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1412发布日期:2018-08-04 13:31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乏燃料贮存格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从反应堆取出的乏燃料通常需要在贮存水池存放一定时间经衰变冷却后,才能向后处理厂发送,而格架就是为乏燃料的贮存而设置的。格架主要是由多根方管与底板等零件拼焊而成,方管常采用薄壁不锈钢板下料折弯拼接后进行焊接,然而在进行焊接成型时,需要对方管侧壁进行施加压力,使焊缝两侧的钢板拼接到位,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焊接施工,这样也可使焊缝成型质量稳定,减少焊接变形,提高方管成型质量。但是在对方管外侧壁进行施加压力时,由于方管内腔缺乏支撑,且方管管壁较薄,当管壁受压时容易向方管内腔变形,进而影响后续焊接施工,方管成型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方管焊接成型过程中,当对方管外侧壁进行施加压力时,由于方管内腔缺乏支撑,且方管管壁较薄,容易向方管内腔变形,进而影响后续焊接施工,方管成型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方管内壁进行四面支撑,避免在对方管外侧壁施加压力时,管壁向方管内腔发生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座,所述支撑管座周向均布有四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上连有向支撑管座内延伸的滑动杆,所述支撑管座内设有与滑动杆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有的滑动杆沿支撑管座径向方向同步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管座、支撑板、滑动杆以及驱动机构,使用时将该支撑装置放置于方管内,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所有的滑动杆沿支撑管座径向方向同步伸出,带动四个支撑板向远离支撑管座的方向同步移动,以实现对方管内壁的四个方向进行同步支撑,从而避免在对方管外侧壁施加压力时,管壁向方管内腔发生变形,影响到后续焊接施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设于驱动轴上的锥形滑套,所述锥形滑套外壁与滑动杆自由端相接触,所述锥形滑套沿驱动轴滑动后推动所有的滑动杆同步伸出。通过设置驱动轴和锥形滑套,且锥形滑套外壁与滑动杆自由端相接触后,当锥形滑套沿驱动轴滑动后即可推动所有的滑动杆同步伸出,带动四个支撑板进行同步扩张,从而实现对方管内壁的四个方向进行同步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锥形滑套外的支撑筒,在所述支撑筒与支撑管座之间设有与滑动杆相适配的滑套,所述滑套内设有用于滑动杆复位的复位弹簧。通过在锥形滑套外设置支撑筒,并在支撑筒与支撑管座之间设置与滑动杆相适配的滑套,确保在滑动杆自由端受到锥形滑套的顶推力后,滑动杆能够自由稳定的沿滑套伸出,同时在锥形滑套的顶推力消失之后,滑动杆能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及时缩回,便于取出支撑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套上还设有调节螺套,所述复位弹簧设于调节螺套与滑动杆轴肩上。通过设置调节螺套,可以对复位弹簧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使滑动杆自由端与锥形滑套外壁时刻保持接触,从而使该滑动杆的复位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锥形滑套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螺纹副,所述支撑筒内还设有用于对锥形滑套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通过在锥形滑套与驱动轴之间设置螺纹副,同时设置对锥形滑套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当需要对方管内壁进行支撑时,只需要转动驱动轴即可使锥形滑套沿导向部件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杆的顶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分别设于支撑筒两端的挡板,在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连有与驱动轴平行的导向杆,所述锥形滑套外壁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滑槽。通过在支撑筒两端的挡板之间设置与驱动轴平行的导向杆,同时在锥形滑套外壁设置与导向杆相适配的滑槽,在转动驱动轴时即可使锥形滑套沿导向杆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杆的顶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座上还设有滚轮。通过在支撑管座上设置滚轮,可实现该支撑装置在方管内自由进出,可避免支撑装置在长薄壁方管内的装入及取出困难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座两端设有端封盖,可以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支撑管座内影响内部零件运动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管座、支撑板、滑动杆以及驱动机构,使用时将该支撑装置放置于方管内,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所有的滑动杆沿支撑管座径向方向同步伸出,带动四个支撑板向远离支撑管座的方向同步移动,以实现对方管内壁的四个方向进行同步支撑,从而避免在对方管外侧壁施加压力时,管壁向方管内腔发生变形,影响到后续焊接施工;

2、通过设置驱动轴和锥形滑套,且锥形滑套外壁与滑动杆自由端相接触后,当锥形滑套沿驱动轴滑动后即可推动所有的滑动杆同步伸出,带动四个支撑板进行同步扩张,从而实现对方管内壁的四个方向进行同步支撑;

3、通过在锥形滑套外设置支撑筒,并在支撑筒与支撑管座之间设置与滑动杆相适配的滑套,确保在滑动杆自由端受到锥形滑套的顶推力后,滑动杆能够自由稳定的沿滑套伸出,同时在锥形滑套的顶推力消失之后,滑动杆能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及时缩回,便于取出支撑装置;

