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支撑座的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6632发布日期:2018-09-18 21:3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支撑座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进步,机械加工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于底部为圆形盲孔、端部为异形燕尾槽的结构的异形支撑座的加工,需要用到相对应的加工工装,分别在矩形块中间车孔,在矩形块上进行异形燕尾槽的加工,传统的加工方式是采用车床四爪卡块进行车圆孔,线切割来切割燕尾槽,加工前准备工作繁琐,这样不仅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造成工时的严重浪费,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了单件产品的工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异形支撑座的加工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形支撑座的加工工装,包括工装Ⅰ和工装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Ⅰ呈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工装Ⅰ上设有凹槽Ⅰ,所述凹槽Ⅰ为盲孔结构设置,所述凹槽Ⅰ的竖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凹槽Ⅰ的中轴线与所述工装Ⅰ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凹槽Ⅰ的一端面上垂直设有定位螺纹孔Ⅰ,所述定位螺纹孔Ⅰ位于所述工装Ⅰ的内部设置,所述定位螺纹孔Ⅰ的一端与所述凹槽Ⅰ的内部连通,所述定位螺纹孔Ⅰ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工装Ⅰ的外侧壁与外界连通,与所述定位螺纹孔Ⅰ相邻的所述凹槽Ⅰ的一端面水平设有定位螺纹孔Ⅱ,所述定位螺纹孔Ⅱ位于所述工装Ⅰ的内部设置,所述定位螺纹孔Ⅱ的一端与所述凹槽Ⅰ的内部连通,所述定位螺纹孔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工装Ⅰ的外侧壁与外界连通,所述工装Ⅱ的上部设有呈左低右高的斜面,所述工装Ⅱ的斜面上设有凹槽Ⅱ,所述凹槽Ⅱ为盲孔结构设置,所述凹槽Ⅱ的底面与所述工装Ⅱ的斜面平行设置,所述凹槽Ⅱ的底面与所述凹槽Ⅰ的竖截面的大小一致。

所述定位螺纹孔Ⅰ与所述定位螺纹孔Ⅱ的孔径大小相同。

所述定位螺纹孔Ⅰ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定位螺纹孔Ⅱ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加工便捷,通过设置工装Ⅰ和工装Ⅱ,分别实现了对异形支撑座的车圆孔和切割燕尾槽工序,简化了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避免了工时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节约了单件产品的工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Ⅰ与异形支撑座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装Ⅰ与异形支撑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装Ⅱ与异形支撑座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装Ⅱ与异形支撑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工装Ⅰ;11-定位螺纹孔Ⅰ;12-定位螺纹孔Ⅱ;13-凹槽Ⅰ;2-工装Ⅱ;21-凹槽Ⅱ;B-基准面;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异形支撑座的加工工装,包括工装Ⅰ1和工装Ⅱ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Ⅰ1呈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工装Ⅰ1上设有凹槽Ⅰ13,所述凹槽Ⅰ13为盲孔结构设置,所述凹槽Ⅰ13的竖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凹槽Ⅰ13的中轴线与所述工装Ⅰ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凹槽Ⅰ13的一端面上垂直设有定位螺纹孔Ⅰ11,所述定位螺纹孔Ⅰ11位于所述工装Ⅰ1的内部设置,所述定位螺纹孔Ⅰ1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Ⅰ13的内部连通,所述定位螺纹孔Ⅰ1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工装Ⅰ1的外侧壁与外界连通,与所述定位螺纹孔Ⅰ11相邻的所述凹槽Ⅰ13 的一端面水平设有定位螺纹孔Ⅱ12,所述定位螺纹孔Ⅱ12位于所述工装Ⅰ1的内部设置,所述定位螺纹孔Ⅱ12的一端与所述凹槽Ⅰ13的内部连通,所述定位螺纹孔Ⅱ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工装Ⅰ1的外侧壁与外界连通,所述工装Ⅱ2的上部设有呈左低右高的斜面,所述工装Ⅱ2的斜面上设有凹槽Ⅱ21,所述凹槽Ⅱ21为盲孔结构设置,所述凹槽Ⅱ21的底面与所述工装Ⅱ2的斜面平行设置,所述凹槽Ⅱ 21的底面与所述凹槽Ⅰ13的竖截面的大小一致。

所述定位螺纹孔Ⅰ11与所述定位螺纹孔Ⅱ12的孔径大小相同。

所述定位螺纹孔Ⅰ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定位螺纹孔Ⅱ12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车圆孔时,将工装Ⅰ直接卡在车床卡盘上,然后将待加工异形支撑座放置在凹槽Ⅰ13内,加工第一个时将车床顶尖与待加工异形支撑座的基准面B对准,使得定位螺栓分别通过定位螺纹孔Ⅰ11和定位螺纹孔Ⅱ12固定待加工异形支撑座,再进行车圆孔工序,同一批次的后续待加工异形支撑座直接用定位螺栓通过定位螺纹孔Ⅰ11和定位螺纹孔Ⅱ12固定加工,无需二次找正,当进行切割燕尾槽工序时,将工装Ⅱ2固定在铣床上,将待加工异形支撑座放置在凹槽Ⅱ21内,使待加工异形支撑座的基准面与铣床铣头垂直,便于加工,与采用车床四爪卡块进行车圆孔和线切割加工燕尾槽相比,简化了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避免了工时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节约了单件产品的工时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