动轮,……,第n主动轮,相邻的两个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中心距,所述中心距大于设置在其间的下压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三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二中心距,第三主动轮的轴心与第四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三中心距,……,第n主动轮的轴心与第n+1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n中心距,所述第一中心距≠第二中心距≠第三中心距≠……≠第n中心距。

进一步地,第一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三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二中心距,第三主动轮的轴心与第四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三中心距,……,第n主动轮的轴心与第n+1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n中心距,所述第一中心距<第二中心距<第三中心距<……<第n中心距。

进一步地,第一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三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二中心距,第三主动轮的轴心与第四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三中心距,……,第n主动轮的轴心与第n+1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n中心距,所述各中心距之间呈或大或小无规律间隔变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不等轴距型多轮钢筋除磷调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用于固定支撑调直机;

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用于固定多轮轮组;

多轮轮组,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

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下压轮组中的下压轮一一对应,用于调节所述下压轮的下压量;如下压轮组设置在所述上压轮组上方时,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部即可,相应地,如下压轮组设置在所述上压轮组下方时,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下部。

传动部,用于供给所述调直机的动力输入,与所述主动轮组相连,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轮组磨损使用寿命等情况,一般传动部与主动轮组中部的主动轮相连即可,主动轮组中的任一个轮均可作为主动轮与传动部相连,带动其他轮运转,下压轮组随主动轮组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组的主动轮之间采用锯齿带、链或齿轮等形式连接传动。

现有技术对钢筋调直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滚压方式的调直机,下压力度轻,钢筋调直不好,下压力度重,会对钢筋表面产生损伤,总体调直但出现有规律的小节;另一种是多轮型等中心距的调直机,也无法达到平直效果。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距不对等的形式,即主动轮组与下压轮组不等轴距的排列方式,很好的解决了钢筋调直过程中由于轴距影响的应力问题,如主动轮组间的中心距(即轴距)小,钢筋在挤压过程中应力消除的好,但存在的问题是钢筋调直度差,不直且易弯;如主动轮组间的轴距大,则应力消除的不好,但是钢筋校正的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钢筋调直机的主动轮组中的各轮间的轴与轴之间做成中心距不对等,逐渐增大或者大小相间,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种轴距形式,以适应钢筋的应力在调直过程中不断下降的物理变化,轴距小时应力消除好,轴距逐渐增大时应力恢复的好。根据渐行渐近、渐行渐远的金属晶体缓解理论,恰到好处的使热轧盘条钢筋达到平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力消除好,调直效率高等优点,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条形金属加工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除磷调直机用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等轴距型多轮钢筋除磷调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主动轮;2、第二主动轮;3、第三主动轮;4、第四主动轮;5、第五主动轮;6、第六主动轮;7、第七主动轮;8、第八主动轮;9、第一下压轮;10、第二下压轮;11、第三下压轮;12、第四下压轮;13、第五下压轮;14、第六下压轮;15、第七下压轮;16、钢筋;17、支撑板;18、电机;19、机架;20、调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除磷调直机用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所述多轮轮组包括与传动部相连的主动轮组和与所述主动轮组随动的下压轮轮组;所述下压轮轮组与所述主动轮组间隔设置,所述下压轮组可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组上方也可设置在其下方均可,所述下压轮组的每两个相邻下压轮间的中心距随所述主动轮组的每两个相邻主动轮间的中心距变化,呈不等间距式排列。

所述主动轮组至少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心距的排布形式,如中心距逐渐增大,或者中心距小大相间最终增大等等。

所述主动轮组中的各个主动轮的直径相等,所述下压轮组中的下压轮直径可与所述主动轮相等也可不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主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1、第二主动轮2、第三主动轮3、第四主动轮4、第五主动轮5、第六主动6、第七主动轮7和第八主动轮8,……,第n主动轮,相邻的两个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中心距,所述中心距大于设置在其间的下压轮的直径,只要保证中心距的距离比下压轮的直径大即可,不影响轮轴之间的转动为最小临界值。

相应地,与所述主动轮组的主动轮间隔设置有第一下压轮9、第二下压轮10、第三下压轮11、第四下压轮12、第五下压轮13、第六下压轮14和第七下压轮15。

第一主动轮1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2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第二主动轮2的轴心与第三主动轮3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二中心距,第三主动轮3的轴心与第四主动轮4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三中心距,……,第n主动轮的轴心与第n+1主动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n中心距,所述第一中心距≠第二中心距≠第三中心距≠……≠第n中心距。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第一中心距<第二中心距<第三中心距<……<第n中心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增大的中心距形式,更为适应钢筋的应力在调直过程中不断下降的物理变化,中心距小的情况下,应力消除好,逐渐增大,应力恢复好,最终使得调直效果最优。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各中心距之间呈或大或小无规律间隔变化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主动轮1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2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中心距A,第二主动轮2的轴心与第三主动轮3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二中心距A,第三主动轮3的轴心与第四主动轮4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三中心距A,第四主动轮4的轴心与第五主动轮5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四中心距B,第五主动轮5的轴心与第六主动轮6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五中心距B,第六主动轮6的轴心与第七主动轮7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六中心距C,第七主动轮7的轴心与第八主动轮8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七中心距D,其中,第一中心距A=第二中心距A=第三中心距A<第四中心距B=第五中心距B<第六中心距<第七中心距D,最终,中心距呈逐级递增的趋势,使得应力消除适中,钢筋调直好。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公开了一种不等轴距型多轮钢筋除磷调直机,包括:

机架19,用于固定支撑调直机;

支撑板17,设置在所述机架19上方,用于固定多轮轮组;

多轮轮组,采用如上述任意形式的不等轴距型多轮轮组结构;

调节部20,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下压轮组中的下压轮一一对应,用于调节所述下压轮的下压量;如下压轮组设置在所述上压轮组上方时,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部即可,相应的,如下压轮组设置在所述上压轮组下方时,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下部。图中示例为调节部20设置在支撑板上部的情况,用于调节下压轮组的下压量。

传动部(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18),用于供给所述调直机的动力输入,与所述主动轮组相连,,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轮组磨损使用寿命等情况,一般传动部与主动轮组中部的主动轮相连即可。所述主动轮组的主动轮之间采用皮带或链条或齿条连接。

当钢筋16穿过所述主动轮组与所述下压轮组之间使,通过调节部20调节下压轮组的下压量将所述钢筋16固定于其中的挤压间隙中,通过电机18供给主动轮组动力带动下压轮组一同转动实现对钢筋16的挤压调直,通过主动轮组中主动轮的中心距变化,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轴距的变化调整,使得钢筋16在挤压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力消除,消除“小节”,使得钢筋16满足调直率高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