4、通过在支撑筒两端的挡板之间设置与驱动轴平行的导向杆,同时在锥形滑套外壁设置与导向杆相适配的滑槽,在转动驱动轴时即可使锥形滑套沿导向杆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杆的顶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支撑板,2-滑动杆,3-调节螺套,4-滑套,5-支撑管座,6-导向杆,7-连接法兰,8-滚动轴承,9-驱动轴,10-挡板,11-锥形滑套,12-复位弹簧,13-端封盖,14-支撑筒,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四向伸缩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座5,其截面为方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管座5周向均布有四个支撑板1,该支撑板呈矩形且侧面平行于支撑管座侧壁,每个支撑板1上连有两根向支撑管座5内延伸的滑动杆2,设置两根滑动杆可以避免支撑板发生转动,所述支撑管座5内设有与滑动杆2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有的滑动杆2沿支撑管座5径向方向同步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9和设于驱动轴9上的两个锥形滑套11,每个所述锥形滑套11外壁与对应的滑动杆2自由端相接触,两个所述锥形滑套11沿驱动轴9滑动后推动所有的滑动杆2同步伸出。同时,为了滑动顺畅,滑动杆自由端可设计成与锥形滑套相适配的锥面。通过设置驱动轴和锥形滑套,且锥形滑套外壁与滑动杆自由端相接触后,当锥形滑套沿驱动轴滑动后即可推动所有的滑动杆同步伸出,带动四个支撑板进行同步扩张,从而实现对方管内壁的四个方向进行同步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每个锥形滑套11外的支撑筒14,在每个所述支撑筒14与支撑管座5之间对应设有与滑动杆2相适配的滑套4,每个所述滑套4内设有用于滑动杆2复位的复位弹簧12。通过在锥形滑套外设置支撑筒,并在支撑筒与支撑管座之间设置与滑动杆相适配的滑套,确保在滑动杆自由端受到锥形滑套的顶推力后,滑动杆能够自由稳定的沿滑套伸出,同时在锥形滑套的顶推力消失之后,滑动杆能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及时缩回,便于取出支撑装置。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滑套4上还设有调节螺套3,所述调节螺套与滑套为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于调节螺套与滑动杆轴肩上。通过设置调节螺套,可以对复位弹簧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使滑动杆自由端与锥形滑套外壁时刻保持接触,从而使该滑动杆的复位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滑套11与驱动轴9之间设有螺纹副,所述支撑筒14内还设有用于对锥形滑套11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通过在锥形滑套与驱动轴之间设置螺纹副,同时设置对锥形滑套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当需要对方管内壁进行支撑时,只需要转动驱动轴即可使锥形滑套沿导向部件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杆的顶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分别设于支撑筒14两端的挡板10,在两个所述挡板10之间连有两个与驱动轴9平行的导向杆6,所述锥形滑套11外壁设有与导向杆6相适配的滑槽。通过在支撑筒两端的挡板之间设置与驱动轴平行的导向杆,同时在锥形滑套外壁设置与导向杆相适配的滑槽,在转动驱动轴时即可使锥形滑套沿导向杆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杆的顶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座5上还设有多个滚轮15。通过在支撑管座上设置滚轮,可实现该支撑装置在方管内自由进出,可避免支撑装置在长薄壁方管内的装入及取出困难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座5两端设有端封盖13,可以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支撑管座内影响内部零件运动的灵活性;同时在每个端封盖13内还设置有滚动轴承8,所述滚动轴承8内圈与驱动轴9相配合,可以减小转动驱动轴所需的转动力矩;在所述驱动轴9端部还设有连接法兰7,其可以与减速机、伺服电机等进行连接,实现自动化内撑装置。

具体的,通过驱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动锥形滑套向前滑或向后移动。滑动杆通过复位弹簧实现其自由端锥面始终与锥形滑套的锥形面相贴合。同时,滑套与滑动杆下端面设计为面配合,较好的实现了导向功能。当驱动轴顺时针旋转时,锥形滑套通过导向杆的导向作用实现后移,滑动杆同步向外伸出,所有支撑板向外扩张而起到支撑功能;当驱动轴逆时针旋转时,锥形滑套通过导向杆的导向作用实现前移,滑动杆由于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向内缩回,所有支撑板向内收缩而支撑作用消失。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管座、支撑板、滑动杆以及驱动机构,使用时将该支撑装置放置于方管内,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所有的滑动杆沿支撑管座径向方向同步伸出,带动四个支撑板向远离支撑管座的方向同步移动,以实现对方管内壁的四个方向进行同步支撑,从而避免在对方管外侧壁施加压力时,管壁向方管内腔发生变形,影响到后续焊接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